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行走在西南田野上的文成公主--馮敏先生學術訪談錄(精)/民族調查系列/民大記憶叢編

  • 作者:編者: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責編:周鼎|整理:高源
  • 出版社:學苑
  • ISBN:9787507769036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34
人民幣:RMB 36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馮敏教授勤奮耕耘,已出版獨著、合著16部,論文及調研報告近百篇,研究領域覆蓋西南民族研究的多個方向。本書以對談的形式,從家世、青少年時期、求學過程等相關背景呈現了受訪人的成長經歷;比較全面系統地呈現了受訪人幾十年學術選題的問題意識、專業探索與思考、教學科研經驗與心得體會,對於科研工作者特別是有志於從事四川地區近代史研究的青年讀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作者介紹
編者: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責編:周鼎|整理:高源

目錄
第一章  短暫的校園生活
  一、高考前夕
  二、初到民院
  三、學習藏語
  四、民院的先生們
  五、學校生活的別樣經歷
  六、手刻油印的珍貴教材
  七、在西藏參加社會實踐和語言實習
    (一)初到拉薩
    (二)參加「三教」運動和語言實
第二章  從大營農場到西昌地區博物館
  一、用非所學的工作分配
  二、大營農場的勞動與生活
  三、在西昌地區博物館
    (一)初期的業務
    (二)借用至州文化局
    (三)徵集革命文物
    (四)說說鎮館之寶「中國夷民紅軍沽雞支隊」隊旗
  四、參與籌建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
    (一)展覽文本的準備
    (二)實物的徵集
    (三)展館的展陳
    (四)重建水普什惹舊居
    (五)我所知道的彝族土司楊代蒂及嶺光電先生
第三章  進入四川省民族研究所
  一、民族研究的學習與成果
  二、參加全國第一屆民族學講習班
  三、民族研究的漸次展開
    (一)十年磨一劍:彝族志的撰寫
    (二)民族服飾研究
    (三)飲食文化研究
  四、感念學術恩師李紹明先生
    (一)李紹明先生其人
    (二)先生對後學晚輩的提攜
    (三)從先生那裡領會了觀察的重要性
    (四)先生的「好吃」與「愛書」
    (五)指導我做扎巴藏族研究
    (六)緬懷恩師
    (七)村志《成都東山客家太平村》的寫作
第四章  彝族婦女問題研究
  一、我國少數民族婦女研究的興起
  二、涼山彝族婦女問題研究
    (一)婚權研究的開展
    (二)婦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
    (三)婚權問題的長期存在
  三、制約彝族婦女婚權的外因與內因
    (一)頑固的「等級內婚制」
    (二)普遍存在的「身價錢」
    (三)無法擺脫的「家支勢力」
    (四)亟待提高的現代文明素質

  四、涼山彝族婚姻家庭的時代變遷
第五章  少數民族婦女居住環境、健康與發展研究
  一、與少數民族婦女健康與發展研究結緣
    (一)海外中華婦女學會與四川婦女研究
      (二)「婦女、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項目
      (三)居住環境、健康與貧困
  二、彝族婦女居住環境、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一)傳統生活方式、文化習俗與婦女常見病
    (二)「因病致貧」與「形象扶貧」的文化阻力
    (三)改善居室及環境衛生的成效
    (四)彝族鄉村的「人畜飲水工程」與「光明工程」
    (五)「形象扶貧」的區域性差異
    (六)「形象扶貧」區域差異的對策思考
  三、羌族婦女健康與發展研究
    (一)開啟羌族婦女健康與發展研究
    (二)羌族居室環境衛生與婦女常見病
    (三)羌族在「反貧困」過程中體現的民族特徵
第六章  世界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與旅遊資源考察
  一、世界物質文化遺產申報
    (一)丹巴縣古碉群
    (二)德格印經院
  二、道孚縣旅遊及文化資源考察
    (一)道孚縣旅遊文化資源調查的背景
    (二)考察道孚民居
    (三)扎巴藏族母系制婚姻探析
第七章  對扎巴藏族的田野調查
  一、深入研究扎巴藏族母系制社會的原因
  二、調查生存在大峽谷中的族群
    (一)人口、分佈與語言
    (二)生計方式
    (三)飲食文化
    (四)織造與制陶
    (五)科學技術與天文曆法
    (六)繪畫與歌舞藝術
    (七)扎巴文學中的「走婚」
  三、扎巴藏族母系制的家庭
    (一)「到女孩子那裡去住」
    (二)扎巴的「婚姻契約」
    (三)扎巴藏族家庭的特點
    (五)扎巴藏族母系制與摩梭母系制的比較
    (六)經濟因素對扎巴藏族和涼山彝族婚姻的不同影響
    (七)《婚姻法》、婚姻契約與經濟關係
    (八)特殊的家庭結構與群體和諧
  四、在扎壩做田野工作的經驗、方法與思考
    (一)田野調查的基本情況
    (二)訪談提綱
    (三)掌握調查對象語言的重要性
    (四)審慎對待田野資料及調查對象
    (五)關注田野中的各種細節
    (六)對於民族志寫作的思考

    (七)今後研究的設想
附錄一:2007年田野日記(節選)
附錄二:馮敏研究成果目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