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系統解剖學(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第10版全國高等學校教材)

  • 作者:編者:崔慧先//劉學政|責編:李夢甜//王暄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65918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17
人民幣:RMB 10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第9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將整體架構改為「九章九系統」,分為緒論、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脈管系統、感覺器、神經系統進行編寫。同時根據知識的邏輯關係和認知規律,結合各學校授課實際進一步優化教材的知識結構,注重知識的邏輯關係,調整部分內容的前後順序,如將內分泌系統設為第六章、中樞神經系統置於周圍神經系統之前等。擬進一步挖掘解剖學蘊含的人文思政元素,將專業思政、課程思政、醫學人文元素以及以人為本和健康為中心的理念自然地融入教材內容中。

作者介紹
編者:崔慧先//劉學政|責編:李夢甜//王暄

目錄
緒論
  一、人體解剖學的定義和地位
  二、人體解剖學的分科
  三、人體解剖學發展簡史
  四、人體的組成與器官系統
  五、解剖學姿勢、方位術語與人體的軸和面
  (一)解剖學姿勢
  (二)方位術語
  (三)軸和面
  六、人體器官的變異與畸形
  七、學習人體解剖學的方法
第一章  運動系統
  第一節  骨
    一、概述
    (一)骨的分類
    (二)骨的表面形態
    (三)骨的構造
    (四)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
    (五)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
    (六)骨的發育和生長及維持和重建
    二、軀幹骨
    (一)椎骨
    (二)胸骨
    (三)肋
    三、顱骨
    (一)腦顱骨
    (二)面顱骨
    (三)顱的整體觀
    (四)新生兒顱的特徵及生后變化
    四、附肢骨
    (一)上肢骨
    (二)下肢骨
    五、體表的骨性標誌
    (一)頭頸部
    (二)軀幹部
    (三)上肢
    (四)下肢
  第二節  骨連結
    一、概述
    (一)直接連結
    (二)間接連結
    二、軀幹骨的連結
    (一)椎骨間的連結
    (二)脊柱的整體觀及其運動
    (三)肋的連結
    (四)胸廓
    三、顱骨的連結
    (一)顱骨的纖維連結和軟骨連結
    (二)顱骨的滑膜關節
    四、附肢骨的連結

    (一)上肢骨的連結
    (二)下肢骨的連結
  第三節  骨骼肌
    一、概述
    (一)骨骼肌的構造和形態
    (二)骨骼肌的起止、配布和功能
    (三)骨骼肌的命名
    (四)骨骼肌的輔助裝置
    二、頭肌
    (一)面肌
    (二)咀嚼肌
    三、頸肌
    (一)頸淺肌與頸外側肌
    (二)頸前肌
    (三)頸深肌
    四、軀幹肌
    (一)背肌
    (二)胸肌
    (三)膈肌
    (四)腹肌
    五、上肢肌
    (一)上肢帶肌
    (二)臂肌
    (三)前臂肌
    (四)手肌
    六、下肢肌
    (一)髖肌
    (二)大腿肌
    (三)小腿肌
    (四)足肌
    七、體表的肌性標誌
    (一)頭頸部
    (二)軀幹部
    (三)上肢
    (四)下肢
    內臟學總論
    一、內髒的概念
    (一)中空性器官
    (二)實質性器官
    二、胸部標誌線和腹部分區
    (一)胸部標誌線
    (二)腹部分區
第二章  消化系統
  第一節  消化管
    一、口腔
    (一)口唇
    (二)頰
    (三)齶
    (四)牙
    (五)舌

