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教材從最基礎的語言知識切入,以具體、鮮活的語言事實和語言現象為例,引導學生有系統、有重點地掌握語言,尤其是漢語的語音、辭彙、語法和文字、語義、語用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規律,提高對語言的敏感度,培養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全面提升語言學素養,為學生今後從事語言文字方面的相關工作或進一步學習研究提供較為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方法指導。漢語是學生的母語,我們對母語均擁有得天獨厚的語感。本教材著重梳理身邊的語言現象,揭示其內在規律,展現漢語的魅力;讓語言學走進日常生活,用語言學專業知識分析身邊的語言現象;提升語言文字的規範意識,提高語言文化素養,激發科學創新精神。從這3個方面切入,梳理出九大主題:無盡的遠方,無數的語言——語言類型;每個詞都有它的歷史——基本辭彙的演變;異文化的使者——外來詞;民俗文化的折射——語言禁忌;語言之樹的奇異果——同義複詞;說話的奧妙——語言應用中的推理;橫看成嶺側成峰——有趣的歧義;留下鄉音,記住鄉愁——語言與文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方言。
本教材與同名慕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教材系統性較強,內容更為豐富,分析更為細緻,並配有參考書目、思考與練習。慕課講述較為生動,內容精練,並有圖片、音頻和視頻等輔助手段。教材結構與慕課大綱對應,教材的一章為慕課的一講,章下面的節對應慕課的節。教材中的二維碼對應相應的慕課視頻。
本課程適合大學一年級新生學習。無論是中文專業的學生,還是其他專業的學生,抑或是對語言文字有一定愛好的社會人士,我們的課程可以幫助學習者更系統、更有效地運用語言學基礎知識,積極關注語言生活,解決實際語言問題。
目錄
第一章 無盡的遠方,無數的語言——語言類型
第一節 世界上有多少種語言——世界語言的數量
第二節 語言問有哪些親屬關係——世界語言的譜系分類
第三節 孤立語不是孤立語言——世界語言的類型分類
第四節 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調——漢語方言的種類與特點(上)
第五節 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調——漢語方言的種類與特點(下)
第二章 每個詞都有它的歷史——基本辭彙的演變
第一節 語言的建築材料——辭彙及其基本辭彙
第二節 變與不變——基本辭彙的穩固性與可變性
第三節 往來成古今——「擱」「放」「措」「置」各不同
第四節 「世」「代」更替——基本辭彙演變的動因
第三章 異文化的使者——外來詞
第一節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外來詞及其結構類型
第二節 遠近高低各不同——外來詞的層次
第三節 履不必同,期于適足——外來詞的語義發展
第四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外來詞的語言影響
第五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外來詞的漢化
第四章 民俗文化的折射——語言禁忌
第一節 宗教?法律?還是迷信?——語言禁忌的界定
第二節 平民怎能「棄天下」?——語言禁忌的普遍特徵
第三節 不能「分梨」與不能「分離」——語言禁忌的分類
第四節 「溷」「茅廁」到「衛生間」的演化——漢語語言禁忌的本質屬性
第五節 規範、傳播與阻滯——語言禁忌的功能
第五章 語言之樹的奇異果——同義複詞
第一節 「艱,亦難也」——同義複詞的概念及判定
第二節 「具備」為何能說「備具」?——同義複詞的特點及類型
第三節 「朽木」為何改成「腐朽之木」?——同義複詞的作用及成因
第四節 「翼蔽」的「翼」是名作狀嗎?——掌握同義複詞有助於古代漢語的學習
第五節 「瑕疵」是微小的缺點嗎?——掌握同義複詞有助於現代漢語的學習
第六章 說話的奧妙——語言應用中的推理
第一節 你到底想說什麼?——語用學與語用推理
第二節 為什麼說不通?——合作原則與會話含義
第三節 「不是犯錯誤而是犯罪」,到底有沒有犯錯誤?——與否定相關的語用推理
第四節 有沒有關聯,有多大關聯?——關聯理論的明示推理
第五節 「不幸」等於「不幸運」嗎?——溯因推理的招請
第七章 橫看成嶺側成峰——有趣的歧義
第一節 「Wo xiang qi lai le.」——語音歧義
第二節 「原來他是個老師」——詞義歧義
第三節 「沒有穿破的衣服」——結構歧義
第四節 「沒有東西裝了」——語義歧義
第五節 「打壞電話」——綜合歧義
第六節 「吃飯」有歧義嗎?——歧義程度
第八章 留下鄉音,記住鄉愁——語言與文化
第一節 言以載文——語言中的文化信息
第二節 不忘來時路——移民造就的方言
第三節 回望故鄉——語言指引下的「尋根」
第四節 山川異域——漂洋過海的語言文化
第九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方言
第一節 你們、我們、他們——宋室南遷與杭州話的形成
第二節 最大的城市最小的方言——杭州話的分佈與演變
第三節 那個事情不是他們說的——杭州話中的官話詞語
第四節 小伢兒,搞搞兒,搞了不好鬧架兒——杭州話中的兒綴詞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