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生活世界論

  • 作者:鹿林|責編:林子
  • 出版社:河南人民
  • ISBN:9787215125537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6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該書是論述生活世界的哲學書。全面總結了生活世界這個哲學概念的淵源、演變的歷程,此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對其做了學科定位;闡釋了生活世界的本質、特徵、邏輯結構;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客觀地解讀了生活世界的歷史境遇與發展前景。

作者介紹
鹿林|責編:林子
    鹿林,男,1973年生,河南沈丘人,哲學博士,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現為河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河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科學發展與農民權利研究中心成員、河南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秘書長。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出版主編或參編著作數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目錄
導言
  第一節  胡塞爾生活世界理論的理論旨趣與內在困境
    一、胡塞爾生活世界理論提出的時代背景與理論旨趣
    二、胡塞爾生活世界理論的內在困境
  第二節  現代生活世界理論的演變
    一、走向生存、解釋和社會批判的生活世界理論
    二、亟待名副其實的生活世界理論
  第三節  當前國內生活世界理論研究的模式、問題與出路
    一、生活世界理論研究的邏輯進程問題
    二、生活世界理論創新發展的現實可能
    三、深化生活世界理論研究的意義
第一章  生活世界理論的重新定位
  第一節  生活世界理論的學科定位與理論旨趣
    一、生活世界理論的追問方式
    二、生活世界理論的獨立地位
    三、生活世界理論的理論旨趣
  第二節  科學認知與審美創造:生活世界理論的兩個根本維度
    一、「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
    二、自身生成:生活世界理論的認識對象
    三、審美創造:生活世界建構的實質
  第三節  生活辯證法與價值性概念:生活世界理論的闡釋形式
    一、生活辯證法與生活問題
    二、思想辯證法與思想表述
    三、價值性概念:生活世界理論的最佳闡釋媒介
第二章  生活世界的本質與特徵
  第一節  生活世界的本質
    一、人的生存基地
    二、人的自由審美創造的天地
    三、人創造生活的感性活動
  第二節  生活世界的時空特徵
    一、時間:衡量人的現實生活歷程的尺度
    二、空間:確認人的現實生活創造的尺度
  第三節  生活世界的基本特徵
    一、感性確定性:生活世界存在的本真狀態
    二、實踐生成性:生活世界的歷史誕生過程
    三、適度超越性:生活世界發展的辯證屬性
    四、價值主體性:生活世界創造的內在根據
第三章  生活世界的邏輯結構與構成要素
  第一節  生活世界的邏輯結構
    一、經驗生活世界
    二、理智生活世界
    三、關係生活世界
    四、心靈生活世界
  第二節  自然:生活世界的客觀基礎
    一、自在自然:生活世界的基礎與背景
    二、人化自然:人的生命源泉和無機身體
    三、感性地存在著的另一個人
  第三節  人:生活世界的主體
    一、人是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者
    二、人是社會的人

    三、人是現實的個人
  第四節  社會:人的現實存在形式
    一、家庭
    二、小區
    三、單位
    四、市民社會
    五、民族
    六、國家
    七、世界
第四章  生活世界的創造和建構
  第一節  生活世界創建的實質和目的
    一、生活世界創造與建構的實質
    二、生活世界創造與建構的目的
  第二節  客觀需要:生活世界創造的動力源泉
    一、生活需要:需要的實質
    二、生活需要的客觀性
    三、生活需要的全面性
  第三節  生產:生活世界創造的客觀活動
    一、物質生產
    二、人的生產
    三、精神生產
第五章  生活世界建構的宗旨、原則與機制
  第一節  和諧:生活世界建構的根本宗旨
    一、差異與多樣:和諧的前提
    二、合作與兼容:和諧的基礎
    三、共生與其贏:和諧的實質
  第二節  ,生活世界建構的基本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二、自由原則
    三、遠近親疏原則
    四、輕重緩急原則
    五、公正原則
  第三節  公共生活世界建構的主要機制
    一、民主
    二、公議
    三、契約
第六章  生活世界間的交往、碰撞與融合
  第一節  鄰域與異域:他者的生活世界
    一、鄰域與異域:兩個存在論事實
    二、相對他者與絕對他者:鄰域與異域生活世界的主體
  第二節  異域生活世界的基本特徵
    一、陌生性
    二、荒誕性
    三、神秘性
  第三節  生活世界間交往的基本模式
    一、衝突與戰爭
    二、對話與交流
    三、互惠與融合
第七章  生活世界辯證發展的自然階段
  第一節  生活世界的自然狀態

