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技術的本質(社會與自然共構的技術命運)

  • 作者:竺長安//張志建|責編:宋願//楊昕琦
  • 出版社:中國科大
  • ISBN:9787312060502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26
人民幣:RMB 4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基於人類文明發展歷程,通過展示和分析農業、機械、電子、人工智慧(軟體)等行業技術的發展路徑,深入剖析行業技術如何受自然限制從而被迫塑造各自邊界,探討人類慾望如何驅動技術走向。書中借助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提供跨學科觀點,並結合豐富案例揭示作者獨到的觀察結果和創新的行業分析方法,旨在為行業從業者、市場決策者和基金投資人士提供深刻的技術理解和創新視角,為其決策和實踐帶來啟示。

作者介紹
竺長安//張志建|責編:宋願//楊昕琦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本源之力
  一、科技與文明的孿生關係
  二、科技的本源之力
第二部分  難以識別的本質
  一、技術的兩面性
  二、利益集團的「隱惡揚善」
  三、「叛逆期」與中國人的奧德賽時期
  四、人與技術的關係
第三部分  農業、機械與電子
  一、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
  二、技術不斷向上爬
  三、技術發展受限
  四、行業內卷
  五、高新技術的降維打擊
  六、技術向下的幾種形式
  七、尋找破局技術
第四部分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
  一、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將人工智慧推向「神壇」
  二、人工智慧的「雙重人格」
  三、分層看待人工智慧
  四、甩掉內卷的包袱
  五、人工智慧是信息的「奴僕」
  六、生成式人工智慧引起人類智力的跳躍式發展
第五部分  市場與政府
  一、市場失靈依賴於政府調節
  二、因為不同,所以重新審視
  三、從「合肥模式」看政府與市場
  四、技術離不開政府
第六部分  行業洞見
  一、行業周期不容忽視
  二、從生產要素視角看行業
  三、行業預見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