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現當代西方具象繪畫的價值回歸--以1981年英國繪畫中的新精神展覽為起點

  • 作者:黃菁菁|責編:劉立嬌
  • 出版社:北方文藝
  • ISBN:9787531761730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5
人民幣:RMB 7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文以1981年英國「繪畫中的新精神」展覽為起點研究現當代西方具象繪畫的價值回歸。以展覽為切面,剖析藝術史中具象繪畫的發展,既是對過去的回應,同時也對未來產生影響。
    本書第一章論述了該展覽出現的重要性和在世界藝術範圍的影響,並對展覽中的四個主要國家——德國、義大利、美國和英國的畫家進行分析。這些畫家的作品強而有力地證明了具象繪畫並沒有終結,相反呈現出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他們的創作實踐對現當代具象繪畫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和有力的證據,是這個展覽的價值所在。
    第二章縱向梳理了西方現當代具象繪畫回歸的過程。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傳統寫實繪畫的「再現」,從文藝復興到印象主義;第二個時期,早期現代主義繪畫的「反叛」,從後印象主義到抽象表現主義;第三個時期,現當代具象繪畫的回歸。
    第三章論述了新具象繪畫觀念的繼承與轉變。與傳統繪畫不同,新具象繪畫不再滿足於客觀的「再現」、單純的「敘事」和固定的「審美」,其觀念指向的是人在當代生活中真實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
    第四章論述了新具象繪畫語言的再現與重構。通過對造型語言的解構與重構、扁平化的空間處理和筆觸的抽象化運用,來論述新具象繪畫語言是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進行重構的。
    第五章總結了現當代具象繪畫的價值回歸。第一,西方新具象繪畫的當代價值。首先,是在當代的語境中堅持繪畫性的回歸,是對繪畫技術的重提;其次,揭示人性的本質,即回到當下,呼應現實,表達人內在的真實。第二,來自中國的回應。中國的畫家無疑在繪畫觀念和繪畫語言上深受西方新具象畫家的影響。但在學習與借鑒的同時,我們也不能盲目地崇拜西方,而是應該立足於本土,吸收中國傳統文化,這樣才能創作出屬於中國的新具象繪畫。

作者介紹
黃菁菁|責編:劉立嬌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一個切面:1981年英國「繪畫中的新精神」展覽
  第一節  展覽的產生背景
  第二節  展覽情況(展覽地點、策展人、展覽評論)
  第三節  各國參展畫家的情況
第二章  現當代西方具象繪畫的回歸過程
  第一節  傳統寫實繪畫的「再現」(文藝復興到印象主義)
  第二節  早期現代主義繪畫的「反叛」(後印象主義到抽象表現主義)
  第三節  現當代具象繪畫的回歸
第三章  新具象繪畫觀念的繼承與轉變
  第一節  反「再現」——客觀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
  第二節  反「敘事」——黑暗隱喻的表達
  第三節  反「唯美」——另類的「審美」表達
第四章  新具象繪畫語言的再現與重構
  第一節  造型語言的解構與重構
  第二節  扁平化的空間處理
  第三節  筆觸的抽象化運用
第五章  現當代具象繪畫的價值回歸
  第一節  西方新具象繪畫的當代價值
  第二節  來自中國的回應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