    一、自然狀態下的生活需要:基於本性的自然需要
    二、自然狀態下的生活方式:水平低下的自主活動
    。    三、自然狀態下的生活狀況:極端貧乏的自在自如
    四、自然狀態下的思維方式:原始混融的自然思維
  第二節  自然生活世界的本質
    一、血緣的生活世界
    二、地緣的生活世界
  第三節  生活世界自然狀態的歷史揚棄
    一、自然生活世界的美好傳統
    二、自然生活世界的歷史局限
第八章  生活世界辯證發展的異化階段
  第一節  生活世界的異化狀態
    一、異化狀態下的生活需要:滿足利己需要的手段
    二、異化狀態下的生活方式:被迫謀生的賣命活動
    三、異化狀態下的生活狀況:倍感壓抑的市儈生活
    四、異化狀態下的思維方式:盤算利益的理性工具
  第二節  異化生活世界的本質
    一、強權的生活世界
    二、物化的生活世界
  第三節  生活世界異化狀態的歷史揚棄
    一、世界歷史的真正生成
    二、異化生活世界的揚棄
第九章  生活世界辯證發展的自由階段
  第一節  生活世界的自由狀態
    一、自由狀態下的生活需要:提升生活境界的本性需要
    二、自由狀態下的生活方式:直接創造生活的自主活動
    三、自由狀態下的生活狀況:創造幸福生活的自我享受
    四、自由狀態下的思維方式:孕育審美創造的創新機制
  第二節  自由生活世界的本質
    一、自由的生活世界
    二、和諧的生活世界一
  第三節  自由生活世界的世界歷史性意義
    一、人的歷史的真正生成
    二、人的徹底解放與全面發展
第十章  生活世界的當代境遇
  第一節  人類生活世界的當代境遇與時代特徵
    一、世界遭遇百年未有大變局,國際政治博弈日趨激烈殘酷
    二、前現代、現代與后現代彼此交融,世界面貌呈現多樣性
    三、全球問題日趨嚴重,生活世界普遍異化
  第二節  當代人類生活世界的時代精神
    一、對當代生活世界歷史境遇的反思
    二、對現代化命運的理解和把握
    三、對新全球化悖論的抵制和克服
  第三節  當代人類生活世界的歷史重建
    一、生活世界歷史重建的宗旨與原則
    二、生活世界歷史重建的目標與迫切性
第十一章  中國生活世界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中國傳統生活世界的基本特徵
    一、中國傳統生活世界是一個自然主義世界
    二、中國傳統生活世界是一個日常的經驗世界

    三、中國傳統生活世界是一個天人合一的世界
    四、中國傳統生活世界是一個倫理道德世界
    五、中國傳統生活世界是一個天下一統的世界
  第二節  近代中國傳統生活世界的斷裂與延續
    一、中國傳統生活世界的近代斷裂
    二、近代中國傳統生活世界斷裂的根本原因
    三、中國傳統生活世界的歷史性延續
  第三節  中國當代生活世界的歷史現狀
    一、生活世界面貌巨變,生活樣態差異明顯
    二、公民意識逐漸覺醒,市民社會日漸形成
    三、宗法傳統勢力尚存,法治建設亟待加強
    四、思想文化多元發展,道德建設任務艱巨
    五、世界公民意識覺醒,逐浪世界歷史潮流
第十二章  中國生活世界的歷史重建
  第一節  中國生活世界歷史重建的任務、目標與理想
    一、中國生活世界的歷史重建
    二、現代化:中國生活世界重建的歷史任務
    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當代生活世界重建的最終目的
  第二節  世界和諧與天下太平:中國參與世界秩序重建的價值取廬
    一、中國人世界觀的重塑
    二、世界和諧
    三、天下太平
  第三節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參與世界秩序重建的現實行司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價值訴求與現實意義
    二、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行動與世界影響
主要參考資料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