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銻的環境地球化學過程(精)/重金屬污染防治叢書

  • 作者:何孟常|責編:徐雁秋//劉暢|總主編:柴立元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85336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19
人民幣:RMB 2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銻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新興污染物。環境中銻污染、銻環境地球化學過程及效應等,近年來引起學術界的重視。針對中國特色礦產礦資源開採利用過程中產生的銻污染問題,本書系統總結含銻礦物淋溶釋放、環境中黏土礦物、鐵錳氧化物對銻的吸附,以及鐵錳氧化物和水膠體介導下的銻的氧化過程和機理,包括3篇。第1章緒論簡要介紹梯的基本特性、國內外研究進展;第1篇包括第2?5章,主要總結硫化梯、氧化銻、天然含梯礦物和剎車片中銻的溶解釋放特徵:第2篇包括第6?8章,重點論述典型礦物(高嶺土、膨潤土、氧化鈦、鐵氧化物)對銻的吸附過程和機理,以及混凝法對銻的去除效果和機理:第3篇包括第9?16章,重點總結鐵錳氧化物及水膠體介導的銻氧化動力學過程和機理。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重金屬污染過程及元素環境地球化學研究人員及學生參考,也可供從事污染防治與礦山修復治理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何孟常|責編:徐雁秋//劉暢|總主編:柴立元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銻及其化合物概述
    1.1.1  銻的基本性質
    1.1.2  銻及其化合物的應用
    1.1.3  主要含銻礦物
  1.2  含銻礦物的淋溶釋放
    1.2.1  礦物溶解的理論基礎
    1.2.2  含銻礦物及產品中銻的溶出
    1.2.3  礦物溶解分析技術
  1.3  銻的吸附特徵
    1.3.1  黏土礦物對銻的吸附
    1.3.2  鐵錳氧化物對銻的吸附
    1.3.3  有機質對銻的吸附
    1.3.4  土壤和沉積物對銻的吸附
  1.4  銻的氧化還原
    1.4.1  銻的氧化還原電位
    1.4.2  銻的氧化還原研究進展
    1.4.3  鐵系化合物對污染物的催化氧化
    1.4.4  錳氧化物的吸附氧化特性
  參考文獻
第1篇  含銻礦物淋溶釋放動力學過程和機理
  第2章  硫化銻的溶解動力學和機理
    2.1  研究方法
      2.1.1  光照作用下Sb2S3的溶解實驗
      2.1.2  天然有機質存在下Sb2S3的溶解實驗
      2.1.3  Sb2S3的表徵及數據分析
    2.2  光照作用下Sb2S3的溶解動力學和機理
      2.2.1  光照對Sb2S3溶解的影響
      2.2.2  總銻的釋放及Sb(III)的氧化
      2.2.3  硫化物的氧化及硫代銻酸鹽的生成對硫化銻溶解的影響
      2.2.4  Sb2S3光催化氧化溶解的機理
    2.3  有機質作用下Sb2S3的溶解動力學和機理
      2.3.1  不同pH下天然有機質對Sb2S3溶解速率的影響
      2.3.2  天然有機質濃度對Sb2S3溶解速率的影響
      2.3.3  不同條件對Sb釋放比例的影響
      2.3.4  溶解速率與解離常數及穩定常數的關係
    2.4  光照作用下溶解性有機質對Sb2S3溶解動力學的影響
      2.4.1  不同pH下天然有機質對Sb2S3溶解速率的影響
      2.4.2  天然有機質濃度對Sb2S3溶解速率的影響
      2.4.3  不同條件對Sb釋放比例的影響
      2.4.4  溶解速率與解離常數及穩定常數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3章  氧化銻的溶解動力學和機理
    3.1  研究方法
      3.1.1  光照作用下Sb2O3的溶解實驗
      3.1.2  天然有機質存在下Sb2O3的溶解實驗
      3.1.3  Sb2O3的表徵
      3.1.4  Sb(III)、Sb(V)和總銻的分析
      3.1.5  OH的測定
      3.1.6  H2O2的測定

