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稀土冶金與環境保護

  • 作者:編者:李永?//祝文才//章立志//劉艷珠|責編:李曉紅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60011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9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介紹了稀土冶煉與環境保護技術領域的發展歷史、技術現狀與問題,從稀土戰略資源到新興技術產業的發展高度,為讀者提供了系統的和最新的技術信息及未來發展趨勢;闡述了主要礦物的選礦方法,離子吸附型稀土的採礦與化學選礦,稀土精礦的浸取分解,稀土元素萃取化學與串級萃取分離工藝,沉澱結晶分離與濕法冶金,稀土金屬及合金的製備,稀土二次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等;同時還融入了稀土冶煉一線技術人員的生產技術經驗,從產品、裝備、標準和管理等多方面來把握稀土冶煉與環保技術的新需求和新發展。
    本書面向稀土材料化學相關研究的人才培養,適合作為稀土資源開採相關專業教材,也可作為稀土行業從業人員和管理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李永?//祝文才//章立志//劉艷珠|責編:李曉紅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稀土產業及其組成部分
  1.2  稀土產業鏈
  1.3  稀土產業發展的技術基礎和物質基礎
    1.3.1  分離化學與工程是稀土產業發展的技術基礎
    1.3.2  稀土資源是稀土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1.4  稀土冶金與環境保護技術是稀土產業發展的核心內容
    1.4.1  稀土採選與浸取分離技術從跟蹤到孕育創新
    1.4.2  稀土資源採選分離創新技術讓中國稀土走向世界
    1.4.3  綠色環保技術使中國稀土產業化水平邁向新高度
  1.5  稀土冶金與環境保護的技術範疇
    1.5.1  稀土精礦生產技術
    1.5.2  稀土礦處理技術和三大生產基地
    1.5.3  稀土冶煉分離技術
    1.5.4  稀土金屬生產技術
    1.5.5  稀土新材料製備技術
  1.6  稀土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制約因素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礦物型稀土資源的採選與環境保護
  2.1  稀土礦物
    2.1.1  主要稀土礦床類別
    2.1.2  主要稀土礦物
  2.2  礦物特徵與稀土選礦方法
  2.3  主要礦物的選礦方法
    2.3.1  重選與獨居石的選礦
    2.3.2  內蒙古白雲鄂博礦的採礦
    2.3.3  從內蒙古白雲鄂博礦中選鐵與鐵精礦生產
    2.3.4  從白雲鄂博礦選鐵尾礦中分選稀土及稀土精礦的生產
    2.3.5  包頭稀土精礦生產工藝流程與三廢處理
    2.3.6  包頭稀土選礦工藝的延伸與發展
    2.3.7  綜合回收鈮、螢石、重晶石的試驗研究
    2.3.8  四川氂牛坪稀土礦
    2.3.9  四川德昌大陸槽稀土礦
    2.3.10  山東微山稀土礦
    2.3.11  美國芒廷帕斯稀土礦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離子吸附型稀土資源的採選與環境保護
  3.1  概述
    3.1.1  離子吸附型稀土的開發歷程
    3.1.2  離子吸附型稀土資源的特徵
  3.2  離子吸附型稀土的採礦
    3.2.1  池浸法
    3.2.2  堆浸法
    3.2.3  原地浸礦法
    3.2.4  採礦方式的選擇與原地浸礦適應性評價方法
  3.3  離子吸附型稀土的化學選礦
    3.3.1  浸取試劑與浸取能力大小次序
    3.3.2  黏土礦物對電解質陰陽離子的吸附

