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老年重症醫學(精)

  • 作者:編者:(挪)漢斯·弗萊頓//(法)伯特蘭·吉代//埃萊娜·瓦萊|責編:李江|譯者:李莉//蔡國龍//朱建華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62351
  • 出版日期:2024/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60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講述了衰老相關的生理改變,全面回顧了高齡重症患者監護中需要關注的熱點問題,重點闡述了高齡重症患者的流行病學特點、老年綜合征、各系統和重症臟器功能的改變,診斷、監測和治療,以及在治療方案選擇時需要關注的關鍵問題,填補了目前高齡重症患者管理的空白。本書具有很高的臨床指導和實用價值,每章均包括一個重要信息列表,以及在實際臨床場景中應用理論知識的實例,以便讓讀者在進行診斷和治療之前能夠快速熟悉並重新認識病理生理,指導臨床實踐。

作者介紹
編者:(挪)漢斯·弗萊頓//(法)伯特蘭·吉代//埃萊娜·瓦萊|責編:李江|譯者:李莉//蔡國龍//朱建華

目錄
第一篇  高齡重症患者
  第1章  老齡化和高齡重症患者的人口統計學
    1.1  引言:老齡人口統計學
    1.2  歐洲的多樣性
    1.3  高齡的一般健康問題
    1.4  高齡患者的ICU收治
    1.5  ICU中的高齡患者
  第2章  高齡重症患者的管理目標
    2.1  引言
    2.2  高齡患者的特點
    2.3  高齡患者的ICU收治
    2.4  高齡患者ICU管理的目標
第二篇  與年齡相關的生理變化
  第3章  與年齡相關的生理變化: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3.1  引言
    3.2  中樞神經系統衰老
    3.3  衰老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
  第4章  與年齡相關的生理變化:高齡重症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4.1  引言
    4.2  對重症治療有臨床意義的衰老相關的心血管生理學
    4.3  循環衰竭:休克的類型
  第5章  與年齡相關的腎臟變化及其生理後果
    5.1  腎臟老化的(病理)生理學
    5.2  組織學和形態學
    5.3  腎功能/腎功能變化
    5.4  對藥物治療的影響
    5.5  急性腎損傷高齡患者治療的各個方面
  第6章  免疫系統改變
    6.1  引言
    6.2  免疫系統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6.3  免疫衰老
    6.4  新冠感染病例
    6.5  膿毒症病例
    6.6  重新思考免疫衰老的概念
  第7章  藥物代謝
    7.1  引言
    7.2  藥物不良反應
    7.3  衰弱
    7.4  老年人葯代動力學變化
    7.5  口服藥物的吸收
    7.6  非口服藥物的吸收
    7.7  生物利用度
    7.8  藥物分佈
    7.9  藥物代謝
    7.10  藥物排泄
    7.11  知識缺陷:臨床試驗中老年患者的代表性不足
第三篇  老年綜合征
  第8章  共病
    8.1  引言
    8.2  老年共病:我們知道什麼?

    8.3  共病和重症
  第9章  老年人的多葯治療
    9.1  引言
    9.2  藥物治療的流行病學
    9.3  葯代動力學和藥效學
    9.4  多葯治療的影響
    9.5  多葯治療的風險因素
    9.6  具有抗膽鹼能作用和抗膽鹼能負荷的藥物
    9.7  多葯治療和老年綜合征:衰弱和認知障礙
    9.8  藥物和治療目標
    9.9  老年人多重用藥的管理
  第10章  肌少症
    10.1  引言
    10.2  肌少症概述
    10.3  肌肉質量、力量以及功能的評估
    10.4  肌少症的病因
    10.5  肌少症的流行病學和預后
    10.6  肌少症的治療
    10.7  惡病質概述
    10.8  惡病質的病因
    10.9  惡病質和肌少症的異同
    10.10  惡病質的治療
    10.11  急性肌少症
  第11章  老年綜合征:衰弱
    11.1  引言
    11.2  衰弱的定義和病理生理學
    11.3  衰弱模型
    11.4  評估老年重症患者衰弱的工具
    11.5  衰弱的流行病學
    11.6  衰弱在重症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第12章  營養不良
    12.1  引言
    12.2  老年人營養不良的定義和風險因素
    12.3  ICU中的營養評估和預后
    12.4  老年重症患者的營養干預
  第13章  功能狀態和老年
    13.1  引言
    13.2  正常衰老和功能狀態改變的預測因素
    13.3  功能狀態的測量
    13.4  功能狀態及其對ICU分診和結局的影響
  第14章  老年綜合評估
    14.1  引言
    14.2  什麼是老年綜合評估(CGA)?
    14.3  評分和CGA
    14.4  CGA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14.5  CGA的局限性
    14.6  CGA和重症
第四篇  分診
  第15章  ICU前分診:高齡重症患者
    15.1  引言

