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溯源以求真(早期中國的經史之學)

  • 作者:編者:徐剛|責編:常德榮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ISBN:9787573212344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1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經史之學,本質上是考古求真之學。我國的傳統學術,到了清代,由於語文學的進步,逐漸具有了現代科學求真的特質。近代以來,受西洋科學的影響,越來越系統化、精密化和理論化。羅振玉、王國維將經史之學建立在古文字學、金石學的基礎上,這是現代文史研究的開端。本書秉持「溯源以求真」的理念,選錄十一篇可以代表時代水平的精彩論文,希望借此能夠在學術界激起幾圈漣漪,引起一點健康的學術批評或反思。例如徐剛《從出土文獻論詩六義之「賦」》,從馬王堆帛書《五行》篇中的「直」入手,重新論述了詩六義中的「賦」,認為賦之本義絕非傳統認為的「鋪陳」或「直言之」之義,恰恰相反,應該是「隱約」「曲言」之義。該文論證:《詩經》中的確有「敷陳其事而直言之」的方法,但那與「賦」無關,當時也並不叫做「賦」,而是叫做「直」;「詩六義」的「賦」絕非「直言之」之意,而是基於「隱」的觀念或手法的一個概念,詩的「六義」講的是詩歌的六種功能,而不是某些修辭手段和某些詩體的混雜物。回歸原始史料,擺脫歷史遮蔽,探尋傳統觀念的本真之義,結論可謂震耳發聵。

作者介紹
編者:徐剛|責編:常德榮

目錄
前言
釋「詩者天地之心」
從出土文獻論詩六義之「賦」
華夷之辨、華夷之辯:從《左傳》談起
《十三經註疏》的彙集、校刻與整理
社而賦事與賦法的早期生成
戰國工官屬吏中的成童——再談三晉銘刻中所見「孺子」的身份
《史記》八主祭祀的鉤沉與推演——傳世文獻與考古材料的對勘研究舉例
司馬遷與《過秦》篇
「詭辭」以見義——論《太史公自序》的書寫策略
論劉向、劉歆和《漢書》之關係
北朝《漢書》學與北朝文學的漢代傳統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