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敦煌學十八講(第2版)(精)

  • 作者:榮新江|責編:吳敏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53226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34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敦煌藏經洞發現的文獻和莫高窟保存的藝術品,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是每一個學習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讀者應當熟悉的內容。
    《敦煌學十八講》為敦煌學家榮新江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以十八個專題的形式,講述敦煌的歷史及其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藏經洞的發現及流散、各國敦煌學研究的回顧與發展,各類敦煌文獻及其對政治史、社會史、宗教史、考古與藝術、語言文學、中外關係史研究的影響及貢獻,以及敦煌學研究的方法論。

作者介紹
榮新江|責編:吳敏
    榮新江,1960年出生於天津,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中外關係史、隋唐史、敦煌吐魯番文獻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歸義軍史研究》等。

目錄
緒論
  一  何謂「敦煌學」
  二  敦煌學的現狀
  三  敦煌學研究的旨趣和難點——以歸義軍史研究為例
    1.歸義軍研究的旨趣
    2.歸義軍史研究的難點
  四  本書的基本內容提要
第一講  中國歷史上的敦煌
  一  兩漢時期的敦煌
  二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敦煌
  三  隋唐時期的敦煌
  四  吐蕃統治時期的敦煌
  五  歸義軍時期的敦煌
  六  西夏元明清時期的敦煌
第二講  敦煌在絲綢之路上的地位
  一  張騫西行與絲路開通
  二  文化昌盛與莫高窟的開鑿
  三  隋唐盛世與國際都會
  四  佛教獨尊與吐蕃、歸義軍的貢獻
  五  絲路改道與敦煌的衰落
第三講  敦煌藏經洞的發現及文物的早期流散
  一  王道士其人
  二  藏經洞的發現
  三  敦煌藏經洞文物的早期流散
    1.廷棟舊藏
    2.葉昌熾舊藏
    3.端方舊藏
    4.蘇子培舊藏
    5.陸季良舊藏
    6.其他散出的文獻
  四  敦煌寶藏的命運和王道士的下場
第四講  敦煌藏經洞的原狀及其封閉原因
  一  藏經洞的原狀
  二  歸義軍時期的敦煌藏經狀況
  三  構成藏經洞內涵的各種材料
  四  封閉原因
第五講  敦煌寶藏的收藏與整理
  一  斯坦因收集品
  二  伯希和收集品
  三  奧登堡收集品
  四  中國收集品
  五  日本收集品
  六  其他
第六講  于闐、龜茲、樓蘭、高昌寶藏的爭奪
  一  「西域古物爭奪戰」的序幕
  二  20世紀初葉的西域考古調查
    1.斯文·赫定的踏查
    2.斯坦因的三次中亞考古調查
    3.俄國考察隊
    4.德國吐魯番探險隊

    5.大谷探險隊
    6.法國伯希和探險隊
  三  西域考古的學術收穫
    1.于闐
    2.龜茲、焉耆
    3.樓蘭、尼雅
    4.高昌
第七講  敦煌學對歐美東方學的貢獻
  一  俄國
  二  英國
  三  法國
  四  德國
  五  其他
第八講  中國和日本的敦煌學研究
  一  中國
    1.京師大學堂的學者開創了中國的敦煌學
    2.20-40年代的貢獻
    3.50年代到「文革」的成果
    4.「文革」以後至20世紀末的熱潮
    5.總結
  二  日本
    1.從初始到40年代的研究
    2.50-70年代的熱潮
    3.80年代至2000年的成果
第九講  敦煌學與隋唐五代政治、經濟史研究
  一  文書制度
  二  官制與法制
  三  兵制
  四  均田、賦役制度
  五  政治史
第十講  敦煌學與中古社會史研究
  一  人口與家庭
    1.人口
    2.家庭
  二  士族與基層社會
    1.士族
    2.社邑組織及其運營
  三  佛教教團與僧尼生活
    1.佛教教團
    2.僧尼生活
  四  敦煌文獻中的民俗資料
    1.節日
    2.衣食住行
    3.婚喪
    4.民間信仰
    5.娛樂
第十一講  敦煌學與民族史和中外關係史研究
  一  吐蕃史
  二  吐蕃統治敦煌
  三  禪宗入藏與漢藏文化交流

  四  甘州回鶻與西州回鶻
  五  于闐王國
  六  粟特聚落
  七  三夷教
  八  求法僧的記錄
第十二講  敦煌佛教、道教文獻的價值
  一  敦煌佛典概說
  二  敦煌佛典的價值
    1.古寫本的校勘價值
    2.初期禪宗典籍和史料的發現
    3.古佚佛典對佛教史的價值
    4.疑偽經
  三  敦煌的道教文獻
  附  唐代西州的道教
第十三講  敦煌四部書抄本與中古學術史研究
  一  經部
  二  史部
  三  子部
  四  集部
第十四講  敦煌學與語言文學研究
  一  漢語
    1.音韻
    2.文字與訓詁
  二  胡語
  三  俗文學
    1.講經文
    2.變文
    3.因緣
    4.詞文
    5.話本
    6.故事賦
    7.俗賦
    8.曲子詞
    9.通俗詩
第十五講  敦煌學與科技史研究
  一  天文學
  二  數學
  三  醫藥學
  四  造紙和印刷術
第十六講  考古、藝術視角中的敦煌
  一  石窟形制與藝術風貌
  二  雕塑藝術
  三  敦煌壁畫
    1.佛說法圖
    2.佛傳圖
    3.本生圖
    4.菩薩圖
    5.經變圖
    6.瑞像圖
  四  石窟裝飾圖案

  五  莫高窟以外的石窟群
第十七講  敦煌寫本學
  一  紙張和形制
  二  字體和年代
  三  寫本的正背面關係
第十八講  敦煌寫本的真偽辨別
  一  關於偽本的最新說法
  二  敦煌寫本的真偽辨別
    1.要明了清末民國的歷史和相關人物的事跡
    2.要弄清藏卷的來歷
    3.要弄清文書的格式
后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二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