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京劇說匯/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

  • 作者:龔和德|責編:徐敏峰|總主編:王文章
  •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ISBN:9787569951875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5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京劇說匯》一書為作者有關京劇研究和評論文章的選集。收入1988年以來長短文50多篇,論及京劇的形成歷史和藝術優勢,京劇在上海的分化及其意義,京劇流派的興衰,若干京劇名家(包括演員和導演)及新秀的評介,京劇優秀新劇目的評論,京劇舞台美術的古典精神和現代探索,梅蘭芳出訪美國和蘇聯的學術反響等。作者從京劇愛好者出發,在近30年間,成為現代京劇的關注者、京劇命運的思考者、京劇知識的普及工作者。從本書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京劇的理想,既要保護、傳承古典美,又要探索、創作現代美;京劇既是古代戲曲的終結,又是現代戲曲的開端;在中國戲曲的未來進程中,京劇的健康發展,具有「扶老攜幼」的特殊作用。

作者介紹
龔和德|責編:徐敏峰|總主編:王文章
    龔和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1931年生,江蘇啟東人。1954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今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就職于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從事戲曲史論研究。參與《中國戲曲通史》《中國戲曲通論》《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學》《中國京劇百科全書》等重點項目的編撰。曾任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戲曲學會秘書長、副會長,《中華戲曲》主編,中國戲曲學院榮譽教授。出版的著作有《舞台美術研究》《亂彈集》《關注戲曲的現代建詔》等。

目錄
自序——與京劇的緣分
第一輯  說京劇
  試論徽班進京與京劇形成
  京劇故里是城南
  漫談京劇
  京劇與上海
  試論海派京劇
  文化定位與角色選擇——兼談京劇現代化
  「尚長榮階段」與理想建設
  海派京劇終於修成正果
  京劇理論之霧
  傳承古典美,創造現代美
  京劇流派何以興衰
  略談文人與藝人——答《三聯牛活周刊》記者問
第二輯  說名家新秀
  張謇與梅蘭芳
  試論周信芳
  渴望「公正的劇評」——讀周信芳先生一篇佚文
  興趣的力量
  有「麒派」,還應有「麒學」
  思念架子花泰斗袁世海
  為京劇「增值」的藝術家——紀念李少舂先生誕辰八十周年
  京劇男旦的最後輝煌——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八十周年
  沈福存先生給我們的啟迪
  全能化性格演員——談尚長榮
  京劇老旦藝術的開拓——從給趙葆秀慶豐收談起
  創造程派藝術的新氣候、新景觀
  走向創造性傳承
  艷色秋聲數呂洋
  劉子微的策略思維
  選擇·轉身·開拓——趙群的青春之路
  程式與生活——懷念阿甲先生,兼與鄒元江先生商榷
  懷念「拆牆」導演佘笑予
第三輯  說好戲
  養命的好戲——談京劇《狸貓換太子》
  走出「樣板」的陰影——京劇《駱駝樣子》觀后
  人文精神的歷史畫卷——喜看《貞觀盛事》
  再談《貞觀盛事》與尚長榮
  輕鬆,新穎,有味兒——頭二本《宰相劉羅鍋》賞析
  激活傳統,融人時代——《廉吏于成龍》賞析
  梅蘭芳精神的詩性表達——重看京劇交響劇詩《梅蘭芳》
  一個痛苦的政治家形象——《成敗蕭何》賞析
  結構·難點·價值——再談《成敗蕭何》
  喜看京劇《香蓮案》
  一曲「金縷」動古今
  老故事、重演繹、新思路——談京劇《春秋二胥》
第四輯  說舞台美術
  京劇舞台美術簡論
  京劇臉譜研究
  論穿戴規制

  梅蘭芳與舞台美術
第五輯  說對外影響
  中國戲曲——西方戲劇的重要參照
  拉爾斯·克萊貝爾格的貢獻
  魏莉莎與英語京劇
第六輯  說其他
  坤班小識
  京劇唱片與《大戲考》
  京劇繪畫述略
  畫傳《梅蘭芳》圖注一誤
  珍惜這份家底——略談《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的開發利用
  京劇第一部專業百科全書
  對京劇研究工作的期待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