    15.2  分診原則
    15.3  高齡患者的關鍵問題
    15.4  「限時治療試驗」在入院前分診中的潛在作用
    15.5  實踐應用:包括高齡患者在內的綜合分診方法
  第16章  資源限制下的決策
    16.1  引言
    16.2  在限制條件下ICU資源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16.3  個體患者的預測
    16.4  ICU的分診
    16.5  年齡和老年狀態在分診決策中的作用
  第17章  高齡重症患者使用危險評分,是否可行?
    17.1  引言
    17.2  常用嚴重程度評分和預后模型的預后決定因素
    17.3  生理功能紊亂的存在和嚴重程度
    17.4  患者重症前的健康狀況
第五篇  ICU常規操作
  第18章  呼吸支持治療
    18.1  引言
    18.2  經鼻高流量吸氧
    18.3  經鼻高流量吸氧用於急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18.4  經鼻高流量吸氧的其他適應證
    18.5  急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應用經鼻高流量吸氧的爭議
    18.6  無創機械通氣的發展
    18.7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18.8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急性心源性肺水腫
    18.9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急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18.10  無創機械通氣用於機械通氣撤機
    18.11  無創機械通氣用於拔管后支持
    18.12  無創機械通氣在術后的應用
    18.13  有創機械通氣
    18.14  比較有創通氣與無創通氣在新冠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的應用
    18.15  老年患者的撤機
  第19章  血管活性藥物
    19.1  引言
    19.2  液體復甦
    19.3  血管活性藥物
    19.4  老年重症患者的血壓目標
  第20章  高齡重症患者的急性腎損傷和腎臟替代治療
    20.1  引言
    20.2  高齡重症患者的急性腎臟損傷
    20.3  ICU內的腎臟替代治療:該治療應該用於高齡患者嗎?
    20.4  如何為高齡重症患者提供腎臟替代治療?
  第21章  鎮靜鎮痛
    21.1  引言
    21.2  疼痛
    21.3  鎮靜
    21.4  譫妄
    21.5  疼痛、鎮痛、譫妄指南和ABCDEF策略的實施
  第22章  高齡重症患者的營養
    22.1  引言

    22.2  營養治療改善預后
    22.3  綜合高齡重症患者的特點
    22.4  臨床挑戰
    22.5  營養狀況作為治療的基礎
    22.6  能量、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需求
    22.7  再餵養綜合征
    22.8  實際問題
    22.9  監測餵養反應
    22.10  后ICU期
第六篇  保留和撤除治療
  第23章  限制生命支持治療
    23.1  引言
    23.2  關於老年重症患者的思考
    23.3  限制生命支持治療
    23.4  限制生命支持治療的報道
    23.5  限制生命支持治療的決定因素
    23.6  患者和醫護人員在決策過程中的影響
    23.7  限制生命支持治療的實施
    23.8  ICU期間的治療
    23.9  限時試驗
    23.10  死亡質量
第七篇  重症治療后的結局
  第24章  重症治療后的結局:生存率
    24.1  引言
    24.2  粗生存率的局限性
    24.3  特定干預或住院后的生存率
    24.4  定期生存率
    24.5  特定隊列中的生存率
    24.6  年齡的影響
    24.7  性別的影響
    24.8  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
    24.9  衰弱的影響
    24.10  限制治療的影響
    24.11  報道的ICU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是多少?
    24.12  報告死亡率的未來
  第25章  重症治療后的結局:功能狀態
    25.1  引言
    25.2  功能狀態理論框架化
    25.3  工具和方法
    25.4  老年重症患者的功能狀態評估
    25.5  重症治療后老年患者的功能狀況
  第26章  重症治療后的結局:認知障礙
    26.1  引言
    26.2  流行病學
    26.3  ICU譫妄
    26.4  ICU住院前認知狀態、譫妄與ICU后NCD的關係
  第27章  康復
    27.1  老年患者康復的一般原則
    27.2  多學科交叉
    27.3  評估康復潛能

