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時評中國(1-4共4冊)

  • 作者:曹林|責編:魏冬峰//陳佳榮//張麗娉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ZTRC
  • 出版日期:2024/09/06
  • 裝幀:平裝
  • 頁數:1940
人民幣:RMB 297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時評中國》系列聚焦當下時政、社會、民生、文化等熱點事件,致力於在自媒體時代,營造客觀、冷靜的評論氛圍,傳遞理性思考的積極能量,提高大眾的評論修養。

作者介紹
曹林|責編:魏冬峰//陳佳榮//張麗娉
    曹林,《中國青年報》編委、社評部主任、首席評論員,江蘇揚州人;多次獲「中國新聞獎」,著有《時評寫作斗講》《拒絕偽正義》《不與流行為伍》。任多家報紙和電視台特約評論員。近年一直致力於新聞評論教學,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講授新聞評論課程,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業界導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兼職教授。此外,在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數十所大學做過演講,並給多個部委和地方政府做過榮介素養和輿論引導的培訓,課程很受學員歡迎。

目錄
《時評中國:用理性反抗壞邏輯》
  代序  曹林贊/馬立誠
  自序  我不喜歡得罪人,但對不起,我是評論員
  第一輯  中國政治觀察
    不要傳遞「越左越安全」的錯覺
    批評政府和抹黑中國不是一回事
    人民有了期待,國家就有未來
    歡樂的「常委」新聞讓政治更可親
    限定「西方價值觀」,避免不必要紛爭
    警惕那些明褒實貶的「高級黑」
    中國應該如何深層「去周永康化」
    用法治語言替代「階級鬥爭語言」
    不要輕言戰爭
    中國無「鷹派」,只有咬自家人的鳥派
    新聞發言人制度在中國失敗了嗎?
    輿論硝煙中黨報黨刊的反逆襲
    日本人憑什麼對中國沒有好感
    接辦亞運會這事兒中國別充老大
    揮之不去的北戴河想象
    在告別老人中告別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學習粉絲團」走紅后的民意期待
    向世界開放學習,展中國成熟自信
  第二輯  縱論媒體變局
    雪夜妄評中國各大新聞系畢業生氣質
    中國傳媒大學學生真的浮躁不讀書嗎?感謝那些理性爭鳴
    大學生怎麼提一個高逼格的真問題
    傳統媒體別愚蠢地跟風「黑」老人和大媽了
    有一種讓你淚流滿面的報道叫「中青體」
    媒體精英仍多在體制內,但在加速度流失
    大學生的文風為何缺乏陽剛之氣
    手機附體的時代為什麼仍有必要訂一份報紙
    連環奇葩錯誤見證媒體的失敗者情緒
    「新聞學界業界」是個什麼鬼?
    學新聞的第一份工作千萬別選新媒體
    沒在傳統媒體待過真不能叫做過新聞
    「災難文藝腔」越來越被大眾排斥
    天津依舊是一座沒有新聞的城市
    「沒有新聞」的媒介溫床讓天津受害
    澎湃新聞帶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中紀委負責「打虎」,媒體負責「鞭屍」
    媒體應怎樣報道大學課堂問題
    「黨報風向標」在中國已漸漸弱化
    抵制媒體兜售的商業民族主義
    讓「《人民日報》評論員」走下神壇
    災難報道為什麼不會說人話
    寫錯領導名字的政治後果
    罵媒體最安全,媒體倫理便成焦點
  第三輯  改革走向何方
    動輒「中國很複雜」是不講邏輯的表現
    「死也要死在體制內」是一種病

