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方法(精)

  • 作者:張均|責編:陳軍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9787309175554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15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據作者在中山大學所開設「中國當代文學前沿研究方法」課程(本碩貫通課程)講稿寫成,國內尚無同類著作。全書分為10講,依次介紹、評價10種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方法,包括反映論模式、「重寫文學史」思潮、「再解讀」、文學制度研究、社會史視野、史料派等。對每種研究方法的學術脈絡予以梳理、論其得失,並結合當前學術環境討論其借鑒價值。
    本書既是有關當代文學研究方法的概論,又可為有志於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者提供必要的路徑指引。

作者介紹
張均|責編:陳軍
    張均,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出版《中國當代文學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中國當代文學報刊研究(1949—1976)》(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等著作,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60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課題,曾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2017年),兼任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副會長,獲「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獎項。

目錄
前言
第一講  反映論模式
  一、何為「反映論」模式
  二、反映論的源與流
    (一)歐洲「摹仿說」傳統
    (二)馬克思主義「反映論」
    (三)反映論與中國「短二十世紀」
  三、反映論與「新的人民的文藝」
    (一)《講話》與「新中國的文藝方向」
    (二)反映論模式:新的對象與主題
    (三)反映論模式:典型人物
    (四)反映論與社會主義實踐
  四、遭遇「八十年代」
    (一)從反映論到「庸俗社會學」
    (二)來自表現論的對抗
    (三)來自主體論的「撥亂反正」
  五、今天如何面對反映論模式
    (一)「沉澱」為基本研究記憶的反映論
    (二)拓展:從「反映論」到「反應論」
第二講  「重寫文學史」思潮
  一、「重寫」的學術淵源
  二、「換劇本」與範式轉換
    (一)所謂「換劇本」問題
    (二)範式轉換:從革命到現代化
    (三)「純文學」的興起
  三、學界之於「重寫」的反思
    (一)「去政治化」的政治
    (二)拒絕「看見」左翼-社會主義傳統
  四、今天如何「重寫」
    (一)重估「重寫」之價值
    (二)看見更多的「人」
第三講  「新方法論熱」
  一、何謂「新方法論熱」
    (一)作為西方文論熱的「新方法論熱」
    (二)「影響的焦慮」
  二、敘事學
    (一)敘事學的脈絡
    (二)敘事學的主要概念
    (三)中國敘事學
  三、后殖民理論
    (一)后殖民理論脈絡
    (二)薩義德與斯皮瓦克
    (三)后殖民理論的洞見與危機
    (四)中國的后殖民批評
  四、文化研究
    (一)文化研究的脈絡
    (二)文化研究方法要旨:聚焦權力關係
    (三)文化研究在中國
  五、告別「洋八股」
第四講  「再解讀」思潮

  一、「再解讀」的緣起與影響
    (一)何為「再解讀」
    (二)緣起:「重寫」之重寫
    (三)旋風般的衝擊
  二、「再解讀」的理論創見
    (一)「反現代的現代性」
    (二)「人在歷史中成長」
    (三)民間倫理秩序
  三、「再解讀」的方法路徑
    (一)從「新批評」到文化研究
    (二)編碼/解碼:意識形態機制分析
  四、「再解讀」的偏缺及克服
    (一)「超歷史」的立場
    (二)理論與文本的距離
    (三)重建「文本周邊」
第五講  文學制度研究
  一、制度研究的緣起
    (一)洪子誠的「問題與方法」
    (二)文學制度研究的興起
  二、制度研究的疆域與拓展
    (一)文學組織制度研究
    (二)文學出版制度
    (三)文學批評與文學接受制度研究
  三、文學制度研究的難題
    (一)讓材料自己說話
    (二)節制新啟蒙主義的熱情
第六講  「重返八十年代」
  一、「重返八十年代」的緣起
    (一)程光煒的「人大課堂」
    (二)「歷史化」研究方法的興起
  二、「重返」的方法意義
    (一)「看古物的眼光」
    (二)政治經濟學還原方法
    (三)雙重「歷史分析」框架
  三、「重返」的理論貢獻
    (一)對「新啟蒙」的問題化
    (二)對「斷裂論」的清理
    (三)「純文學」觀念的問題化
  四、「重返」的問題及其克服
第七講  史料派
  一、成為「問題」的史料派
  二、「以史料為本」
    (一)基礎性史料之發掘
    (二)對當代文學史料的系統性整理
    (三)史料考訂型研究
  三、「以問題為本」
    (一)「有實無虛,便是死蛇」
    (二)「內」「外」互動
第八講  「社會史視野」
  一、「實踐」作為方法

    (一)50—70年代文學研究的「戰略轉移」
    (二)「實踐」的方法意義
  二、歷史·義理·人心
    (一)歷史在地化
    (二)新的「義理」的構造
    (三)「人心」的安頓
  三、「社會史視野」的局限與可能
第九講  北美批評
  一、海外漢學與北美批評
  二、北美批評的方法
    (一)道德審美
    (二)「純文學」與學院派
  三、北美批評的「識斷」
    (一)打撈文學史「失蹤者」
    (二)被壓抑的現代性
  四、北美批評的待解問題
    (一)明暗之間:意識形態形塑
    (二)毫釐之間:抽樣方法的睿智與風險
第十講  我所期待的文學批評
  一、「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
  二、尊靈魂的寫作
    (一)如何獲得「角色的眼光」
    (二)「無我」與「有我」
  三、「有學術的思想」
    (一)一定程度的「不合時宜」
    (二)時代思想的負荷
    (三)相對完整的學術根基
附錄  本事批評
  一、古典本事批評的特點與缺陷
  二、本事類型及其改寫
  三、本事改寫之故事策略分析
  四、本事改寫之敘述機制分析
結論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