    (六)唾液腺
    二、咽
    (一)咽的位置和形態
    (二)咽的分部
    (三)咽壁肌
    三、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二)食管的狹窄
    四、胃
    (一)胃的形態和分部
    (二)胃的位置和毗鄰
    (三)胃壁
    五、小腸
    (一)十二指腸
    (二)空腸和迴腸
    六、大腸
    (一)盲腸
    (二)闌尾
    (三)結腸
    (四)直腸
    (五)肛管
  第二節  消化腺
    一、肝
    (一)肝的形態
    (二)肝的位置和毗鄰
    (三)肝的分葉和分段
    二、肝外膽道系統
    (一)膽囊
    (二)肝管和肝總管
    (三)膽總管
    三、胰
    (一)胰的位置和毗鄰
    (二)胰的分部
  第三章  呼吸系統
  第一節  呼吸道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三)鼻旁竇
    二、咽
    三、喉
    (一)喉軟骨
    (二)喉的連結
    (三)喉肌
    (四)喉腔
    四、氣管和支氣管
    (一)氣管
    (二)支氣管
  第二節  肺
    一、肺的位置和形態

    二、胎兒和嬰幼兒肺的特點
    三、支氣管樹
    四、支氣管肺段
    五、支氣管和肺段的血液供應
  第三節  胸膜
    一、胸膜的分部
    (一)壁胸膜
    (二)臟胸膜
    二、胸膜腔
    (一)肋膈隱窩
    (二)肋縱隔隱窩
    (三)膈縱隔隱窩
    三、胸膜和肺的體表投影
    (一)胸膜的體表投影
    (二)肺的體表投影
  第四節  縱隔
    一、上縱隔
    二、下縱隔
    (一)前縱隔
    (二)中縱隔
    (三)后縱隔
第四章  泌尿系統
  第一節  腎
    一、腎的形態
    二、腎的位置和毗鄰
    三、腎的結構
    四、腎的被膜
    (一)纖維囊
    (二)脂肪囊
    (三)腎筋膜
    五、腎段動脈和腎段
  第二節  輸尿管
    一、輸尿管的位置和分部
    二、輸尿管的狹窄
  第三節  膀胱
    一、膀胱的形態和分部
    二、膀胱的內面結構
    三、膀胱的位置和毗鄰
  第四節  尿道
第五章  生殖系統
  第一節  男性生殖系統
    一、男性內生殖器
    (一)睾丸
    (二)附睾
    (三)輸精管和射精管
    (四)精囊
    (五)前列腺
    (六)尿道球腺
    二、男性外生殖器
    (一)陰囊

    (二)陰莖
    三、男性尿道
    (一)前列腺部
    (二)膜部
    (三)海綿體部
  第二節  女性生殖系統
    一、女性內生殖器
    (一)卵巢
    (二)輸卵管
    (三)子宮
    (四)陰道
    (五)前庭大腺
    二、女性外生殖器
    (一)陰阜
    (二)大陰唇
    (三)小陰唇
    (四)陰道前庭
    (五)陰蒂
    (六)前庭球
    三、女性乳房
    會陰
    一、會陰的定義和分區
    二、會陰的重要結構
    (一)肛門三角的肌
    (二)尿生殖三角的肌
    (三)會陰的筋膜
    腹膜
    一、概述
    二、腹膜與腹、盆腔臟器的關係
    (一)腹膜內位器官
    (二)腹膜間位器官
    (三)腹膜外位器官
    三、腹膜形成的結構
    (一)網膜
    (二)系膜
    (三)韌帶
    (四)皺襞、隱窩和陷凹
    四、腹膜腔的分區與間隙
    (一)結腸上區
    (二)結腸下區
  第六章  內分泌系統
    一、垂體
    二、松果體
    三、甲狀腺
    四、甲狀旁腺
    五、腎上腺
    六、胸腺
    七、生殖腺
    八、胰島
第七章  脈管系統