    3.3.3  離子吸附型稀土的浸取方法與效率評價
    3.3.4  浸取試劑和浸取策略的變遷
    3.3.5  從離子吸附型稀土浸出液中提取稀土
    3.3.6  浸取與富集回收技術的耦合
    3.3.7  稀土礦山富集與後續稀土萃取分離的銜接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稀土精礦的浸取分解與三廢處理
  4.1  浸取方法及其分類
    4.1.1  依據浸取反應類型的分類
    4.1.2  依據浸取劑類型的分類
  4.2  包頭混合型稀土礦的分解與冶煉工藝
    4.2.1  酸法工藝及其三廢處理
    4.2.2  燒鹼法工藝及其三廢處理
    4.2.3  低溫硫酸法浸取及釷資源綜合利用
    4.2.4  針對節水降耗和氟、磷資源分類回收的浸取與富集新工藝
  4.3  氟碳鈰礦的分解與冶煉工藝
    4.3.1  浸出與冶煉工藝
    4.3.2  三廢處理
  4.4  獨居石的分解浸取
    4.4.1  鹼分解工藝
    4.4.2  三廢處理
  4.5  離子吸附型稀土精礦的分解浸取
    4.5.1  精礦的鹽酸分解
    4.5.2  氯化稀土溶液的凈化
    4.5.3  稀土的選擇性浸出
    4.5.4  主要稀土廢水處理方法與處理原則
    4.5.5  稀土廢渣的特點
  4.6  浸取方式
    4.6.1  攪拌浸取方法
    4.6.2  攪拌浸取的連續操作制度
  4.7  浸取過程的動力學基礎
    4.7.1  浸取過程的歷程及其速度的一般方程
    4.7.2  多相反應的特徵
    4.7.3  多相反應的類型與反應過程
    4.7.4  粒徑不變的未反應核收縮模型的動力學
    4.7.5  浸取動力學控制步驟的判斷與提高浸取效率的基本途徑
  4.8  主要稀土礦種的浸取技術最新研究動態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稀土元素萃取化學與串級萃取分離工藝
  5.1  概述
    5.1.1  溶劑萃取技術及其重要性
    5.1.2  溶劑萃取的基本原理和過程
    5.1.3  液液萃取平衡及相關的參數
  5.2  溶劑萃取化學
    5.2.1  物理萃取和化學萃取
    5.2.2  物理萃取中的化學問題
    5.2.3  化學萃取中的萃取劑
  5.3  稀土元素萃取化學

    5.3.1  中性配位萃取體系(中性溶劑化配位萃取)
    5.3.2  離子締合萃取體系
    5.3.3  酸性配位萃取體系(陽離子交換萃取體系)
    5.3.4  協同萃取體系
    5.3.5  添加劑的作用機制
    5.3.6  萃取過程動力學
  5.4  萃取過程的界面化學與膠體化學
    5.4.1  萃取體系的界面性質
    5.4.2  界面現象與傳質
    5.4.3  萃取體系中膠體的生成及影響
    5.4.4  溶劑萃取中微乳狀液(ME)的生成及對萃取機理的解釋
    5.4.5  乳化的形成及其消除
    5.4.6  萃取過程三相的生成與相調節劑
  5.5  稀土萃取分離技術
    5.5.1  稀土萃取分離技術的發展簡況
    5.5.2  稀土萃取分離的工藝流程
    5.5.3  優於P507萃取分離稀土的體系創新與優化
    5.5.4  優於環烷酸萃取分離稀土的體系創新與優化
    5.5.5  稀土與非稀土雜質萃取分離體系的創新與優化
    5.5.6  離子液體萃取分離稀土
    5.5.7  離子液體-萃淋樹脂法分離稀土
    5.5.8  電解氧化-萃取聯動耦合分離法生產高純度氧化鈰
    5.5.9  電解還原-萃取法分離銪
  5.6  串級萃取理論與工藝
    5.6.1  萃取分離工程的基本過程
    5.6.2  串級萃取及方式
    5.6.3  串級萃取理論
    5.6.4  稀土串級萃取工藝的應用與提升
    5.6.5  聯動萃取分離工藝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稀土沉澱結晶分離與濕法冶金過程環境保護
  6.1  稀土濕法冶金與環境保護技術中的沉澱結晶
  6.2  溶解平衡與溶度積規則
    6.2.1  溶度積常數
    6.2.2  溶度積規則
    6.2.3  影響溶解度的因素
  6.3  沉澱與結晶的生成
    6.3.1  過飽和溶液
    6.3.2  晶核的形成
    6.3.3  晶粒的長大
    6.3.4  陳化過程
    6.3.5  共沉澱現象
    6.3.6  沉澱的膠體特徵及其穩定與聚沉
  6.4  沉澱物的形態及其影響因素
    6.4.1  稀土沉澱結晶的影響因素
    6.4.2  沉澱物的主要形態及生成過程
    6.4.3  影響產物粒度的因素
  6.5  沉澱與結晶分離技術
    6.5.1  基於金屬離子氫氧化物沉澱的分離技術

