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四書學的思想世界--宋學的經典轉型與思想重建

  • 作者:朱漢民|責編:孫萍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38123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02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宋學的經典轉型為視角,探討唐宋社會變革引發的中國思想史發展,重點關注宋儒對中國思想傳統的重建和整合。分為之上、中、下三篇,上篇追溯「四書」的早期學術形態,即作為儒家諸子、六經傳記的思想特點;中篇通過唐宋之際的社會變革和思想變革,考察宋儒如何將「四書」原有的核心思想做出新的思想詮釋,重建了兩宋以後的中國思想傳統;下篇研究宋代儒家士大夫如何推動宋學化四書學的思想整合,使其成為士大夫、帝王、民眾的思想共識。

作者介紹
朱漢民|責編:孫萍
    朱漢民,湖南汨羅屈子書院院長,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湖南大學岳麓學者傑出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擔任岳麓書院院長20多年,推動了岳麓書院的現代復興。兼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顧問、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承擔國家重大學術文化工程項目「(新編)中國通史·中國思想史」「清史·湘軍史料叢刊」主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湖湘文化通書」「宋學源流」及其他國家級項目十多項,著有《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儒學的多維視閾》等著作20多種,發表論文300多篇。獲評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首屆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建國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獲徐特立教育獎等。

目錄
導論  「四書」的學術轉型與思想重建
上篇  早期儒學與「四書」探源
  第一章  早期儒學的學術形態
    第一節  作為六經之學的儒學
      一  儒家、六經與三代文明
      二  諸子學派與經典誕生
      三  儒學與「六經」的相互生成
    第二節  作為「四書」之學的儒學
      一  「四書」原始形態:「六經」以外立說的子學
      二  「四書」的思想主體:士
      三  「四書」的核心價值:道
    第三節  作為傳記之學的儒學
      一  儒家的歷史意識和現實關懷
      二  傳記之學:整合六藝與諸子
      三  子學轉化為傳記
      四  傳記轉化為經典
  第二章  士人政治態度與「四書」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  先秦士人的政治態度與諸子思想
      一  先秦士人的政治態度和人生選擇
      二  依附王權的法家
      三  疏離王權的道家
      四  與王權合作的儒家
    第二節  「四書」與政道
      一  儒家諸子與士君子
      二  「四書」的仁政理念
      三  「四書」的民本思想
      四  「四書」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
    第三節  儒家諸子與治術
      一  儒家諸子的雙重身份:士人與大夫
      二  不同身份認同的孟荀之爭
      三  儒家諸子學及其衍化
  第三章  儒家經學與兩漢政治
      第一節  天人三策:儒生與帝王的共識與盟約
      一  儒家士大夫與漢朝君主尋求合作
      二  「天人三策」的政治協商
      三  「天人三策」的歷史意義
    第二節  董仲舒《春秋》大義與西漢政治
      一  儒家士大夫及其漢代經學
      二  《春秋》大義與伸君之法
      三  《春秋》大義與屈君之法
    第三節  《白虎通義》:政典和經典的結合
      一  《白虎通義》:政典與經典的結合
      二  作為帝國政典的《白虎通義》
      三  作為儒家經典的《白虎通義》
    第四節  兩漢奠定的治理結構:儒法互補
……
中篇  四書學成形與儒家思想傳統的重建
下篇  四書學思想的社會整合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