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刑事審判信息化研究

  • 作者:秦漢|責編:李群//趙雪慧
  • 出版社:法律
  • ISBN:9787519791940
  • 出版日期:2024/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9
人民幣:RMB 5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科技創新快速迭代中,刑事審判信息化的建設只是滄海一粟,但對於具體的個案而言,審判信息化所投射的辦案質量、辦案效率等問題卻又會真實而深刻地影響特定社會個體的生存與發展,所以,在科技的大浪潮下,必須謹慎地審視它們對於審判活動的每一項影響和每一個應用。

作者介紹
秦漢|責編:李群//趙雪慧
    秦漢,浙江大學法學博士(直博),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國家公派聯培博士,現為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等課題,先後在《政治與法律》、《北方法學》、《證據科學》、《電子知識產權》和Computer Law & Security Review等期刊發表論文,曾獲陳光中訴訟法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等榮譽。

目錄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現狀
    三、研究角度
第一章  刑事審判信息化的基礎理論
  第一節  信息化的概念
    一、信息技術的內涵
    二、信息化的詞源與詞義
  第二節  刑事審判信息化的概念
    一、審判信息化的內涵
    二、審判信息化與相關概念辨析
    三、刑事審判信息化及其特殊性
  第三節  刑事審判信息化的歷史沿革
    一、電子化階段
    二、網路化階段
    三、智能化階段
  第四節  刑事審判信息化的改革利益相關者
    一、利益相關者的分類和內容
    二、面對多重利益相關者的改革立場
  第五節  刑事審判信息化的改革模式
    一、全新式改革
    二、承繼式改革
    三、量變式改革
    四、多形態信息化改革評述
  第六節  刑事審判信息化的基本原則
    一、審判中心主義
    二、及時審判權
    三、公正審判原則
  第七節  刑事審判信息化的比較觀察
    一、以美國作為比較對象的緣起
    二、中美審判信息化比較
    三、差異化的原理
第二章  刑事審判信息化與遠程審判
  第一節  遠程審判的概述
    一、遠程審判的內涵
    二、遠程審判的特徵
  第二節  直接言詞原則
    一、直接原則
    二、言詞原則
    三、科技對直接言詞原則的影響
  第三節  刑事遠程審判的實踐樣態
    一、刑事遠程審判的總體概述
    二、刑事遠程審判的具體情境
  第四節  直接言詞原則對刑事遠程審判的檢視
    一、直接原則下的檢視
    二、言詞原則下的檢視
  第五節  刑事遠程審判的制度優化路徑
    一、調整案件類型和範圍
    二、賦予當事人特定的選擇權
    三、加強外部信任和參與

  第六節  餘論:互聯網法院能否進行刑事審判
第三章  刑事審判信息化與電子卷宗
  第一節  電子卷宗的概述
    一、電子卷宗的定義
    二、電子卷宗的意義
  第二節  電子卷宗的現狀與問題
    一、電子卷宗的現狀
    二、電子卷宗定位屬性的問題
    三、電子卷宗運行規範的問題
  第三節  電子卷宗的發展動力
    一、現實性基礎
    二、制度性基礎
    三、技術性基礎
  第四節  作為過程證據的電子卷宗之阻力
    一、存證的司法成本
    二、存證的真實性問題
    三、補正規則的影響
    四、「痕跡主義」與消極偵查
  第五節  作為過程證據的電子卷宗之制度
    一、製作電子卷宗的制度
    二、保管電子卷宗的制度
  第六節  餘論:電子卷宗的原生局限及破局
第四章  刑事審判信息化與智能裁判
  第一節  智能裁判的定義
  第二節  智能裁判的研究範式
    一、法學家眼中的技術困境
    二、「輔助」定位引發研究轉型
  第三節  智能裁判的認知原理
    一、智能裁判的認知困境基礎
    二、智能裁判的認知困境實質
    三、智能裁判的認知困境疏解
  第四節  智能裁判的裁判依據
    一、判例構成事實上的法律淵源
    二、判例的遴選缺陷
    三、系統的推廣困境
    四、以指導性案例制度作為參照
  第五節  智能裁判的審判管理
    一、智能審判管理的概念
    二、智能審判管理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