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韌性城市生態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李詠華//華晨//黃國平//黃杉|責編:文楊//鄭欣虹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90170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7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以韌性導向下的生態規劃為核心,旨在幫助讀者深入理解韌性和韌性城市等概念、理論基礎和方法論,從生態系統服務、氣候變化適應、資源管理到社會公平與正義等方面探討韌性導向下的生態規劃,涵蓋了多個關鍵主題,並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分析、實用工具和技術方法。本教材是中國大學慕課課程「韌性城市生態規劃」配套教材,可支撐高校的線上線下翻轉式課堂等教學創新。另外,本教材獨創知識寶盒(BOX)的欄目,教材中出現的知識點、重要人物、標誌性事件等,均以「BOX」的形式進行詮釋和拓展閱讀。
    本教材適用於高等學校城鄉規劃、生態規劃、風景園林、自然資源管理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供從事規劃建設與管理的研究學者、規劃師、決策者和實踐者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李詠華//華晨//黃國平//黃杉|責編:文楊//鄭欣虹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課程背景
    1.1.1  世界城鎮化的發展概況
    1.1.2  城市脆弱性及背後的推動力
    1.1.3  韌性思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1.2  教材內容及目標
    1.2.1  教材框架及內容
    1.2.2  課程定位及教學目標
  1.3  全球韌性研究相關課程
    1.3.1  概念類課程
    1.3.2  工程類課程
    1.3.3  災害應對類課程
    1.3.4  氣候適應類課程
  主要參考文獻
第2章  韌性與韌性城市
  2.1  韌性認知及發展演變
    2.1.1  韌性概念的起源及發展演變
    2.1.2  韌性認知的三種觀點及其發展轉型
  2.2  韌性的定義與特徵
    2.2.1  不同組織對韌性的定義與比較
    2.2.2  韌性的尺度
    2.2.3  韌性系統的特徵
    2.2.4  城市韌性
  2.3  韌性城市的定義與特徵
    2.3.1  韌性城市的定義
    2.3.2  韌性城市的維度
    2.3.3  韌性城市的特徵
  2.4  韌性城市規劃
    2.4.1  韌性城市規劃的起源
    2.4.2  韌性城市規劃的發展與現狀
    2.4.3  韌性城市規劃框架
    2.4.5  韌性城市的評價體系
  2.5  關於韌性城市的思考
    2.5.1  韌性城市的研究範疇
    2.5.2  韌性城市規劃與防災減災規劃
    2.5.3  韌性城市規劃與應急體系規劃
    2.5.4  韌性城市與生態安全
    2.5.5  韌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  城市韌性研究框架及評估體系
  3.1  城市韌性的發展階段與研究尺度
    3.1.1  城市韌性的發展階段
    3.1.2  城市韌性的研究框架
    3.1.3  城市韌性的研究尺度
  3.2  城市韌性指數及其應用
    3.2.1  城市韌性的支柱
    3.2.2  城市韌性指數的框架
    3.2.3  城市韌性指數的評估過程

