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心藝語

  • 作者:程經奎|責編:劉剛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ISBN:9787523110645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1
人民幣:RMB 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作者對鄒平的歷史人物、文學作品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評論,多為文藝評論,這些文章簡短生動,觀點新穎,對人有很大的啟發。作者喜愛古詩詞、國內外文學名篇。本書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人物評論,是關於對自己所結識的藝術家的讚譽;第二類為文學評論,是對古詩詞、文學名著、影視作品、藝術的認識;第三類是文學原創,是作者的文學原創作品。第二類所涉獵的內容較多,有的只是存於心間,有的已見諸各類報紙刊物之上,有些也獲得了各類評比獎項。

作者介紹
程經奎|責編:劉剛
    程經奎,大學本科學歷,鄒平市文聯秘書長,鄒平市經典導讀協會副主席,二級文學創作,鄒平市作家協會會員,濱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濱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多篇文學評論等文章分別在國家級省市報刊《神州》《科學中國人》《時代文學》《科學新生活》《父母課堂》《渤海》《濱州日報》《魯北晚報》《齊魯文史》等報刊發表,撰寫的論文多次獲得各級論文評選一等獎等獎項。自2010年以來,主持編輯出版了鄒平文聯文藝專業刊物《梁鄒文化》43期,共計360余萬字;編輯出版各類書畫攝影集等畫冊10余冊;2018年主編刊印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徵文優秀作品集」《巨變》;2019年主編了「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暨抗洪救災詩詞詩歌徵集大賽作品集」;主持編輯了2期《粱鄒詩韻》詩刊。2022年主持的(《范仲淹思想與鄒平精神》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已通過濱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專家鑒定並結題。獲得濱州市孫子文化獎等獎,濱州市文聯先進個人。

目錄
第一輯  人物評論
  「窮文富武」張奎武
  愛的靈感愛的歷程
  把音樂播撒進孩子們的心靈
  碧池清韻舞菡萏
  傳奇中的俗世情愛
  得山水清氣的霖野書畫
  鋒藏柔潤濃墨中
  魂歸故里泥土香
  李廣田先生的鄉土情懷
  李志邦的音樂人生
  李贄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
  魯迅與孔子以及胡適
  魯迅先生的「魏晉風度」
  媽媽講過的故事,還在那山裡頭
  錢鍾書先生為什麼「不很喜歡」《浮生六記》
  錢鍾書先生與陳寅恪先生的「暗」較量
  掃卻膩粉呈風骨
  彤史千秋享大名
  土地與藝術之美的耕耘者
  聞一多先生和他的《唐詩雜論》
  我讀房慶海
  藝無止境
  我和楊絳先生
  我們的「絳姐」
  亦歌亦詩,亦誠亦真
  音樂的布道者
  英國的戴·赫·勞倫斯
  又見陳寅恪先生
  張愛玲傳奇
第二輯  文學評論
  傳承優秀文化,弘揚鄒平精神
  把握文學的脈搏
  給孤獨以寬容,給靈魂以自由
  好看皮囊下的醜陋靈魂
  一生恰如三月花
  原來你是這樣的科學家
  願與草木飲清茶
  超級女生:理性與詩情
  傅雷先生的個人修養
  我命由我不由天
  鋼鐵之魂
  保爾精神伴我同行
  我心震撼
  涅檗重生
  致敬「鋼與火」的經典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為了活著,而活著
  浪子
  為何而活

  平凡人生,卻不甘於平庸
  活成一束光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不一樣的田曉霞
  我和一本書的故事
  當時只道是尋常
  人心的純潔與溫暖
  人生的岔路口
  做人當學基督山伯爵
  一個人的寂寞
  再讀《李清照傳》,心起波瀾
  平沙漠漠夜帶刀
  自古忠孝兩難全
  再讀《基督山伯爵》
  敬守那份神聖
  不固執念,行者無疆
  永遠的兔唇男孩兒,永遠的真善美
  我心哀傷
  愛在亂世中飄搖
  我心雀躍
  時來運轉在自強
  與經典同行
  萬古不朽的清風
  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敢於嘗試,勇敢追夢
  永遠的狼圖騰
  賀知章《回鄉偶書》(其一)——對比手法
  賀知章《回鄉偶書》(其二)——物極必反
  賀知章《題袁氏別業》——不差錢
  李白《早發白帝城》——「抄襲」還是「暗合」
  李白《望廬山瀑布》——靈感與酒
  李白《長相思》——誰思念誰,這是個大問題
  胡令能《小兒垂釣》——什麼是「生動」
  李白《春思》——無語怨東風
  李白《關山月》與《子夜吳歌》——蒙太奇手法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酒向知己飲
  杜牧《長安秋望》——以我觀物
  杜牧《山行》——古人「出世」與「人世」情結
  張謂《早梅》——「梅花二弄」
  王昌齡《出塞》——互文
  韓擁《寒食》——古詩中為什麼用典故
  賈島《暮過山村》——寫作順序的調整
  崔護《題都城南庄》——異曲同工之妙
  杜甫《春夜喜雨》——不二樣的「春雨」
  杜甫《孤雁》——物我一體
  白居易《惜牡丹花》——秉燭夜遊看殘花
  崔顥《黃鶴樓》與李白《登金陵鳳凰台》及薛瑩《秋日湖上》
  劉禹錫《游玄都觀桃花》與《再游玄都觀》——傲骨與愁腸
  張泌《寄人》——不受女子待見的詩人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詩人的「迂迴戰術」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詩人的狡黠
  姜夔《揚州慢》——「唐詩」改編
  論《何典》之源流
  溫暖的期待
  從王安石《讀孟嘗君傳》到張南庄《何典》
  我們為什麼學習歷史
  相似文章「連連看」
  再談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
  中國文化的最大特色
  分析古詩詞曲中蘊含的愛民思想
  分析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古代衍變與近代發展
  古代文化藝術的審美理念與現代審美觀念的對比研究
  古詩詞對當代文學創作的影響分析
  探究網路影視評論的現狀及生態構建
  文藝評論中的審美觀與價值觀
  印象派美術對現代藝術的影響與啟示
  影視評論中影視文化與影視語言探析
  影視作品的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
第三輯  文學原創
  春雨
  錯過,依然美麗
  母親
  網路讓你如此美麗
  一百元的重量和難以再現的美麗謊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