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壯醫英才之醫道醫學醫術/中國壯醫藥文庫

  • 作者:編者:韋英才|責編:李媛
  • 出版社:廣西科技
  • ISBN:9787555119968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3
人民幣:RMB 13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薈萃了作者的人生經歷、理論研究、臨床實踐,以及典型的臨床診治病案。上編「韋英才的人生路」,作者傾情講述自身飽經風雨的人生歷程,飽含真情實感。中編「韋英才經驗傳承與創新」,系統介紹肌肉解剖生理學、橫絡盛加病因學、因結致痛病理學、摸結查灶診斷學、松筋解結治療學、拉筋排毒養生學等壯醫經筋病相關理論,以及在其指導下的疾病治療、康復、保健、養生的具體應用。下編「韋英才相關媒體報道及醫話雜談」,收錄作者關於民族醫藥的文章及論著。全面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歷程、從醫經歷、臨床經驗、學術思想和學術成就。

作者介紹
編者:韋英才|責編:李媛
    韋英才,男,壯族,中醫骨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院長兼廣西壯醫醫院院長。兼任廣西區政協第九、十、十一屆委員,廣西區科協第六、七屆常委,廣西反射療法保健協會會長,國際醫學手法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廣西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西保健養生學會副會長,廣西抗衰老協會副會長,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執行會長,廣西亞健康保健協會副會長,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職。現主持國家「十一五」「十二五」支撐課題等10項,獲中國首屆民族醫藥科技進步獎1項,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參加編寫專著5部,發表論文20多篇,入選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2008年榮獲「廣西優秀青年中醫」稱號,2014年榮獲中國第九屆「中國醫師獎」。長期致力於壯醫藥理論和臨床應用研究,尤其在壯醫經筋療法和壯醫養生文化方面的發掘研究方面造詣較深。多年來他採用獨創的壯醫經筋療法診治各類常見病和疑難痛症患者5萬多人次,多次應邀到北京、深圳、香港、台灣、美國等地區和國家講學和看病,深受學員和患者的高度好評。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廣西電視台、《廣西日報》、《醫藥星期三》等多家新聞媒體多次進行宣傳報道,並給予較高評價。

目錄
上編  韋英才的人生路
  一、呱呱墜地——龍地屯
  二、孤獨困苦——童年期
  三、半工半讀——小學生
  四、勤工助學——初中生
  五、寒窗苦讀——高中生
  六、金色橋樑——預科生
  七、醫海啟航——大學生
  八、初試牛刀——開義診
  九、能力鍛煉——演講賽
  十、水到渠成——畢業季
  十一、上崗就業—-研究所
  十二、下海創業——珠海行
  十三、新官上任——副所長
  十四、班門弄斧——進京醫
  十五、經筋利器——攻頑疾
  十六、委以重任——任院長
  十七、區委黨校——鑄魂行
  十八、三尺講台——執教鞭
  十九、八桂名醫——惠百姓
  二十、政協委員——新舞台
  二十一、人生新章——新境界
中編  韋英才經驗傳承與創新
  第一章  韋英才學術思想
  第一節  對壯醫藥發展史的新認識
  第二節  對壯醫理論體系的再認識
  第三節  對壯醫經筋學的傳承與創新
  第四節  對壯醫養生學的挖掘整理與推廣應用
  第五節  對壯醫外科學的理論挖掘與臨床推廣
  第六節  對壯醫藥膳學的挖掘整理與推廣應用
  第二章  韋英才學術及臨床經驗研究
  第一節  韋英才相關科研項目
  第二節  韋英才學術經驗研究論文
  試論時間醫學在中藥內服法上的具體應用
  從經筋論治坐骨神經痛
  少陽經樞轉方法調治神經衰弱56例
  經筋手法加針灸治療梨狀肌綜合征37例
  經筋療法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症臨床研究
  壯醫經筋療法研究進展
  經筋療法治療偏頭痛34例
  火針療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50例療效觀察
  淺釋經筋與經脈的異同及其臨床意義
  駱越養生文化與「治未病」理念形成的探討
  火針配合拔火罐治療肩周炎療效觀察
  從經筋論治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背肌筋膜炎的中醫外治概況
  壯醫經筋推拿治療臀上皮神經損傷療效觀察
  經筋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療效觀察
  壯醫經筋手法理論探討及臨床應用
  壯醫經筋療法診治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綜合征46例

