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西方社會心理學理論(一門學科的多元解釋路徑與當代狀況)/周曉虹社會心理學系列

  • 作者:編者:周曉虹|責編:孫瑜//佟英磊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30377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47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當今眾多的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中,恐怕還沒有哪一門學科像社會心理學這樣,歷經百余年的發展卻依舊在研究取向上存在這樣大的分歧:心理學取向強調個體變數的重要性,社會學取向強調群體變數的重要性,文化人類學取向強調文化變數的重要性,而社會生物學取向則強調遺傳變數的重要性。難怪有的社會心理學家會將整個學科的發展困難歸咎為所有研究者都傾向「選擇」某一種取向,而未能兼顧各相關學科的觀點。本書從上述學科圍繞人性和社會行為提出的13種完全不同的解釋性理論入手,詳盡陳述了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建樹,尤其對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歐洲的反叛和本土化運動給予了全景描述。

作者介紹
編者:周曉虹|責編:孫瑜//佟英磊
    周曉虹,男,1957年生於杭州。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社會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先後出版《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代際革命》《傳統與變遷: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西方社會學歷史與體系(第一卷·經典貢獻)》《現代社會心理學》《現代社會心理學史》等著譯作二十余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歷史研究》等雜誌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九十余篇。1993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獎特等獎,2009年當選為「國家級教學名師」。

目錄
  導言  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歷史演進
    一  社會心理學的孕育時期
    二  社會心理學的形成時期
    三  社會心理學的確立時期
    四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時期
    五  社會心理學的危機與後繼影響
第一編  心理學的探索
  第一章  精神分析理論
    一  弗洛伊德的時代
    二  精神分析與社會
    三  精神分析的轉向
    四  社會的精神分析
    五  精神分析的歷史意義與評價
  第二章  社會學習理論
    一  社會學習理論的歷史先驅
    二  早期社會學習理論:模仿過程研究
    三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四  若干社會行為研究
    五  社會學習理論的評價
  第三章  群體動力學理論
    一  群體動力學的產生
    二  群體動力學的理論基礎
    三  群體動力學的理論與研究
    四  群體動力學的發展與現狀
    五  群體動力學的歷史意義與評價
  第四章  社會認知理論
    一  社會認知理論的興起
    二  認知一致性理論
    三  歸因理論
    四  社會認知理論的評價與展望
第二編  社會學的路徑
  第五章  社會交換理論
    一  思想來源
    二  霍曼斯的行為交換理論
    三  布勞的交換結構理論
    四  埃默森的交換網路理論
    五  社會交換理論的評價
  第六章  符號互動理論
    一  文化背景與知識根源
    二  符號互動論的先驅
    三  符號互動論的基本概念
    四  符號互動論的當代發展
    五  符號互動理論的評價
  第七章  社會角色理論
    一  概念的緣起與涵義
    二  角色的扮演與形成
    三  角色理論的體系
    四  社會角色理論的評價
  第八章  參照群體理論
    一  理論發展的主要線索

    二  參照群體的比較功能
    三  參照群體的規範功能
    四  參照群體理論的前景與評價
第三編  文化與遺傳的對壘
  第九章  文化與人格理論
    一  理論的先驅
    二  人格的文化決定論
    三  文化與人格的交互作用論
    四  文化與人格領域的晚近研究
    五  歷史意義與評價
  第十章  社會生物學理論
    一  歷史背景
    二  習性學家的理論貢獻
    三  社會生物學運動
    四  研究現狀、歷史意義與評價
第四編  歐洲的反叛與新的趨勢
  第十一章  社會表徵理論
    一  理論溯源
    二  基本概念
    三  社會表徵的核心理論
    四  社會表徵理論的研究方法
    五  社會表徵理論的評價
  第十二章  社會認同理論
    一  理論背景
    二  最簡群體範式
    三  社會認同過程
    四  積極認同和認同威脅
    五  自我範疇化
    六  社會認同理論的展望
  第十三章  社會建構理論
    一  社會背景和理論淵源
    二  主要思想脈絡
    三  圍繞社會建構的理論爭議
    四  話語分析:視野與路徑
    五  應用與局限:一種批判的眼光
  結語  理論取向比較與學科發展趨勢
    一  不同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理論比較
    二  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當代趨勢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