    「伍皓情緒」暴露自我改革的局限
    權力與民粹的合流是改革的大敵
    改革時代尋找失蹤的個性官員
    在解放思想中釋放被壓抑的改革動力
    「無解的迷惘」需每個人成為改革者
    以積極的行動消除「無力的焦慮」
    「無受益感的怨憤」警醒分配不公
    官員其實是這個社會最大的沉默人群
    為何越不發達的地方官本位越濃
    當政府替代上帝,所有天災都會歸咎政府
    重建公信力的關鍵在於政府「去私化」
    政府最容易聽的意見就是加稅收費
    交通擁堵費是讓政府從自身錯誤中受益
    一個北京人為什麼反對廉價地鐵
    延遲退休可能是對一代人的違約
    不學會慢就永遠走不出垃圾處理困境
    別用「錢少為何不辭職」去嗆公務員
    「單雙號限行能治堵減污」純粹是廢話
    體制內外真有一堵無形的銅牆嗎?
    應該允許新聞發言人說錯話
  第四輯  從社會公器到商業機器
    別用莫須有罪名燒烤趙本山
    別在被放大的網路輿情中誤讀中國
    剋制「死咬一句話群毆」的大眾狂歡
    「扶人反遭訛詐」新聞的挑逗與誘惑
    做一個讓人安靜的平靜講理者
    狂躁輕浮的新媒體時代,做一個冷媒體
    拿官員表情做新聞很容易擺烏龍
    兩會報道:喧嘩和騷動背後的空洞
    討論「站票半價」不是比拼道德優越感
    防範和剋制我們的「災難情緒」
    我們還沒有養成敬畏專業的習慣
    用人性溫暖突破新聞盲區
    評論永遠不能走在新聞的前面
    我為什麼替東莞市委書記辯護
    「罐頭思維」下的過度評論是一種病
    「以公開報道研究性侵現象」非常不靠譜
    多少人成了郭美美的免費炒作工具
    「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一種得治的病
    娛樂沒底線,獨家新聞成獨家恥辱
    把「驚天大逆轉」掛在嘴上的多是騙子
    滋長歪理邪說和道德綁架的網路溫床
    搶發閻老去世擺烏龍,有些媒體就是不長記性
    奇聞已成假新聞最大寄生地,別再當「奇聞白痴」了
    「知道越少卻判斷越多」的時評癌,惡評論也是一把刀
    如何看待「謠言是遙遙領先的預言」
    不愛事實愛「腦補」是一種病
    「貪官受賄數額」已成假新聞最重災區
    事實不清時耐心等事實是最好的姿態
    數數看你被多少條「反轉新聞」打過臉

  第五輯  文化批判
    讓公共話題處於「可討論狀態」
    公共論爭中的「棍棒文風」當休矣
    談論韓寒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喜歡「搶」
    「他肯定得罪誰了」背後的鬥爭思維
    「已經很不錯了」中的底線失守
    「生活作風問題」的污名效應
    從《人民日報》的邏輯硬傷談談邏輯
    從醫生、記者到「公知」——傳統精英職業在中國的「下流化」
    罵孩子和批教育是一件很容易上癮的事
    論證上的偷懶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病
    比標籤固化更可怕的是權威流失
    不能失去對歷史和英雄的溫情敬意
    動輒訴諸死刑類似「你怎麼還不去死」
    「看評論我就放心了」的自閉溫暖
    一群人跟著一個精神病人在狂
    歡拒絕與粗鄙化同流合污
    互聯網上,沒有哪種感動能超過一天
    性是激發圍觀最好的興奮劑
    微博微信哄抬著「開撕」的情緒
    以屠呦呦貶低黃曉明是腦子進了多少水
    瞧瞧屠呦呦獲獎把某些人燒成什麼樣子了
    你們無聊到需要從炮轟腦殘言論中找快感
    「路怒」與「網怒」疊加放大的社會戾氣
    有一種謠言叫「正能量謠言」
    在「學霸」身上重新發現久違的學生氣
    為什麼看到「朋友圈拉票」就拉黑
  第六輯  反腐敗是場戰爭
    你相不相信馬雲從來沒有行過賄
    你未必是人好,你只是沒機會放蕩
    反腐大快人心后更需征服人心
    「2013年度人物」我選「中紀委」
    為何看不到民主黨派官員腐敗落馬
    「反腐規律」的失效見證鐵律的回歸
    道聽途說的「周永康女人們」
    還遠遠沒到「官不聊生」的程度
    「貪官高度緊張」背後是心理較量
    官員的紀委恐懼症
    「公務員拋盤」純屬一廂情願的臆想
    公務員不會發生辭職潮
    不要把公務員當成一個集合概念
    抵制住那些干擾從嚴治官的雜音
    官員經不起網路監督是個大問題
    別再被公眾嘲笑「生活不能自理」
    慎說「腐敗只是個別」是倒逼出的清醒
    一反腐就消極怠工是慣出來的毛病
    做官其實真的越來越容易了
    還沒走出對「打虎」數量和速度的迷戀
    不要將中紀委的嚴厲扭曲為荒誕臉譜

    別總想從中紀委「打虎」里總結啥規律
    落馬貪官為何成最弱的弱勢群體
《時評中國2:用靜能量對抗狂熱》
《時評中國3:用溫和的堅定抗拒冷漠》
《時評中國4:用知識和思想馴服不確定》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