  壯醫經筋療法治療肌筋膜炎療效觀察
  腰椎間盤突出症壯醫摸結定穴與解剖定位的相關研究
  壯醫三經筋分型論治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研究
  壯醫經筋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研究
  壯葯排石湯治療石淋的臨床觀察40例
  壯醫經筋學說理論淺探
  壯醫火路放血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30例臨床療效觀察
  頭頂放血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30例
  「壯醫外治法」實訓課的改革與探討——以壯醫經筋療法為例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壯醫學專業本科生「壯醫經筋學」課程建設與實踐
  探究式教學法在「壯醫藥線點灸學」教學中的應用
  壯醫火針拔罐解結療法治療腰?肌筋膜炎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基於課程思政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以「壯醫經筋學」課程為例
  MOOC結合雨課堂的「壯醫經筋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
  疫情后中醫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時代壯醫經筋學課程思政建設探索
  壯醫經筋療法治療駱芡(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技術規範化研究
  基於壯醫經筋理論診治硬癱症
  壯醫經筋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標準和療效評價體系研究
  壯醫經筋療法治療頸椎病(活邀尹)的技術規範化研究
  火針治療痹證的研究進展
  頭頂放血療法聯合龍膽瀉肝湯治療肝火擾心型不寐療效觀察
  韋英才教授治療項背肌筋膜炎臨證經驗
  基於壯醫經筋理論探討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綜合征的診治
  韋英才教授以壯醫火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經驗總結
  壯醫經筋「點-線-面」思維診治神經根型頸椎病
  壯醫經筋療法臨床應用概況
  第三章  韋英才臨證醫案集
  第一節  內科病
  發熱(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支氣管炎)
  肺脹(慢性阻塞性肺病)
  泄瀉(腹瀉)
  痞滿(慢性糜爛性胃炎)
  胃脘痛(慢性胃炎)
  眩暈(高血壓病)
  心悸(風濕性心臟病)
  胸痹(胸悶)
  胸痹(胸廓出口綜合征)
  震顫(帕金森綜合征)
  面癱(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中風-失語(腦梗死恢復期)
  中風-言語不清(假性延髓麻痹)
  中風-半身不遂(腦出血恢復期)
  頭痛(神經性頭痛)
  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
  頭風症(血管神經性頭痛)
  眩暈(腦動脈供血不足)
  頭暈(后循環缺血性頭暈)
  不寐(睡眠障礙)

  不寐(睡眠紊亂綜合征)
  梅核氣(自主神經紊亂)
  眩暈(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
  虛勞(貧血)
  氣癭(甲狀腺結節)
  癭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癭瘤(甲狀腺結節)
  鼓脹(肝硬化腹水)
  肝積(肝癌)
  鼻衄(鼻咽癌)
  肺積(肺癌)
  癌病(胃癌)
  腸蕈(直腸癌)
  第二節  外科病
  濕瘡(濕疹)
  項痹病(頸型頸椎病)
  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
  項痹病(椎動脈型頸椎病)
  痹痛(項背肌筋膜炎)
  痹病(頸臂綜合征)
  漏肩風(肩周炎)
  腰痹(臀上皮神經損傷)
  腰痛(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痛(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綜合征)
  痹病(梨狀肌損傷綜合征)
  腰痛(緻密性?髂關節炎)
  足跟痛(跟痛症)
  第三節  兒科病
  頑痹(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抽搐(小兒抽動症)
  厭食症(小兒食慾不振)
  兒童消渴症(中樞性尿崩症)
  小兒癮疹(蕁麻疹)
  第四節  五官科病
  胞輪振跳(左眼瞼震顫)
  喉痹(咽炎)
  鼻鼽(變應性鼻炎)
下編  韋英才相關媒體報道及醫話雜談
  第一章  韋英才相關媒體報道
  2017年廣西「兩會」採訪
  連任四屆委員  情滿八桂杏林——訪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中醫藥大學
  壯醫藥學院副院長韋英才
  韋英才:神奇的經筋療法
  韋英才:讓壯醫經筋療法在「痛」「快」中傳承發揚
  弘揚中醫文化,服務百姓健康——廣西名中醫八桂行,韋英才名中醫
  八桂行團隊蒞臨羅城中醫醫院開展對口幫扶活動
  從鄉村來,回鄉村去——廣西名中醫韋英才團隊到羅城縣開展2022年
  第五次「名中醫八桂行」活動
  第二章  韋英才醫話雜談

  別被病毒牽著鼻子走——新冠肺炎反思之一
  不要讓「中西醫結合」的門檻耽誤疫情防控——新冠肺炎反思之二
  感於中西醫抗擊疫情「1+1>2」——新冠肺炎反思之三
  走出「免疫力」的誤區——新冠肺炎反思之四
  感於「疫情過後也別遺忘了中醫藥」——新冠肺炎反思之五
  論新冠肺炎持久戰——新冠肺炎反思之六
  從中醫辨證看新冠肺炎「特效藥」——新冠肺炎反思之七
  疫情過後話「養肺」——新冠肺炎反思之八
  基於壯醫毒論淺談「無癥狀感染」——新冠肺炎反思之九
  別讓利益驅動成為中國抗疫的「痛點」——新冠肺炎反思之十
  中醫藥: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有感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加大中醫藥在廣西鄉村振興的獨特作用
  關於加強我區葯食同源品種研究和健康產品開發的建議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條例(草案)》的幾點建議
  中醫雜談
  淺論「陰陽五行」之說與「清廉中醫」之道
  「學習強國」,指尖上的「充電站」
  中醫藥將進入新時「?」
  淺談康養與醫療的關係
  有感於家
附錄  韋英才詩文欣賞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