    27.4  高齡重症患者的康復干預
    27.5  早期康復治療的障礙
    27.6  ICU的轉出
    27.7  未來方向
  第28章  照料者
    28.1  引言
    28.2  照料者的定義及其扮演的角色
    28.3  照料者的負擔
    28.4  支持照料者的措施
第八篇  特定疾病和狀況
  第29章  急性呼吸衰竭
    29.1  引言
    29.2  年齡相關的呼吸生理改變
    29.3  心血管系統生理改變和急性呼吸衰竭的關係
    29.4  急性呼吸衰竭中的炎症反應和免疫功能
    29.5  急性呼吸衰竭的診斷
    29.6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29.7  老年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易感性
    29.8  老年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
    29.9  老年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撤機
    29.10  老年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預后
    29.11  老年新冠感染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預后
  第30章  老年膿毒症
    30.1  引言
    30.2  定義
    30.3  流行病學
    30.4  診斷
    30.5  老年患者的病原體檢測
    30.6  免疫學
    30.7  病理生理學
    30.8  老年膿毒症的治療
    30.9  藥物:葯代動力學和藥效學
    30.10  結局:死亡率、評分系統的預測值、功能結局和生活質量
    30.11  分診和醫學倫理學
    30.12  高齡膿毒症患者的費用負擔
  第31章  急性腎損傷
    31.1  引言
    31.2  AKI定義
    31.3  AKI流行病學
    31.4  老年ICU患者AKI的危險因素
    31.5  AKI病理生理學
    31.6  老年ICU患者AKI的診斷
    31.7  老年ICU患者AKI的治療
  第32章  高齡重症患者神經重症
    32.1  引言
    32.2  流行病學
    32.3  老年中樞神經系統生理學
    32.4  老年患者治療的特殊性
    32.5  預后和倫理
  第33章  術後患者:擇期手術

    33.1  概述:入住ICU是臨床路徑的一部分
    33.2  高齡外科患者的術后併發率和死亡率
    33.3  如何決定老年人是否入住ICU
    33.4  入住ICU的條件
    33.5  術后併發症和入住ICU
    33.6  不同類型手術相關的具體問題
    33.7  轉出標準
    33.8  預后
    33.9  最終考慮因素
  第34章  術後患者:緊急手術
    34.1  引言
    34.2  髖部骨折手術
    34.3  老年術后管理模式的推廣:未滿足的需求
  第35章  譫妄
    35.1  引言
    35.2  定義和分類
    35.3  流行病學
    35.4  發病機制
    35.5  臨床表現
    35.6  診斷
    35.7  鑒別診斷
    35.8  預防
    35.9  治療
    35.10  預后
  第36章  大流行期間重症治療的後勤挑戰和制約因素
    36.1  引言
    36.2  靈活性
    36.3  優先順序
    36.4  COVID-19患者ICU前和ICU后
    36.5  資源受限時
    36.6  疫情后
第九篇  展望未來
  第37章  老年重症醫學的未來挑戰
    37.1  引言
    37.2  未來老年ICU的組織形式
    37.3  開展多學科合作
    37.4  根據2017研究議程,現在我們身在何處?
    37.5  老年重症醫學的未來變化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