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可拓創新思維及訓練(第2版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通識教育新業態實訓教材)

  • 作者:編者:李興森//張玲玲|責編:李萬宇//王春雨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59539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9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闡述可拓創新思維的原理、方法及其實踐應用。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近30年來可拓學與創新方法交叉研究的進展,並根據創新思維培養的發展趨勢對一些傳統內容做作了取捨。
    全書以豐富的生動有趣的案例、故事解讀,遊戲分析與難題破解訓練等方式,深入淺出地闡述以流程化、形式化模型產生系統性創意、拓展創新思維與解決難題的科學方法論,為培養大學生專業課的創造性學習專業課、考研、求職面試、競賽等培養理論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可拓創新思維方法。本書每章後面都附有習題,以供讀者練習。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各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通識課教材,也可作為企事業單位管理層、科技人員應對不確定性、提高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參考用書
    本書一些章節內容在智慧樹慕課學習平台有視頻講解及案例解讀等學習資料,可掃碼進入「趣味可拓學」公開課程學習並參加測試等。

作者介紹
編者:李興森//張玲玲|責編:李萬宇//王春雨

目錄
前言
第1章  創新思維方法縱覽及思維拓展度測試
  1.1  尋找智慧故事背後的本質規律
  1.2  思維拓展度測試
    1.2.1  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種方法
    1.2.2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能否自圓其說
  1.3  創新思維方法縱覽
    1.3.1  創新思維方法溯源
    1.3.2  主要創新思維方法介紹
      1.3.2.1  試錯法
      1.3.2.2  頭腦風暴法
      1.3.2.3  「5W2H」法
      1.3.2.4  TRIZ發明原理
      1.3.2.5  仿生創新法
      1.3.2.6  六頂思考帽法
      1.3.2.7  屬性列舉法
      1.3.2.8  「635」法
      1.3.2.9  綜攝法
      1.3.2.10  信息交合法
      1.3.2.11  形態分析法
      1.3.2.12  和田12法
      1.3.2.13  中山正和法
      1.3.2.14  KJ法
      1.3.2.15  水平思考法和垂直思考法
      1.3.2.16  六西格瑪法
      1.3.2.17  三螺旋創新法
      1.3.2.18  人工智慧背景下的創新思維方法
    1.3.3  可拓學及可拓創新方法介紹
  思考與訓練
第2章  可拓創新思維的理論基礎
  2.1  基元理論概述
  2.2  集合論——康托集合、模糊集合和可拓集合
    2.2.1  康托集合
    2.2.2  模糊集合
    2.2.3  可拓集合
  2.3  可拓集合創新的三類變換對象
    2.3.1  元素
    2.3.2  準則
    2.3.3  論域
  2.4  可拓邏輯
  2.5  可拓距
  思考與訓練
第3章  可拓創新思維的信息基礎及其模型
  3.1  從自然語言到基元模型
  3.2  基元的類型
    3.2.1  物元
    3.2.2  事元
    3.2.3  關係元
  3.3  複雜信息的基元表達——複合元
  3.4  基元庫構建的策略

    3.4.1  大數據環境下的基元庫構建
    3.4.2  TRIZ理論與基元庫構建
  3.5  基元模型的應用——基元學習法
  思考與訓練
第4章  思維拓展的基本方法
  4.1  發散樹思維方法
    4.1.1  一對象多征
    4.1.2  一征多對象
    4.1.3  一征多值
    4.1.4  一值多征
  4.2  特徵拓展的共軛分析方法
    4.2.1  虛實部分析
    4.2.2  軟硬部分析
    4.2.3  正負部分析
    4.2.4  潛顯部分析
    4.2.5  資源利用的共軛思維
  4.3  相關網思維方法
  4.4  蘊含系思維方法
  4.5  分合鏈思維方法
  思考與訓練
第5章  可拓變換思維
  5.1  可拓變換的分類
  5.2  可拓變換的基本方法
    5.2.1  置換變換
    5.2.2  增刪變換
    5.2.3  擴縮變換
    5.2.4  組分變換
    5.2.5  複製變換
  5.3  可拓變換的三類對象
    5.3.1  元素的基本變換
    5.3.2  關聯準則的基本變換
    5.3.3  論域的基本變換
  5.4  可拓變換的運算
    5.4.1  積運算
    5.4.2  與運算
    5.4.3  或運算
    5.4.4  逆運算
  5.5  變換的傳導效應
  思考與訓練
第6章  矛盾問題處理
  6.1  矛盾問題的分類與建模
    6.1.1  矛盾問題的分類
    6.1.2  不相容問題的模型
    6.1.3  對立問題的模型
  6.2  解決問題的路徑
    6.2.1  變換條件
    6.2.2  變換目標
    6.2.3  同時變換條件和目標
  6.3  解決問題的可拓創新METS四步法
    6.3.1  基元建模

    6.3.2  拓展
    6.3.3  變換
    6.3.4  優度評價
  6.4  問題的解空間生成路徑
  6.5  轉換橋思維
    6.5.1  轉換橋的基本原理
    6.5.2  轉換橋中轉折部的構造
    6.5.3  轉換橋中轉換通道的構建
  6.6  識別核問題與真問題
    6.6.1  識別核問題
    6.6.2  識別真問題
    6.6.3  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思考與訓練
第7章  可拓創新思維案例分析與綜合訓練
  7.1  應用案例分析
    7.1.1  可拓營銷策劃
    7.1.2  可拓旅遊策劃
    7.1.3  可拓設計與新產品構思
    7.1.4  人工智慧環境下的客戶流失預防
    7.1.5  創新能力培養的可拓模式
  7.2  解讀故事背後的可拓創新思維
    7.2.1  油簍的玄機
    7.2.2  舊衣服增值的故事
    7.2.3  在免費中盈利上億元的秘密
  7.3  可拓創新思維綜合訓練
    7.3.1  資源的可拓利用訓練
    7.3.2  個人吉尼斯訓練
    7.3.3  營銷思維訓練
    7.3.4  如何擺脫手機控
    7.3.5  創意設計的可拓思維解讀
    7.3.6  古希臘半費訴訟難題的判案
  7.4  可拓思維方法總結
    7.4.1  基元模型化思維
    7.4.2  拓展分析思維
    7.4.3  可拓變換方法
    7.4.4  可拓集合與動態轉化思維
    7.4.5  優度評價方法
    7.4.6  可拓思維模式的特點
  思考與訓練
參考文獻
進一步學習的渠道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