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跨文化交際通識/國際中文教師專業能力叢書

  • 作者:杜道明|責編:沈嵐|總主編:趙金銘
  • 出版社:北京語言大學
  • ISBN:9787561966358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2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跨文化交際通識》是「國際中文教師專業能力叢書」中的一個分冊,介紹了國際中文教育領域中跨文化交際學的基本理論,探討了語言與文化的關係,著重闡述了與國際中文教學相關的跨文化交際知識,包括語言層面的跨文化交際與非語言層面的跨文化交際,跨文化交際中的失誤、原因與對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等內容,凸顯了培養國際中文教師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性。本書既可以作為國際中文教育碩士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國際中文教師證書」考試的輔導用書。

作者介紹
杜道明|責編:沈嵐|總主編:趙金銘
    杜道明,北京語言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屈原學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等,主要從事文藝美學、古典文學和中國文化方面的研究。曾應邀在瑞士蘇黎世大學漢學系、厄瓜多基多聖弗朗西斯科大學和日本松山大學講學。出版專著《道家與解脫》《通向和諧之路:中國的和諧文化與和諧美學》《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考論》《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文化概說》等。合著有《文心雕龍論作家作品》《姜夔詩詞賞析集》等。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

目錄
第1章  跨文化交際概說
  1  跨文化交際的定義
  2  廣義的跨文化交際
  3  國際中文教育領域中的跨文化交際
    3.1  交際雙方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3.2  交際雙方使用同一種語言交際
    3.3  交際雙方首先進行的是實時的口語交際
    3.4  交際雙方有時採用非語言交際
  4  國際中文教師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必要性
    4.1  有助於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4.2  有助於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敏感度
    4.3  有助於樹立兼容並蓄的跨文化交際態度
    4.4  有助於提高文化適應力和應變力
    4.5  有助於提高跨文化交際環境中的漢語教學水平
第2章  國際中文教育領域中的文化因素
  1  語言與文化的關係
    1.1  語言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
    1.2  語言與文化之間的對應性與非對應性
    1.3  語言是文化的凝聚體
    1.4  語言對文化的影響
    1.5  文化對語言的影響
  2  國際中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學
    2.1  辭彙系統中的文化教學
    2.2  表達系統中的文化教學
第3章  語言層面的跨文化交際
  1  辭彙層面的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1.1  數字詞
    1.2  植物詞
    1.3  動物詞
    1.4  顏色詞
  2  交際用語層面的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2.1  稱呼語
    2.2  招呼語
    2.3  敬語
    2.4  謙辭
    2.5  禁忌語和委婉語
    2.6  稱讚語
    2.7  致歉語
    2.8  請求語
  3  語言交際風格層面的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3.1  委婉含蓄與直截了當
    3.2  出言謹慎與侃侃而談
    3.3  謙虛低調與自信張揚
    3.4  含混模糊與清晰確切
    3.5  擅長歸納與精於演繹
第4章  非語言層面的跨文化交際
  1  關於非語言交際
    1.1  非語言交際的定義
    1.2  非語言交際的類型
    1.3  非語言交際的作用

  2  體態語的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2.1  面部表情
    2.2  目光交流
    2.3  手勢
    2.4  身勢
    2.5  體觸
  3  副語言的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4  客體語的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4.1  相貌
    4.2  服裝
    4.3  裝飾
  5  環境語的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5.1  時間觀念
    5.2  空間觀念
第5章  跨文化交際中的失誤、原因與對策
  1  語言層面的跨文化交際失誤
    1.1  語音方面的失誤
    1.2  辭彙方面的失誤
    1.3  語義方面的失誤
    1.4  稱呼語的失誤
    1.5  招呼語的失誤
    1.6  致歉語的失誤
    1.7  邀請語的失誤
    1.8  告別語的失誤
    1.9  恭維語的失誤
    1.10  請求語的失誤
  2  非語言層面的跨文化交際失誤
    2.1  體態語的失誤
    2.2  副語言的失誤
    2.3  客體語的失誤
    2.4  環境語的失誤
  3  產生跨文化交際失誤的原因
    3.1  不同的文化價值觀
    3.2  不同的思維方式
    3.3  不同的道德標準
    3.4  不同的風俗習慣
    3.5  文化負遷移的影響
  4  應對跨文化交際失誤的對策
    4.1  加強語言學習,減少跨文化衝突
    4.2  用跨文化交際知識來理解異質文化
    4.3  以同理心對待異質文化
    4.4  對自身文化要有充分的了解
    4.5  適度地入鄉隨俗
第6章  中外文化交流
  1  中外文化交流概說
  2  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
    2.1  絲綢之路
    2.2  佛教東傳與西行求法
    2.3  中日文化交流
    2.4  鄭和下西洋

    2.5  西學東漸和中學西傳
    2.6  洋務運動
  3  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
    3.1  張騫
    3.2  玄奘
    3.3  鑒真
    3.4  鄭和
    3.5  利瑪竇
第7章  國際中文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及其培養
  1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界定
  2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素
    2.1  跨文化交際的知識結構
    2.2  跨文化意識
    2.3  跨文化交際的態度
    2.4  跨文化交際的技能
    2.5  國際中文教師的教學能力
  3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3.1  學習跨文化交際理論知識
    3.2  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
    3.3  培養以跨文化交際為核心的語言能力
    3.4  培養非語言交際能力
    3.5  加強文化知識儲備,提高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
    3.6  採取適當的跨文化交際策略
參考文獻
附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