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醫學(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第10版全國高等學校教材)

  • 作者:編者:徐巍//范恆|責編:崔曼曼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65901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7
人民幣:RMB 8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醫學》作為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幹細胞」教材第一批入選課程,歷經九輪修訂,此次編寫在繼承前九版的基礎上吸納廣大教師和學生在教材使用過程中的反饋意見,並補充新時代中醫藥學發展的新知識、新實踐、新成果。教材主體框架仍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是中醫基礎理論,主要展示中醫學的源流和特色;中篇是方葯與針灸,注重歷史成就和創新發展成果的呈現;下篇是臨床部分,增添不同學科優勢病種的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作用,注重與時代知識背景相適應的病種分類的規範化和學生學習的系統化銜接。在教材編寫過程中,編寫組力求原汁原味地介紹傳統中醫藥學的理論,並將中醫藥學隨時代進步發展展現的歷史成就融入各個篇章之中。

作者介紹
編者:徐巍//范恆|責編:崔曼曼

目錄
上篇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中醫學的歷史沿革
      一、中醫學的起源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一、元氣論
      二、陰陽學說
      三、五行學說
    第三節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恆動觀念
      三、辨證論治
    第四節  中醫學與其他醫學的交流
    第五節  中醫學發展現狀與展望
      一、中醫學的發展現狀
      二、中醫學的展望
  第二章  藏象學說
    第一節  概述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學說的主要內容
      三、藏象學說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  臟腑
      一、五臟
      二、六腑
      三、奇恆之腑
      四、臟腑之間的相互關係
    第三節  精、氣、血、津液、神
      一、精
      二、氣
      三、血
      四、津液
      五、神
      六、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相互關係
    第四節  體質
      一、體質的基本概念與分類
      二、體質的生理學基礎與形成因素
      三、體質學說的應用
  第三章  病因病機
    第一節  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內傷致病因素
      三、病理產物性致病因素
      四、其他致病因素
    第二節  病機
      一、邪正盛衰
      二、陰陽失調
      三、精、氣、血、津液的失常
      四、其他病機
  第四章  四診

    第一節  望診
      一、全身望診
      二、局部望診
      三、望排出物
      四、望小兒指紋
      五、望舌
    第二節  聞診
      一、聽聲音
      二、嗅氣味
    第三節  問診
      一、問寒熱
      二、問汗
      三、問疼痛
      四、問飲食口味
      五、問睡眠
      六、問二便
      七、問小兒及婦女
    第四節  切診
      一、脈診
      二、按診
  第五章  辨證
    第一節  八綱辨證
      一、表裡辨證
      二、寒熱辨證
      三、虛實辨證
      四、陰陽辨證
      五、八綱之間的相互關係
    第二節  臟腑辨證
      一、心與小腸病辨證
      二、肺與大腸病辨證
      三、脾與胃病辨證
      四、肝與膽病辨證
      五、腎與膀胱病辨證
      六、臟腑兼病辨證
    第三節  六經辨證
      一、太陽病證
      二、陽明病證
      三、少陽病證
      四、太陰病證
      五、少陰病證
      六、厥陰病證
    第四節  衛氣營血辨證
      一、衛分證
      二、氣分證
      三、營分證
      四、血分證
    第五節  三焦辨證
      一、上焦病證
      二、中焦病證
      三、下焦病證

      四、三焦病證的傳變
  第六章  防治原則與治法
    第一節  防治原則
      一、養生與預防
      二、治病求本
      三、調整陰陽
      四、扶正與祛邪
      五、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
      六、三因制宜
    第二節  治法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法
      五、溫法
      六、清法
      七、補法
      八、消法
      九、其他治法
    第三節  中醫常用的外治法
      一、熱熨法
      二、貼敷療法
      三、吹葯法
      四、熏洗法
      五、膏摩療法
      六、導引術
中篇
  第七章  中藥
    第一節  中藥概述
      一、中藥的產地、採集與貯藏
      二、中藥的炮製
      三、中藥的性能
      四、中藥的用法
    第二節  中藥的分類及常用中藥
      一、解表葯
      二、清熱葯
      三、瀉下藥
      四、祛風濕葯
      五、化濕葯
      六、利水滲濕葯
      七、溫里葯
      八、理氣葯
      九、消食葯
      十、驅蟲葯
      十一、止血藥
      十二、活血化瘀葯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葯
      十四、安神葯
      十五、平肝息風葯
      十六、開竅葯