  第一節  心血管系統
    一、概述
    (一)心血管系統的組成
    (二)血管的吻合及功能意義
    二、心
    (一)心的位置、外形和毗鄰
    (二)心腔
    (三)心的構造
    (四)心傳導系
    (五)心的血管
    (六)心的神經
    (七)心包
    (八)心的體表投影
    三、動脈
    (一)肺循環的動脈
    (二)體循環的動脈
    (三)全身動脈分佈
    四、靜脈
    (一)肺循環的靜脈
    (二)體循環的靜脈
    (三)全身靜脈迴流概況
  第二節  淋巴系統
    一、概述
    (一)淋巴管道
    (二)淋巴組織
    (三)淋巴器官
    二、淋巴結的位置和淋巴引流範圍
    (一)頭頸部淋巴管和淋巴結
    (二)上肢淋巴管和淋巴結
    (三)胸部淋巴管和淋巴結
    (四)下肢淋巴管和淋巴結
    (五)盆部淋巴管和淋巴結
    (六)腹部淋巴管和淋巴結
    三、部分器官的淋巴引流
    (一)肺的淋巴引流
    (二)食管的淋巴引流
    (三)胃的淋巴引流
    (四)肝的淋巴引流
    (五)直腸的淋巴引流
    (六)子宮的淋巴引流
    (七)乳房的淋巴引流
第八章  感覺器
  第一節  視器
    一、眼球
    (一)眼球壁
    (二)眼球的內容物
    二、眼副器
    (一)眼瞼
    (二)結膜
    (三)淚器

    (四)眼球外肌
    (五)眶脂體與眶筋膜
    三、眼的血管
    (一)眼的動脈
    (二)眼的靜脈
  第二節  前庭蝸器
    一、外耳
    (一)耳郭
    (二)外耳道
    (三)鼓膜
    二、中耳
    (一)鼓室
    (二)咽鼓管
    (三)乳突竇和乳突小房
    三、內耳
    (一)骨迷路
    (二)膜迷路
    (三)內耳道
    (四)內耳的血管、淋巴和神經
  第三節  其他感覺器
    一、嗅器
    二、味器
    三、皮膚
第九章  神經系統
  第一節  總論
    一、神經系統的分部
    二、神經系統的組成
    (一)神經元
    (二)神經膠質細胞
    三、神經系統的常用術語
    四、神經系統的活動方式
  第二節  中樞神經系統
    一、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形態
    (二)脊髓的內部結構
    (三)脊髓的功能
    (四)脊髓常見損傷的一些表現
    二、腦
    (一)腦幹
    (二)小腦
    (三)間腦
    (四)端腦
    三、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腦脊液循環和腦屏障
    (一)脊髓和腦的被膜
    (二)腦和脊髓的血管
    (三)腦脊液及其循環
    (四)腦屏障
  第三節  周圍神經系統
    一、脊神經
    (一)概述

    (二)頸叢
    (三)臂叢
    (四)胸神經前支
    (五)腰叢
    (六)?叢
    (七)皮神經分佈的節段性和重疊性特點
    二、腦神經
    (一)嗅神經
    (二)視神經
    (三)動眼神經
    (四)滑車神經
    (五)三叉神經
    (六)展神經
    (七)面神經
    (八)前庭蝸神經
    (九)舌咽神經
    (十)迷走神經
    (十一)副神經
    (十二)舌下神經
    三、內臟神經
    (一)內臟運動神經
    (二)內臟感覺神經
    (三)牽涉性痛
    (四)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經支配
  第四節  神經系統的傳導通路
    一、感覺傳導通路
    (一)本體感覺傳導通路
    (二)痛溫覺、粗略觸覺和壓覺傳導通路
    (三)視覺傳導通路和瞳孔對光反射通路
    (四)聽覺傳導通路
    (五)平衡覺傳導通路
    (六)內臟感覺傳導通路
    二、運動傳導通路
    (一)錐體系
    (二)錐體外系
推薦閱讀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數字特色: AR 模型】
AR 模型1 全身骨骼
AR 模型2 顱骨
AR 模型3 胸廓
AR 模型4 頭肌
AR 模型5 肝
AR 模型6 肺
AR 模型7 腎的構造
AR 模型8 女性內生殖器
AR 模型9 甲狀腺及其周圍結構
AR 模型10 心臟
AR 模型11 眼球及眼外肌
AR 模型12 腦

【數字特色:三維模型】
三維模型 軀幹和四肢感覺傳導通路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