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衛生發展史(供衛生管理及相關專業用全國高等學校教材)

  • 作者:編者:張毓輝|責編:鄔潔//宋玥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59009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0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通過系統介紹中國衛生體系發展歷程,使學生能夠了解中國衛生發展實踐中的理論內核與發展規律,引導讀者特別是廣大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學生樹立對中國衛生發展的系統認識,增強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整體思維、歷史思維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鞏固專業思想。同時,本書還能夠為其他相關專業的教材編寫和教學活動提供一定的史料支撐及教學基礎。
    本著滿足衛生管理專業教學需要的目的,本書嘗試將衛生發展史按照時間劃分章節,從制度、政策、籌資、服務提供、教育、科技和人才等方面對我國衛生系統的發展和沿革加以論述。第一章為緒論,介紹衛生發展史的概念、內涵與外延,概括中國衛生發展史的主要內容,以及學習該學科的目的與意義。第二章介紹古代中國的衛生發展。第三章、第四章介紹近代中國的衛生發展,旨在使讀者對我國衛生發展的基礎有所了解。其中,第四章主要介紹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衛生發展實踐。第五章至第十一章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沿革。每一章節聚焦衛生發展的重大事件和發展歷程,內容涉及衛生制度與管理、籌資、服務提供、教育、科技與人力、國際合作與交流等多方面內容。
    本書的主要對象是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也可供高等院校其他專業師生學習和各級各類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使用。除此之外,本書也可供廣大醫務工作者、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研究者以及所有關心中國衛生事業發展的讀者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張毓輝|責編:鄔潔//宋玥
    張毓輝,男,1977年12月出生於山東煙台,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曾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副會長、青年衛生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費用與政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衛生經濟》編委會副主任委員,《衛生經濟研究》雜誌副主編。     長期從事健康經濟、衛生改革、健康產業、健康中國、衛生發展史等領域的研究工作。推動我國衛生費用核算實現重大突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填補多項研究空白。主持國家級、各部委等科研項目100余項,發表中英文論文5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10余部,在我國中長期衛生費用預測、健康產業統計/發展政策、數字健康等領域多項研究成果直接轉化為國家標準或政策。致力於以改革創新推動衛生發展的實踐工作,研究制定「以基層為重點」的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確定后首個省級新時代基層綜合改革文件;制定並組織實施全球首個數字療法全周期發展政策,推動數字療法產業在海南「從無到有」再到產業集聚,並在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等領域廣泛應用,推動衛生事業產業協同高質量發展。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什麼是衛生發展史
  第二節  中國衛生發展史的研究內容
  第三節  學習中國衛生發展史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古代中國的衛生發展(遠古至1840年)
  第一節  衛生思想的形成
    一、個人衛生
    二、飲食衛生
    三、環境衛生
    四、水源衛生
    五、精神衛生
    六、婚育衛生
    七、傳染病防控
  第二節  衛生機構的設立與管理制度
    一、醫事管理機構
    二、藥品管理機構
    三、醫療慈善機構
    四、傳染病防控機構
  第三節  衛生政策與法令
    一、醫療政策與法令
    二、藥品管理政策與法令
    三、食品衛生政策與法令
    四、環境衛生政策與法令
    五、婦幼衛生政策與法令
    六、傳染病防控政策與法令
  第四節  醫學教育及醫學發展
    一、古代醫學教育發展模式
    二、古代醫學教育及醫學發展
  第五節  傳統中醫學的主要成就
    一、遠古醫藥學的起源
    二、夏商周時期醫藥衛生經驗的積累
    三、秦漢醫學理論的奠基
    四、晉唐醫學的全面發展
    五、宋金元醫學的繁榮
    六、明清醫學的繼承與創新
第三章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衛生發展(1840-1919)
  第一節  晚清時期的衛生發展(1840-1911)
    一、西醫傳入與發展
    二、衛生行政機構的設立
    三、西醫教育的肇始
    四、醫藥法規與疾病防治
    五、主要醫學成就
  第二節  辛亥革命和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衛生發展(1911-1919)
    一、衛生行政管理體系
    二、衛生防疫體系
    三、中西醫學的發展
第四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的衛生發展(1919-1949)
  第一節  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1919-1927)
  第二節  土地革命時期黨領導衛生發展的實踐歷程(1927-1937)
    一、井岡山革命時期人民衛生事業初具雛形