      十七、補虛葯
      十八、收澀葯
      十九、涌吐葯
      二十、攻毒殺蟲止癢葯
      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葯
  第八章  方劑
    第一節  方劑的基礎知識
      一、方劑與治法
      二、方劑的組成及其變化
      三、方劑的劑型
      四、古今用藥度量衡考證
    第二節  方劑的分類及常用方劑
      一、解表劑
      二、瀉下劑
      三、和解劑
      四、清熱劑
      五、祛暑劑
      六、溫里劑
      七、補益劑
      八、固澀劑
      九、安神劑
      十、開竅劑
      十一、理氣劑
      十二、理血劑
      十三、治風劑
      十四、治燥劑
      十五、祛濕劑
      十六、祛痰劑
      十七、消食劑
      十八、驅蟲劑
      十九、涌吐劑
      二十、外用劑
  第九章  針灸學基礎
    第一節  經絡
      一、經絡學概念
      二、經絡的組成
      三、經絡的走向、分佈
      四、經脈的循行
      五、經絡的作用
    第二節  腧穴
      一、腧穴的基礎概念
      二、腧穴的分類
      三、腧穴的主治規律
      四、特定穴的意義
      五、腧穴的定位法
      六、常用腧穴
    第三節  針灸法
      一、針法
      二、灸法
    第四節  針灸治療

      一、概述
      二、針灸治療原則
      三、針灸選穴與配穴
      四、針灸異常情況及處理
    第五節  其他療法
      一、耳針療法
      二、推拿療法
      三、拔罐療法
下篇
  第十章  內科常見病證
    第一節  感冒
    第二節  咳嗽
    第三節  喘證
    第四節  心悸
    第五節  胸痹
    第六節  不寐
    第七節  痴呆
    第八節  胃痛
    第九節  泄瀉
    第十節  便秘
    第十一節  脅痛
    第十二節  黃疸
    第十三節  中風
    第十四節  眩暈
    第十五節  頭痛
    第十六節  水腫
    第十七節  淋證
    第十八節  遺精
    第十九節  郁證
    第二十節  血證
    第二十一節  消渴
    第二十二節  汗證
    第二十三節  肥胖
    第二十四節  內傷發熱
    第二十五節  痹證
    第二十六節  腰痛
    第二十七節  痿證
  第十一章  外科常見病證
    第一節  癮疹
    第二節  癰
    第三節  濕瘡
    第四節  痔病
    第五節  肛漏
    第六節  肛癰
  第十二章  婦科常見病證
    第一節  月經不調
      一、月經先期
      二、月經後期
      三、月經先後無定期
    第二節  閉經

    第三節  痛經
    第四節  崩漏
    第五節  經斷前後諸證
    第六節  帶下病
      一、帶下過多
      二、帶下過少
    第七節  不孕症
    第八節  缺乳
  第十三章  兒科常見病證
    第一節  小兒性早熟
    第二節  小兒遺尿
    第三節  小兒抽動症
  第十四章  骨傷科常見病證
    第一節  骨質疏鬆症
    第二節  頸椎病
    第三節  膝骨關節炎
  第十五章  五官科常見病證
    第一節  鼻鼽
    第二節  白澀症
    第三節  聚星障
  第十六章  腫瘤
    第一節  中醫腫瘤學發展歷程
      一、中醫認識腫瘤的逐步深入
      二、中醫辨治腫瘤的方法不斷發展
    第二節  腫瘤的病因病機
    第三節  腫瘤的辨證論治及治則治法
      一、腫瘤辨證論治要點
      二、腫瘤的治則治法
    第四節  治療腫瘤的常用中草藥、調護及治法的研究
      一、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藥
      二、飲食治療
      三、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特殊癥狀和併發症
      四、中藥治療腫瘤多種給葯途徑研究
      五、防治腫瘤惡變、複發、轉移、耐葯的研究
附錄  方劑彙編
推薦閱讀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