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交叉法視域下刑法教義學的展開/之江法學文庫

  • 作者:徐萬龍|責編:李沂蔚
  • 出版社:法律
  • ISBN:9787519790851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9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所關注的是刑法和憲法、民法、行政法等其他部門法相交叉的問題,屬學科交叉性質的著作。本書既探討了刑法教義學和刑法哲學的關係、風險刑法理論和風險社會理論的區隔等較為宏觀和抽象的問題,也研究了刑民正當防衛的關係、緊急避險中團結原則的正當性、不作為犯中支配理論和先行行為理論的反思、行政許可作為出罪事由的建構、追訴時效的本質等較為微觀和具體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妥當處理需要刑法和憲法、民法、行政法、刑事訴訟法等其他部門法的有效溝通與通力合作。全書內容豐滿,視野開闊,論證深入,兼具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是一部具有一定學術分量的刑法教義學佳作。

作者介紹
徐萬龍|責編:李沂蔚
    徐萬龍,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學刑法學博士,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刑法學博士生。研究方向為刑法教義學、德國刑法學、交叉法學。在《現代法學》《當代法學》《環球法律評論》《華東政法大學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篇,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轉摘。參編、參譯學術專著多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正當防衛的法理基礎研究」。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刑法教義學和刑法哲學的分野
  一、刑法教義學的哲學化傾向
  二、法教義學的本質特徵:實踐導向
    (一)關注對象的實踐性
    (二)服務對象的實踐性
  三、「實然」和「應然」的混淆
  四、民主原則對法哲學的封鎖
  五、刑法教義學歷史的終結
  六、本章小結
第二章  風險刑法理論和風險社會理論的區隔
  一、風險刑法理論的邏輯主線——歷史描述與歷史解釋
  二、現代性視域下的風險社會理論
    (一)現代性的困境
    (二)現代性的自反與風險社會的生成機理
    (三)風險社會理論的刑法誤讀
  三、現代性困境對風險概念的錨定
    (一)風險概念的核心維度——技術風險
    (二)風險的「本質」——風險的實在性與建構性
    (三)風險的根本特徵——人為的不確定性
    (四)總結
  四、風險規制的刑法困境
    (一)規制基礎的缺失:刑法歸責的個體化與風險歸責的自然化與社會化
    (二)規制可能性的缺乏:風險的不確定性造成的規制難題
    (三)癥結之所在:「傳統式預防」與「現代式預防」的混淆
  五、本章小結
第三章  刑事正當防衛與民事正當防衛的關係
  一、刑民正當防衛區分論的否定
    (一)立法修訂情況不同
    (二)刑法和民法的屬性差異
    (三)刑民正當防衛的任務有別
  二、刑民正當防衛同一論的證立
    (一)符合法秩序統一原則
    (二)刑民正當防衛的法理基礎相一致
    (三)刑事政策的益處
  三、實定法障礙的消除:刑民防衛限度的趨同化解釋
    (一)「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和「超過必要的限度」
    (二)「造成重大損害」和「造成不應有的損害」
  四、本章小結
第四章  正當防衛的憲法之維
  一、制度理念:「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精神在正當防衛中的貫徹
  二、法理基礎:基本權利教義學在正當防衛中的展開
    (一)一般行為自由說
    (二)自我決定權說
    (三)人的尊嚴說
    (四)本書觀點
  三、防衛限度:比例原則在正當防衛中的適用
    (一)比例原則是正當防衛法理基礎的當然結論
    (二)比例原則尊重侵害人的基本權法益
    (三)比例原則和我國實定法規定相適契

  四、本章小節
第五章  團結原則的法哲學證立
  一、南轅北轍:以康德哲學為基礎的主張
  二、水土不服:以黑格爾哲學為基礎的觀點
    (一)黑格爾:抽象法權和福祉權的兩相衝突及其化解
    (二)理論繼造:團結義務作為類體制性的公民義務
    (三)批判
  三、虛實相混:以羅爾斯正義理論為基礎的見解
  四、團結原則的憲法證立
    (一)團結原則證立的道路轉換:從法哲學到憲法
    (二)團結原則的憲法根基:社會國原則
  五、本章小節
第六章  行政許可出罪的理論建構
  一、行政許可的本質、類型及定位
    (一)行政許可的本質:「解禁+賦權」
    (二)行政許可的類型:控制性許可與例外性許可
    (三)行政許可的定位:構成要件階層與違法性階層
  二、行政許可出罪的法理基礎
    (一)法秩序統一原理
    (二)刑法和行政法相統一的兩種選項:違法性與有效性
    (三)本書見解:有效性而非違法性
  三、行政許可出罪的具體適用
    (一)合法的行政許可
    (二)無效的行政許可
    (三)瑕疵行政許可
  四、本章小結
第七章  先行行為的法理檢視
  一、先行行為理論譜系的勾勒
    (一)因果的先行行為理論
    (二)違反義務的先行行為理論
    (三)因果和規範的折中理論
    (四)中國司法實踐的立場與典型案例
  二、先行行為理論的法理基礎
    (一)實用主義考量
    (二)行為規範效力的堅持
    (三)行為自由的成本
  三、對上述法理基礎的批判
    (一)實用主義的考量實無必要
    (二)刑罰是堅持行為規範效力的唯一方式
    (三)歸責是自由成本的完全負擔
  四、本章小結
第八章  支配理論的教義批判
  一、實際支配、排他性支配和領域支配
    (一)實際支配理論
    (二)排他性支配理論
    (三)領域支配
  二、概念層面的質疑:支配概念的恣意性
    (一)支配程度的不同
    (二)支配性質的不同
  三、邏輯層面的批判:支配與義務關係的錯置

    (一)邏輯跳躍——從「義務違反」到「義務證立」
    (二)邏輯矛盾——從「權力」中推導「義務」
    (三)邏輯糾偏——支配與義務關係的釐清
  四、「保護義務的主動承擔」和「領域支配」的重新解釋
    (一)「保護義務的主動承擔」的重新解釋:以同意為基礎的契約型角色義務
    (二)「領域支配」的重新解釋——領域支配產生的是交往安全義務
  五、本章小結
第九章  刑事追訴時效的本質釐清
  一、實體法的進路:國家刑罰權的消滅
    (一)刑事不法的喪失
    (二)刑罰目的的落空
  二、程序法的進路:國家追訴權的喪失
    (一)誤判風險的避免
    (二)司法經濟的考量
    (三)迅速原則的貫徹
  三、兩個爭議問題的處理
    (一)追訴時效制度的溯及力問題
    (二)追訴時效制度的延長的理解
  四、本章小結
第十章  債務人保護案件的規範定性
  一、民法中債務人保護規定引起的定性難題
  二、致使債權消滅的錯誤給付的行為定性
    (一)新型三角詐騙說之否定
    (二)授權理論
    (三)接近理論
    (四)陣營理論
    (五)筆者立場
  三、債務人保護規定對認識錯誤的影響
  四、素材同一性的內涵釐清
    (一)素材同一性的體系定位和作用
    (二)素材同一性要件的傳統解讀
    (三)經濟財產說背景下素材同一性
  五、本章小結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