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貝克萊的世界--關於三次對話的考察/西方思想文化譯叢

  • 作者:(英)湯姆·斯通漢姆|責編:江華|總主編:劉銘|譯者:滕光偉
  • 出版社:福建教育
  • ISBN:9787575801621
  • 出版日期:2024/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9
人民幣:RMB 58.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湯姆·斯通漢姆教授對喬治·貝克萊哲學著作《海拉斯和菲洛努斯之間的三次對話》的解讀。
    《海拉斯和斐洛諾斯之間的三次對話》是貝克萊1713年出版的重要哲學著作,也是他發展唯心主義的關鍵性作品。該書以對話體方式,圍繞物質的存在、感知的本質等展開辯論,就此提出了貝克萊的唯心主義哲學,通常被稱為「非物質主義」或「主觀唯心主義」。
    作者在書中深入探討並批判性闡釋了貝克萊的核心哲學思想,認為貝克萊「三次對話」的意義在於它對關於現實、感知和知識本質的哲學辯論的貢獻。貝克萊的唯心主義挑戰了他那個時代盛行的形而上學觀點,他的工作也對後來的哲學家產生了影響,如伊曼努爾·康德和喬治·桑塔亞那,他們在自己的哲學中參與並回應了貝克萊的思想。

作者介紹
(英)湯姆·斯通漢姆|責編:江華|總主編:劉銘|譯者:滕光偉

目錄
註釋
術語
引用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歷史概述
    1.1  喬治·貝克萊的背景介紹
    1.2  貝克萊的一生
    1.3  總結
  第二章  貝克萊的世界
    2.1  貝克萊的世界觀
    2.2  為什麼貝克萊使用了對話體的形式
    2.3  三次對話的論點
    2.4  解讀唯心主義
    2.5  貝克萊是一個反現實主義者嗎
    附錄:《三次對話》快速參考指南
第二部分
  第三章  可感知的
    3.1  我們用感覺感知什麼
    3.2  我們感知到的事物是依賴於心靈的
    3.3  感知的替代模型
    3.4  結論
    附錄:感知與認識
  第四章  物質的問題
    4.1  思想的局限
    4.2  物質基質
    4.3  科學世界觀
    4.4  解釋
    4.5  沒有上帝的唯心主義
    4.6  結論
    附錄:所謂的「主論證」
第三部分
  第五章  上帝:因果關係與依賴性
    5.1  謎題
    5.2  因果關係
    5.3  獨立性
    5.4  連續性
    5.5  感知依賴
    5.6  物理世界的存在
    5.7  結論
    附錄:正式論證與真實論證
  第六章  行動,他人心靈,與自我
    6.1  意志理論的行動
    6.2  行動與想象
    6.3  自由意志與對其他心靈的認識
    6.4  自我
    6.5  結論
    附錄:貝克萊是否持有意志理論的觀點
  第七章  性質與謂詞
    7.1  定義與背景
    7.2  貝克萊對唯名論的承諾

    7.3  反對抽象
    7.4  沒有共相的性質
    7.5  結論
  第八章  對象與身份
    8.1  實體的叢束理論
    8.2  我們真的可以不需要非精神實體嗎
    8.3  觀念的集合
    8.4  未被感知的存在
  第九章  結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