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唐納德·戴維森論意義(精)/教育與語言書系/光明社科文庫

  • 作者:李文傑|責編:楊茹
  • 出版社:光明日報
  • ISBN:9787519480370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19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唐納德·戴維森(Donald Davidson)是20世紀後半期分析哲學傳統中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本文立足於戴維森整體哲學思想,通過析取戴維森語言哲學、心靈哲學和行動哲學中的有關「意義」的立場,嘗試完整地呈現戴維森意義理論的整體輪廓。通過全面、深入、系統地梳理戴維森所處的時代背號和思想淵源,介紹了戴維森語言哲學、心靈哲學以及行動哲學的核心觀點,明確載維森建構意義理論的多元思想。該著作作為戴維森哲學的基礎介紹,可以成為該領域較為基礎的閱讀資料。

作者介紹
李文傑|責編:楊茹
    李文傑,黑龍江大學外國哲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黑大英才計劃」學科骨幹。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主持黑龍江省哲學社科項目2項,主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青年專項)1項,主持黑龍江省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人文社科創新項目)2項,榮獲2022年度「新時代龍江優秀碩士、博士學位論文」重點資助項目;黑龍江省第五屆外語學科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黑龍江省第六屆、第七屆外語學科優秀科研獎二等獎,黑龍江省第十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佳作獎,2022年黑龍江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榮獲「第五屆外語微課大賽」全國微課大賽黑龍江賽區二等獎,榮獲「外研社杯·國才杯」全國英語大賽指導教師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指導教師二等獎,黑龍江大學線上教學二等獎。

目錄
第一章  導論選題目的與意義、研究現狀與研究思路
    一、選題目的與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選題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二章  戴維森意義理論的研究背景及思想淵源
  第一節  戴維森意義理論的研究背景
    一、20世紀50年代後分析哲學發展態勢
    二、20世紀50年代后歐陸哲學中語言研究發展態勢
  第二節  戴維森意義理論的思想淵源
    一、奎因的語言思想:戴維森自然語言解釋的思想基礎
    二、塔爾斯基的真理理論:戴維森真值條件語義學的形式模型基礎
    三、拉姆塞的決策論:戴維森信念與行動關係的分析工具
第三章  意義與解釋
  第一節  自然語言的真值條件意義理論建構
    一、組合性的自然語言:戴維森意義理論的出發點
    二、約定T:真值條件語義學的形式模型
  第二節  徹底解釋:戴維森意義的理解方式
    一、徹底解釋的內涵
    二、徹底解釋的條件
  第三節  真:戴維森語言解釋中的原初概念
    一、真連接語義與解釋
    二、符合論、融貫論轉向語用學的真理觀
  第四節  意義的區分及語用解釋
    一、戴維森對意義的區分
    二、先在理論與當下理論
第四章  意義與信念
  第一節  三角測量模式:戴維森意義產生的新模型
    一、三角測量的基本結構
    二、第一人稱權威:意義解釋的優先性
    三、語義外在論:意義理解的路徑
  第二節  信念與意義之間的關係:戴維森意義解釋的核心
    一、信念的概念、內容及其特徵
    二、信念與意義由解釋連接
    三、語言意義與思想互為基礎
  第三節  信念與三種知識:戴維森意義客觀性的依據
    一、概念圖示與解釋的不確定性
    二、關於自我、他者和外在世界的知識
    三、對信念客觀性的辯護:三角測量式的交流
第五章  意義與行動
  第一節  意義在行動的框架中生成:戴維森意義理論的實踐方案
    一、信念和慾望是行動的必要條件
    二、原初理由是行動的原因
    三、讚同態度與心靈狀態整體論
  第二節  意向性連接行動與意義:戴維森行動解釋的區分要素
    一、意向蘊含能動性
    二、意向區分意義
    三、命題態度連接行動者與意義
  第三節  行動與信念的關係:戴維森意義理論的必要條件
    一、信念與偏好表現為可觀察的行動
    二、概率與解釋的不確定性

    三、因果解釋是一種合理性解釋
  第四節  意義在交流中呈現:戴維森意義理論的落腳點
    一、意義不需要約定
    二、意義受語境影響
    三、意義產生於交流
第六章  戴維森意義理論對當代語言哲學的貢獻與理論困境
  第一節  戴維森意義理論對當代語言哲學的貢獻
    一、自然語言真值條件意義理論:意義理論新發展
    二、徹底解釋:意義探索新方法
    三、意義、信念、行動相統一:對邏輯分析的超越
    四、解釋、意向性、交流:與現象學—解釋學傳統的對話
  第二節  戴維森意義理論困境
    一、真值條件的性質標準
    二、徹底解釋的行動證據
    三、行動中的非理性
結語
附錄  戴維森的隱喻意義研究
    一、隱喻研究的歷史沿革
    二、戴維森隱喻意義理論的產生及理論基礎
    三、戴維森隱喻意義理論的主要內容
    四、戴維森隱喻意義理論的對比研究及影響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