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袁傳璋史記研究論叢續編/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學術文庫

  • 作者:袁傳璋|責編:孫新文
  • 出版社:安徽師大
  • ISBN:9787567665545
  • 出版日期:2024/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60
人民幣:RMB 10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袁傳璋先生一生主要從事史記研究,在史記研究領域造詣頗深。本書稿是2021年1月出版的《袁傳璋史記研究論叢》的續編,主要由司馬遷生平著作研究、西楚霸王項羽結局研究、《史記》修訂本審讀報告等四部分組成,以史學、文獻學、語言學、文學四類研究視角加以編排,所選文章體現其言有所本的淳樸學風和高品質的學術水平,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作者介紹
袁傳璋|責編:孫新文
    袁傳璋,1940年生,安徽當塗人。1962年6月畢業於合肥師範學院中文系,現任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兼任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特邀理事。專長先秦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尤精於《史記》研究。代表作《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發表專論30余篇,所撰論文「皆有問題意識,以資料豐富、論辯周詳、考證審密、精闢獨到為其特色」,被譽為「大陸真正一流的《史記》研究者」。2011年5月于中國史記研究會成立十周年慶典上榮獲「中國史記研究會學術成就獎」。

目錄
第一輯 司馬遷生平著作研究
  王國維之《太史公行年考》立論基石發覆
  一、王國維對司馬遷生年研究的貢獻與缺陷
  二、宋刻以來的《史記》注本中「二十」與「三十」罕見互訛
  三、宋刻以來的《史記》注本中「三十」與「四十」頻繁互訛
  四、王國維的司馬遷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說不能成立
  五、《索隱》與《正義》「十年之差」成因探究
  「司馬遷生年前145年論者的考據」虛妄無征論
  一、司馬遷生年兩說孰優孰劣之追本溯源
  二、前145年說論者「十九歲之前耕牧河山之陽」與「對『家徙茂陵』之考證」純屬想當然
  三、前145年論者「對『仕為郎中』之考證」毫無實證
  四、「《報任安書》作于太始四年說」及「任安死於征和二年七月說」皆屬偽證偽考
  五、「前145年說」——一份不及格的司馬遷生年考證答卷
  六、張大可《述評》之研究方法述評
  司馬談臨終遺命與司馬遷人生轉向
  一、司馬氏多元的家世傳統
  二、司馬遷的少年心事——立功榮祖
  三、司馬談臨終遺命與司馬遷人生轉向
  論《太史公書》「藏之名山,副在京師」
  一、對「藏之名山,副在京師」兩種解讀的商榷
  二、論「副在京師」
  三、司馬遷念茲在茲唯有「藏在名山」的正本
  四、論「傳之其人通邑大都」是「藏之名山」的密鑰
  五、司馬遷手錄《太史公書》正副兩個文本的結局
  論裴駰「《史記集解》八十捲」系合本子注本
  一、《史記·出版說明》關於三家注「都各自單行說」溯源
  二、隋、唐《志》著錄裴駰「集解」依附「《史記》八十捲」而行
  三、從《集解序》《索隱序》《索隱後序》看《史記集解》為合本子注本
  四、從字數清點與數據分析看《史記集解》必為合本子注本
  結 論
  附錄:今本《史記》正文及三家注字數統計表
第二輯 西楚霸王項羽結局研究
  「項羽不死於烏江說」商榷
  一、引言
  二、項羽烏江自刎是太史公的實錄,「欲渡」與拒渡統一而不矛盾
  三、東城快戰發生在東城縣域的四饋山
  四、秦代的烏江亭地屬東城而與歷陽無涉
  五、項羽烏江自刎說並非始自元人雜劇
  六、《史記》所述秦漢史未可輕議
  《項羽不死於烏江考》研究方法平議
  一、引言
  二、對馮先生之《史記》文本解讀的質疑
  三、對馮先生研究方法的平議
  四、對馮先生「野外考察」之再考察
  垓下之戰遺址地望考
  一、楚漢最後決戰在垓下展開毋庸置疑
  二、垓下系沛郡汶國境內的一所村落
  三、《史記正義》垓下「今在亳州真源縣東說」不可採信
  四、垓下聚當在濠城東北二十余里處
  項羽所陷陰陵大澤考

  一、陰陵大澤是導致項羽東渡烏江退保江東計劃失敗的關鍵地點
  二、歷陽紅草湖並非陰陵大澤
  三、陰陵大澤亦非今淮南高塘湖
  四、陰陵大澤在合肥與鍾離南北連線上
  附論一:項羽馬隊自垓下賓士烏江一日可達
  附論二:任昉《述異記》可證陰陵大澤即陰陵故縣九曲澤
  項羽垓下突圍南馳烏江路線考察報告
  一、考察緣起
  二、項羽自垓下南馳烏江路徑沿途要點
  三、項羽南馳路線探索
  項羽垓下潰圍南馳烏江經行地點相關文獻輯編
  凡 例
  一、正史的著錄
  二、古輿地誌書的著錄
  三、和縣方志的著錄
第三輯 《史記》修訂本等書稿審讀報告
  點校本《史記》修訂稿審讀報告①
  一、點校本《史記》修訂樣稿審讀報告
  二、《史記》五卷《世家》修訂稿審讀報告
  三、《史記·商君列傳》等六卷《列傳》修訂稿審讀報告
  四、點校本《史記》修訂《前言》初稿審讀報告
  五、《史記》修訂本《本紀》十二篇定稿審讀報告
  古籍整理的典範之作——展讀《史記》修訂本感言
  匿名書稿審讀報告
  一、《〈史記〉三家注研究》書稿審讀報告
  二、《〈史記〉〈漢書〉年月考異》書稿審讀報告
第四輯 《中國史記研究會十五年》之袁傳璋的《史記》研究
  一、論著及書評
  二、書報徵引與述評選輯
  三、參加學會活動及相關學術信息編年紀要(2000—2022)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