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淮南子的思想世界

  • 作者:王效峰|責編:汪逸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24138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8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詳細論述了《淮南子》的學術思想,對《淮南子》問世的時代背景進行了考察,肯定文景時代是一個轉型的時代,《淮南子》是轉型時代的學術思想產物。對劉安個人的命運、淮南國的學術活動及其特點作了敘述,對《淮南子》的作者問題進行了辨析。本書的核心內容則是對《淮南子》一書蘊含的道家、儒家、法家和墨家思想作出了闡述。
    成書于西漢文景時代的《淮南子》,以「有為」之心,為「無用」之事,任意遊走于先秦諸子思想之間。故雖有構建溝通「天—地—人」之宏大體系的雄心,卻因為其逢「美」輒收,逢「萃」必聚的撰述心態,最終呈現出眾聲喧嘩、斑駁紛雜的思想特徵。

作者介紹
王效峰|責編:汪逸
    王效峰,文學博士,咸陽師範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文論及思想史研究,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各一項。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淮南學術與轉型時代
  第一節  政治體制轉型:淮南撰述的社會政治背景
  第二節  思想文化轉型:淮南撰述的知識基礎
  第三節  淮南撰述的意識形態氛圍
第二章  劉安的悲喜命運與淮南王國的學術活動
  第一節  劉安與淮南獄
  第二節  淮南國的學術活動
  第三節  《淮南子》的作者問題
第三章  「考驗乎老、庄之術」:《淮南子》與道家
  第一節  「太上之道」:從實體到實用
  第二節  「無為而無不為」:為政之道
  第三節  個體位置:「反性于初,游心於虛」
第四章  從「衰世湊學」到「仁義為本」——《淮南子》對儒學「前倨而後恭」式的轉變
  第一節  漢初儒學發展之概況
  第二節  《淮南子》中的儒學思想
  第三節  對儒學思想在《淮南子》中所佔地位的衡估
  第四節  儒道衝突中的困惑及解決
第五章  「非循一跡之路,(不)守一隅之指」——《淮南子》中的法、墨思想因子
  第一節  「法籍禮義,所以禁君,使無擅端也」——《淮南子》對法家思想的吸納與改造
  第二節  《淮南子》所見之墨家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