    二、中央蘇區時期人民衛生事業的發展
    三、長征時期的醫療衛生工作
  第三節  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黨領導衛生發展的實踐歷程(1937-1945)
    一、開展群眾性衛生防病工作
    二、建設邊區醫療衛生體系
    三、建立醫療救護隊伍
    四、發揮中醫藥優勢
    五、重視婦幼保健工作
    六、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七、吸引國際衛生組織支持和正義人士援助
  第四節  解放戰爭時期黨領導衛生發展的實踐歷程(1945-1949)
    一、明確黨領導衛生健康工作的重心
    二、初建醫療衛生防疫體系
    三、構建醫療衛生體系和網路
    四、加強醫學教育與人才保障
    五、發展戰時救護技術手段
    六、進一步發展婦幼保健制度
  第五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衛生事業發展的特點
    一、始終堅持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領導
    二、始終踐行「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
    三、始終堅持醫療衛生工作為軍事鬥爭服務的原則
    四、始終堅持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的衛生工作群眾路線
  第六節  南京國民政府統治下的衛生發展
    一、醫療衛生體系的構建
    二、醫學教育與衛生人才培養
第五章  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時期的衛生發展(1949-1956)
  第一節  衛生工作方針的確立
    一、衛生工作方針的形成
    二、衛生工作方針的內容
    三、衛生工作方針的作用
  第二節  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下衛生籌資體系的發展
    一、企業職工及其家屬的勞保醫療制度
    二、機關事業單位的公費醫療制度
    三、商業保險的創建與發展
    四、衛生籌資發展的階段性成效
  第三節  構建衛生服務網路
    一、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初建
    二、城市基層衛生服務網路初建
    三、發起愛國衛生運動
  第四節  衛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一、醫療衛生機構和教學機構建設
    二、醫學教育的發展
    三、衛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第五節  重視發展中國傳統醫學
    一、正確認識中國傳統醫學
    二、西醫學習中醫運動
    三、中醫管理機構的建立
    四、中醫科研機構的建立
    五、中醫人才培養制度的建立
  第六節  衛生發展成效

第六章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衛生事業的艱難探索和曲折發展(1956-1978)
  第一節  堅持衛生工作方針
  第二節  建設醫療衛生服務網路
    一、農村縣社隊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
    二、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第三節  建設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一、建設衛生防疫體系
    二、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第四節  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衛生籌資
    一、衛生投入政策
    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三、城鎮醫療保障制度在調整中發展
  第五節  加強衛生人才教育培養
    一、醫學教育的發展
    二、赤腳醫生制度初步建立
  第六節  堅持中西醫結合
    一、保護中醫藥事業
    二、中醫醫療服務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三、中醫教育和科研機構的建立與發展
    四、「西醫學習中醫」浪潮
  第七節  開展衛生援外工作
  第八節  衛生發展成效
第七章  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時期的衛生發展(1978-1992)
  第一節  衛生體制改革探索
    一、制定經濟管理方針
    二、全面衛生改革實踐
    三、擴大醫療衛生服務
  第二節  衛生籌資多元化
    一、醫療衛生發展困境
    二、政府衛生籌資改變
    三、醫療機構自籌資金
  第三節  醫療服務體系發展
    一、擴大自主權
    二、推行責任制
    三、建立聯合體
    四、後勤社會化
    五、範圍擴大化
    六、投入多樣化
    七、基層重構化
    八、管理分級化
  第四節  公共衛生體系發展
    一、持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
    二、積極發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
  第五節  醫學教育制度復建
    一、調整恢復期
    二、全面改革期
  第六節  中醫藥蓬勃發展
    一、中醫發展政策
    二、中醫服務體系建設
    三、中醫藥科學研究

