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精)

  • 作者:黃俊傑|責編:梁艷玲//石岩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0194433
  • 出版日期:2024/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60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分析了17世紀以來儒學思想在東亞各國的傳播,指出儒學東傳后,異域學者研讀經典、提出新詮,在將儒學作建構自我身份、政治合法性的思想資源的同時,也豐富了對儒學的理解,並且時至今日,儒學仍是東亞文化圈重要的思想資源。

作者介紹
黃俊傑|責編:梁艷玲//石岩
    黃俊傑,台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歐洲研究院外籍院士(2019),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儒學、史學史與方法論、戰後台灣史。曾獲台灣教育部門「國家」講座、學術獎、台大學術研究頂尖專兮、中山學術著作獎、胡適紀念講座、傑出人才講座等。學術代表作包括《東亞儒學的新視野》、《孟學思想史論》(一、二、三卷)、《深叩孔孟》、《東亞儒家仁學史論》、《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等。

目錄
第一章  東亞近世思想交流中概念的類型及其移動
  一  引言
  二  東亞思想交流中的接受者主體性問題
  三  東亞思想交流中概念的類別及其移動之效果
  四  結論
第二章  從東亞視域論中國歷史思維的幾個關鍵詞
  一  引言:東亞歷史思維與史論傳統
  二  歷史研究的目的:「通」與「經世」
  三  歷史發展的動力:「勢」「理」「禮」
  四  歷史運行的法則:「道」與「心」
  五  歷史上的「黃金古代」:「三代」
  六  結論
第三章  中韓歷史中儒家知識與政治權力之關係
  一  引言
  二  儒家知識與政治權力的不可分割性
  三  儒家知識與政治權力的緊張性
  四  結論
第四章  朝鮮時代君臣對話中的孔子與《論語》——論述脈絡與政治作用(14—19世紀)
  一  引言
  二  政治脈絡中朝鮮君臣的《論語》論述及其得失
  三  古與今的對話:《論語》在朝鮮宮廷中的政治作用
  四  結論
第五章  從東亞視域論德川時代日本儒者的倫理學立場
  一  引言
  二  「功效倫理學」視野中的「功業」優先論
  三  「功效倫理學」視野中儒家的「仁」與「道」
  四  德川實學思想脈絡中的功效倫理學及其問題
  五  結論
第六章  石介與淺見齋的中國論述及其理論基礎
  一  引言
  二  石介的中國論述及其宇宙觀與世界觀
  三  淺見齋的中國論述之重要命題
  四  東亞近世兩種中國論述的比較
  五  結論
第七章  東亞儒家教育哲學及其對21世紀的新啟示
  一  引言
  二  什麼是教育
  三  教育何以可能
  四  如何進行教育
  五  結論
第八章  王道文化與21世紀大中華的道路
  一  引言
  二  「王道文化」的內涵:從孟子到孫中山
  三  「王道文化」是21世紀中國的道路
  四  霸者必亡:歷史的教訓
  五  結論:「王道文化」在21世紀大中華文化圈的實踐與傳承
第九章  孫中山思想及其在21世紀的新意義與新啟示
  一  引言
  二  歷史東亞與現實東亞:從危機到轉機
  三  孫中山「大亞洲主義」的內涵及其歷史背景

  四  王道精神與21世紀東亞的道路
  五  結語
第十章  從思想史視野論東亞研究的幾個方法論問題——山室信一理論的再思考
  一  引言
  二  山室信一的出發點與理論基礎:若干問題的思考
  三  山室信一理論的展開及其內部問題
  四  結語
附錄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中的方法論立場及其創見
附錄二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日文版序
附錄三  《中國孟子學史》韓文版序
附錄四  《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越南文版序
引用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