    3.2.4  城市韌性指數在「100韌性城市」項目中的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  韌性城市生態規劃的理論基礎
  4.1  複雜系統理論
    4.1.1  從簡單性到複雜性
    4.1.2  複雜性的定義
    4.1.3  複雜系統的概念和特徵
    4.1.4  複雜系統理論的發展歷程
  4.2  適應性理論
    4.2.1  適應性概念
    4.2.2  適應性循環
    4.2.3  擾沌
    4.2.4  適應性管理
    4.2.5  複雜適應系統理論
  4.3  生態系統服務理論
    4.3.1  生態系統服務概述
    4.3.2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方法
    4.3.3  生態系統服務權衡/協同研究
    4.3.4  生態系統服務研究趨勢
  主要參考文獻
第5章  韌性城市生態規劃的原則與方法論
  5.1  韌性城市生態規劃的原則
    5.1.1  保持多樣性和冗余度
    5.1.2  管理連接度
    5.1.3  管理慢變數和反饋
    5.1.4  培養複雜的適應性系統思考
    5.1.5  促進多中心管制
    5.1.6  廣泛參與
  5.2  預景規劃
    5.2.1  預景規劃的概述
    5.2.2  建立預景的流程與途徑
    5.2.3  評估預景的方法
    5.2.4  美國新澤西州大西洋城預景規劃
    5.2.5  小結
  5.3  基於過程的氣候適應性規劃
    5.3.1  氣候適應性規劃
    5.3.2  國內外氣候適應政策的發展歷程
    5.3.3  哥本哈根氣候適應性規劃
    5.3.4  對我國氣候適應性城市規劃工作的啟示
  5.4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5.4.1  NbS概念的起源和發展
    5.4.2  NbS理論
    5.4.3  歐美地區應用NbS促進城市適應性轉型的案例
    5.4.4  總結與展望
  5.5  韌性理念在不同規劃層面的表達
    5.5.1  荷蘭空間規劃中的韌性理念表達
    5.5.2  韌性理念傳導與表達特徵
    5.5.3  經驗與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第6章  多維度視角下的韌性城市生態規劃

  6.1  自然維度的韌性城市生態規劃—以公共沉積物為例
    6.1.1  項目概況
    6.1.2  阿拉梅達溪流韌性規劃
  6.2  社會維度的韌性城市生態規劃
    6.2.1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的內涵
    6.2.2  公平、正義的哲學思辨
    6.2.3  社會韌性的指針:綠地公平性
    6.2.4  宏觀層面的綠地公平性:以「綠楔計劃」為例
    6.2.5  中觀層面的綠地公平性:以杭州市與西班牙馬德里為例
    6.2.6  微觀層面的綠地公平性:以炮台公園為例
  6.3  面向氣候變化的韌性生態規劃
    6.3.1  氣候變化對城市發展的考驗
    6.3.2  沿海城市韌性生態規劃案例
    6.3.3  適應氣候變化的韌性生態規劃路徑
  6.4  複合維度的韌性生態規劃
    6.4.1  韌性生態規劃的四個維度
    6.4.2  複合維度韌性生態規劃路徑
    6.4.3  多目標導引下的複合維度韌性規劃案例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第7章  國內外實踐案例分析
  7.1  紐約:有生命力的海岸線
    7.1.1  有生命力的海岸線
    7.1.2  「有生命力的海岸線」實際案例
    7.1.3  總結
  7.2  舊金山灣區韌性設計挑戰賽
    7.2.1  灣區韌性設計挑戰賽概況
    7.2.2  美國舊金山灣區「韌性設計」重塑計劃最終設計方案
    7.2.3  不同維度下的灣區韌性設計
  7.3  迦納:整體韌性小鎮
    7.3.1  迦納溫尼巴整體韌性規劃
    7.3.2  城市設計案例:社區催化劑
    7.3.3  景觀設計案例:鹽田改造
    7.3.4  經驗總結與思考
  7.4  韌性視角下的低碳城市建設
    7.4.1  國外城市碳中和的經驗借鑒
    7.4.2  韌性視角下推動低碳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
  7.5  韌性視角下的社區建設
    7.5.1  韌性社區建設理論基礎
    7.5.2  社區韌性評估體系
    7.5.3  社區韌性提升策略
  7.6  韌性城市規劃之中國經驗
    7.6.1  北京市的韌性城市實踐
    7.6.2  上海市的韌性城市實踐
    7.6.3  雄安新區的韌性城市實踐
  主要參考文獻
第8章  面向未來的韌性城市生態規劃
  8.1  韌性城市生態規劃的發展回顧
    8.1.1  韌性概念的演進
    8.1.2  城市生態規劃理論的演進
    8.1.3  城市韌性研究框架的演進

    8.1.4  韌性城市評估
  8.2  韌性城市生態規劃的未來展望
    8.2.1  擁抱不確定性
    8.2.2  巧妙運用至適應性規劃
    8.2.3  越來越融入國土空間規劃
    8.2.4  更加註重社會人文視角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