    四、中醫藥國際交流
    五、中醫藥人才培養
    六、中藥生產經營
  第七節  衛生發展成效
第八章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推向21世紀時期的衛生發展(1992-2002)
  第一節  明確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路線
    一、衛生工作方針的提出
    二、衛生工作方針的內容
  第二節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一、全國衛生工作會議與醫改文件印發
    二、分稅制改革與衛生籌資發展
    三、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四、「以病人為中心」的公立醫院改革
  第三節  重構城鄉醫療保障制度
    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二、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與重構
  第四節  公共衛生體系發展
    一、逐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二、加強急慢性疾病防治
    三、縱深推進愛國衛生運動
    四、關注婦女兒童健康
  第五節  衛生法制監督
    一、完善衛生法制建設
    二、改革衛生監督體制
  第六節  衛生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
    一、加強醫風醫德教育
    二、健全人才培養體系
  第七節  衛生科技創新
    一、貫徹黨的衛生科技政策
    二、完善衛生科技組織體系
    三、深入開展基礎和臨床醫學研究
    四、發展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產業
    五、加強重點實驗室建設
  第八節  加強衛生國際合作
    一、衛生援外工作
    二、衛生國際交流與合作
    三、國外援助衛生項目資助
  第九節  衛生發展成效
    一、總體成效
    二、具體成效
第九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新的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的衛生發展(2003-2012)
  第一節  科學發展觀下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第二節  構建政府主導的多元衛生投入機制
  第三節  建立全民覆蓋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三、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四、大病保險探索
    五、醫療救助制度
    六、商業健康保險制度

  第四節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一、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
    三、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第五節  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一、公立醫院改革
    二、基層醫療服務體系
    三、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
  第六節  藥物供應保障體系建設
    一、藥品監管體制
    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三、藥品集中招標採購
  第七節  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和人事制度改革
    一、衛生人才管理新機制
    二、衛生人才法制建設
    三、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四、人事薪酬制度
    五、衛生人才合理流動
  第八節  深入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
  第九節  國際衛生合作
  第十節  衛生發展成效
    一、總體成效
    二、具體成效
第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期的衛生發展(2012-2017)
  第一節  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的確立
    一、我國衛生健康工作方針
    二、健康中國戰略
  第二節  新時期的衛生籌資
    一、衛生財政資金分配
    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
    三、醫療救助的發展
    四、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第三節  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一、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三、分級診療制度
    四、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五、醫療衛生綜合監管制度
    六、基本藥物制度
    七、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
  第四節  公共衛生的發展
    一、疾病預防控制事業的發展
    二、婦幼健康事業的發展
    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
    四、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
  第五節  深化衛生人才培養機制改革
    一、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建設
    二、創新衛生人才培養和激勵保障機制
    三、基層衛生人才培養
    四、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

  第六節  振興中醫藥發展
    一、中醫藥發展戰略
    二、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規劃
    三、中醫藥立法工作
    四、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
  第七節  對外國際援助與合作
    一、「一帶一路」衛生交流合作
    二、促進傳統醫學的全球發展
  第八節  衛生發展成效
    一、總體成效
    二、具體成效
第十一章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時期的衛生發展(2017-2022)
  第一節  新時期深化醫改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第二節  新時期衛生籌資發展
    一、新時期衛生籌資狀況
    二、財政支出結構
    三、政府醫療保障支出情況
  第三節  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一、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
    二、完善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框架
    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四、藥品及醫用耗材的集中帶量採購
  第四節  新時期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一、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二、推動互聯網醫療在規範中創新發展
  第五節  公共衛生體系
    一、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二、統一指揮、聯防聯控的決策領導機制
    三、群防群控的基層防疫陣線
    四、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
  第六節  協同推進醫學人才培養改革與發展
    一、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
    二、開展國際教育與人才培養合作
    三、優化醫學教育監督管理機制
  第七節  持續推進中西醫融合發展
    一、促進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融合
    二、推動中醫藥文化發展
    三、促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
  第八節  國際衛生交往與合作
    一、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二、主動參與全球衛生應急行動
    三、推動「一帶一路」衛生健康合作
    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第九節  健康扶貧工作
    一、加強農村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供給
    二、健康扶貧中的醫療保障
  第十節  衛生發展成效
    一、總體成效

    二、具體成效
推薦閱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