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閩台文化生態中的南音散曲藝術傳承比較(精)/閩台南音文化叢書

  • 作者:曾憲林|責編:江華
  • 出版社:福建教育
  • ISBN:9787533499006
  • 出版日期:2024/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52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流傳于閩台兩地的南音散曲為研究對象,並以1950—1980年代的閩台代表性曲唱家馬香緞與蔡小月的曲唱藝術為標本,運用跨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剖析閩台文化生態中南音散曲傳承的繁盛、局限、差異與根源。散曲藝術傳統是南音作為古老傳統音樂的表徵,討論它,有利於為南音散曲藝術傳承與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提供啟示。

作者介紹
曾憲林|責編:江華
    曾憲林,1974年出生於漳浦縣,福建省藝術研究院音樂舞蹈室主任、助理研究員,兼任《福建藝術》音樂編輯。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民間音樂、宗教與民俗儀式音樂,專著《南音「譜」的曲調研究》,為《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國家自籌項目;撰寫論文20余篇,分別發表于《人民音樂》、《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瀋陽音樂學院學報》、《音樂創作》、《戲曲研究》等學術期刊。

目錄
緒論
  一、閩台南音傳承研究的興起與局限
  二、閩台南音傳承研究的突破點——散曲傳承
  三、閩台南音散曲傳承研究的方法論
第一章  閩台文化生態中南音散曲傳承的繁盛表徵比較
  第一節  閩台南音散曲傳承的文化生態系統比較
    一、外生態系統複雜化
    二、內生態系統行業化
    三、動力系統的多樣化
    四、核心系統的一體化
  第二節  閩台文化生態系統中南音散曲傳承的繁盛表徵
    一、經費投入與政策支持多源化
    二、社會機構參與薪傳普及化
    三、南音人參與薪傳功利化
    四、閩台南音音像資料庫建設合作化
    五、惠民工程演出定期化
    六、閩台館閣活動與交流常態化
    七、閩台南音傳播渠道現代化
第二章  閩台文化生態中散曲傳承的局限性
  第一節  閩台南音曲唱中「人」傳承的局限性
    一、現有南音社會組織機構中曲唱名家存量遞減
    二、現有南音組織機構中師資曲目存量減少
    三、現有南音人對南音曲唱傳統知識認知減弱
  第二節  閩台南音曲唱傳統中「樂」傳承的局限性
    一、南音體裁內容傳承的緊迫性
    二、上、下四管音樂體制之傳承局限性
  第三節  閩台南音散曲藝術中「觀」傳承的局限性
    一、何謂南音散曲藝術傳統
    二、南音散曲藝術傳統價值觀及其局限性
第三章  閩台文化生態中南音散曲傳承的大陸標本——馬香緞的曲唱藝術
  第一節  馬香緞的南音曲唱人生
    一、馬香緞的南音養成過程
    二、改革開放后的南音活動
    三、馬香緞的海外教學與南音交流經歷
    四、泉州市藝校教學與最後生涯
  第二節  馬香緞的南音曲唱藝術風格
    一、馬香緞演奏演唱曲目
    二、馬香緞的曲唱風格理念
  第三節  馬香緞曲唱藝術風格個案分析——以《中滾·望明月》為例
    一、《中滾·望明月》的音樂學分析
    二、馬香緞在《中滾·望明月》中的曲唱風格
第四章  閩台文化生態中南音散曲傳承的台灣標本——蔡小月的曲唱藝術
  第一節  蔡小月的南音曲唱人生
    一、蔡小月的南音養成過程
    二、南音活動與交流演出
  第二節  蔡小月的南音曲唱藝術分析
    一、蔡小月演唱曲目
    二、蔡小月的曲唱藝術特色
  第三節  蔡小月的曲唱風格個案分析——以《南北交·心頭悶憔憔》為例
    一、《南北交·心頭悶憔憔》的音樂學分析

    二、蔡小月在《南北交·心頭悶憔憔》中的曲唱風格
第五章  文化隔離語境下的閩台南音散曲標本比較——馬香緞與蔡小月的曲唱藝術比較
  第一節  曲唱傳承標本之典範
    一、地域流派特徵的典型性
    二、個體流派特徵的代表性
  第二節  南音曲唱風格之異同
    一、南音曲目
    二、曲唱特點
    三、潤腔法與三音列
    四、曲唱審美
  第三節  曲唱傳統差異之根源
    一、個人條件
    二、師承流派
    三、南音人生
    四、文化隔離的社會環境
    五、海外傳播
第六章  閩台文化生態中南音散曲傳承局限性之成因與對策思考
  第一節  誤識及其引發的閩台南音散曲傳承局限性
    一、誤識理論的層次化特徵及其在閩台文化生態中的表現形式
    二、南音物種「名與實」的歧義性是產生誤識的根源
    三、誤識引發的南音散曲傳承局限性表徵
  第二節  閩台文化生態中南音散曲傳承的主體訴求與實踐
    一、教學機構傳承南音曲唱傳統的主體訴求與實踐
    二、研究機構傳承南音傳統的主體實踐
    三、民間社團為複原與傳承南音曲唱傳統所做的嘗試與實踐
  第三節  多層次存異求同化解傳承與發展之間矛盾的策略
    一、保存與複原應成為傳承南音傳統的主要方式
    二、專業化傳承與大眾化普及是傳承南音的重要手段
    三、區別對待傳統南音與現代南音的發展路線
    四、構建閩台傳承平台是促進文化認同的重要渠道
結論
  一、南音散曲藝術傳統傳承的局限性與困境
  二、從文化記憶特徵的學理認知推進複原南音曲唱傳統價值觀
  三、馬香緞與蔡小月的曲唱藝術作為閩台南音曲唱傳承標本的意義
  四、南音散曲藝術傳統及其價值觀的活態傳承與有效傳承
  五、當前全球化大背景下保護傳承與發展南音散曲藝術的優先關係
  六、未來研究
附錄
  一、馬香緞演唱曲目《中滾·望明月》琵琶、唱腔譜
  二、蔡小月演唱曲目《南北交·心頭悶憔憔》琵琶、唱腔譜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