    6.5.2  基於金屬離子硫化物沉澱的分離技術
    6.5.3  基於金屬離子草酸鹽沉澱的分離技術
    6.5.4  碳酸稀土的沉澱、結晶及其轉化
    6.5.5  沉澱結晶方法與產品物性控制技術
  6.6  基於稀土變價性質的氧化還原與沉澱的聯動分離
    6.6.1  鈰的氧化-沉澱分離
    6.6.2  鋅粉還原-硫酸亞銪與硫酸鋇共沉澱法
  6.7  沉澱結晶分離技術的發展
    6.7.1  新試劑與新技術
    6.7.2  分離功能與材料製備功能的耦合聯動
    6.7.3  沉澱結晶過程的質量調控與節水降耗減排
    6.7.4  碳酸稀土沉澱廢水的回收利用
    6.7.5  草酸稀土沉澱廢水的全回收利用
  6.8  稀土濕法冶金過程環境保護
    6.8.1  冶煉企業環境保護的任務與現狀
    6.8.2  稀土冶煉含銨廢水綜合處理回收改進工藝流程分析與比較
    6.8.3  稀土冶煉企業環境保護的發展方向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稀土金屬和合金材料
  7.1  稀土金屬及合金的製備
    7.1.1  金屬熱還原法製備稀土金屬
    7.1.2  熔鹽電解法製備稀土金屬
    7.1.3  稀土氯化物熔鹽電解
  7.2  稀土金屬和合金生產過程的節能環保
    7.2.1  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7.2.2  發展液態下陰極電解槽及新工藝、新產品開發
    7.2.3  廢氣綜合處理
  7.3  稀土金屬粉末的製備
  7.4  稀土金屬的提純
    7.4.1  真空熔煉法
    7.4.2  真空蒸餾法
    7.4.3  區域熔煉法
    7.4.4  電遷移法提純稀土金屬
    7.4.5  懸浮區熔-電遷移聯合法提純稀土金屬
    7.4.6  電解精煉法提純稀土金屬
    7.4.7  熔鹽萃取法提純稀土金屬
  7.5  稀土單晶的製備
    7.5.1  電弧熔煉-退火再結晶法
    7.5.2  區域熔煉法
    7.5.3  直拉單晶法
    7.5.4  稀土單晶的其他製備方法
  7.6  稀土合金
    7.6.1  稀土硅鐵合金
    7.6.2  稀土鎂鐵合金(稀土鎂球鐵)
    7.6.3  稀土鋁合金的製備
    7.6.4  稀土打火石的生產工藝
  7.7  稀土金屬的加工
    7.7.1  稀土金屬的力學性能與純度及溫度的關係
    7.7.2  稀土金屬的加工性能

    7.7.3  稀土金屬加工材料與靶材
  7.8  稀土永磁和儲氫功能合金材料
    7.8.1  稀土永磁合金
    7.8.2  稀土儲氫合金材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8章  稀土二次資源循環利用技術
  8.1  概述
  8.2  釹鐵硼和釤鈷永磁廢料的回收利用
    8.2.1  濕法冶金路線
    8.2.2  火法冶金路線
  8.3  熔鹽電解渣的回收利用
    8.3.1  酸浸回收法
    8.3.2  鹼轉-酸浸法
    8.3.3  鹽鹼焙燒-水洗除氟-酸浸稀土
  8.4  廢稀土催化劑的回收利用
    8.4.1  廢棄石油裂化催化劑的二次資源回收
    8.4.2  稀土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的二次資源回收
  8.5  廢發光材料的回收利用
  8.6  廢拋光材料的回收利用
    8.6.1  濃硫酸低溫分解法
    8.6.2  鹼焙燒法從稀土拋光粉廢料中回收稀土
    8.6.3  鹽鹼焙燒法
    8.6.4  浮選法與固廢減量
  8.7  稀土鎳氫電池廢料的回收
  8.8  稀土二次資源回收技術研究的發展方向
  思考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