      3.1.7  數據分析
    3.2  光照作用下Sb2O3的溶解動力學和機理
      3.2.1  Sb2O3在太陽光下的溶解
      3.2.2  不同波長的光對Sb2O3溶解的影響
      3.2.3  Sb2O3在模擬太陽光下的氧化溶解機制
    3.3  有機質作用下Sb2O3的溶解動力學和機理
      3.3.1  小分子天然有機質的性質
      3.3.2  不同pH下天然有機質對Sb2O3溶解速率的影響
      3.3.3  天然有機質濃度對Sb2O3溶解速率的影響
      3.3.4  不同條件對Sb釋放比例的影響
      3.3.5  溶解速率與解離常數及穩定常數的關係
    3.4  光照作用下溶解性有機質對Sb2O3溶解動力學的影響
      3.4.1  不同pH下天然有機質對Sb2O3溶解速率的影響
      3.4.2  天然有機質濃度對Sb2O3溶解速率的影響
      3.4.3  不同條件對Sb釋放比例的影響
      3.4.4  溶解速率與解離常數及穩定常數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4章  天然含銻礦物的溶解釋放特徵
    4.1  研究方法
      4.1.1  樣品的採集與預處理
      4.1.2  樣品的消解
      4.1.3  淋濾實驗方法
      4.1.4  礦物樣品的表徵
      4.1.5  淋溶釋放速率的計算
    4.2  酸性條件下天然含銻礦物的淋濾特徵
      4.2.1  天然含銻礦物的表徵
      4.2.2  不同來源含銻礦物的淋濾特徵
      4.2.3  淋濾表面的變化
    4.3  三類典型含銻礦物中Sb和As在不同pH下的釋放特徵
      4.3.1  硫化銻礦物
      4.3.2  複合銻礦物
      4.3.3  多金屬礦物
      4.3.4  三類礦物中Sb和As的釋放比例
    參考文獻
  第5章  剎車片中銻的溶解釋放特徵
    5.1  研究方法
      5.1.1  樣品的採集與預處理
      5.1.2  樣品的消解
      5.1.3  淋濾實驗方法
      5.1.4  剎車片樣品的表徵
      5.1.5  總銻分析
      5.1.6  剎車片中金屬成分分析
    5.2  剎車片淋濾實驗結果
    5.3  初始pH和溫度對銻釋放的影響
    5.4  溶解性有機質對Sb釋放的影響
    5.5  銻釋放產生的潛在環境風險分析
    參考文獻
第2篇  典型礦物對銻的吸附過程和機理
  第6章  Sb(III)和Sb(V)在高嶺土、膨潤土和針鐵礦表面的吸附特徵
    6.1  礦物性質與實驗方法

      6.1.1  礦物性質
      6.1.2  實驗方法
    6.2  Sb(III)在三種礦物表面的吸附動力學
    6.3  Sb(III)在三種礦物表面的吸附等溫線
      6.3.1  高嶺土
      6.3.2  膨潤土
      6.3.3  針鐵礦
      6.3.4  吸附性能比較
    6.4  Sb(V)在三種礦物表面的吸附動力學
    6.5  Sb(V)在三種礦物表面的吸附等溫線
      6.5.1  高嶺土
      6.5.2  膨潤土
      6.5.3  針鐵礦
      6.5.4  吸附性能比較
    6.6  Sb(III)和Sb(V)在三種礦物表面吸附性能的比較
      6.6.1  高嶺土
      6.6.2  膨潤土
      6.6.3  針鐵礦
    6.7  pH對Sb(III)和Sb(V)在三種礦物表面吸附性能的影響
      6.7.1  對Sb(III)吸附的影響
      6.7.2  對Sb(V)吸附的影響
    6.8  胡敏酸對Sb(III)和Sb(V)在三種礦物表面吸附性能的影響
      6.8.1  對Sb(III)吸附的影響
      6.8.2  對Sb(V)吸附的影響
    6.9  競爭性離子對Sb(III)和Sb(V)在三種礦物表面吸附性能的影響
      6.9.1  高嶺土
      6.9.2  膨潤土
      6.9.3  針鐵礦
    6.10  Sb(III)和Sb(V)在三種礦物表面吸附的熱力學參數
      6.10.1  高嶺土
      6.10.2  膨潤土
      6.10.3  針鐵礦
    參考文獻
  第7章  合成氧化物對Sb(III)和Sb(V)的吸附特徵
    7.1  氧化鈦對無機銻的等溫吸附
      7.1.1  礦物合成與實驗方法
      7.1.2  對無機銻的吸附動力學
      7.1.3  對無機銻的吸附等溫線
      7.1.4  溶解性有機質對無機銻吸附的影響
    7.2  鐵氧化物對Sb(III)和Sb(V)的吸附行為及機理分析
      7.2.1  鐵氧化物的製備與實驗方法
      7.2.2  對Sb(V)的吸附動力學
      7.2.3  對Sb(III)的吸附動力學
      7.2.4  對Sb(III)和Sb(V)的吸附動力學及熱力學參數
      7.2.5  對Sb(V)的吸附等溫線
      7.2.6  對Sb(V)的表面吸附位點密度
      7.2.7  對Sb(III)的吸附等溫線
    參考文獻
  第8章  混凝法對Sb(V)和Sb(III)的去除效果與機理
    8.1  混凝實驗過程及方法

      8.1.1  混凝法實驗過程
      8.1.2  不同實驗條件對混凝法去除銻的影響
      8.1.3  純無定形鐵和載銻無定形鐵的合成
    8.2  pH對Sb(V)和Sb(III)去除的影響
      8.2.1  三氯化鐵對Sb(V)和Sb(III)的去除
      8.2.2  硫酸鋁對Sb(V)和Sb(III)的去除
    8.3  銻初始濃度與鐵劑量對Sb(V)和Sb(III)去除的影響
      8.3.1  Sb(V)初始濃度與鐵劑量對Sb(V)去除的影響
      8.3.2  Sb(III)初始濃度與鐵劑量對Sb(III)去除的影響
    8.4  干擾離子對Sb(V)和Sb(III)去除的影響
      8.4.1  碳酸氫根的影響
      8.4.2  硫酸根的影響
      8.4.3  硅酸根的影響
      8.4.4  磷酸根的影響
      8.4.5  腐殖酸的影響
      8.4.6  複合干擾離子的影響
    8.5  鐵-混凝法去除Sb(V)和Sb(III)的影響因素與機理
      8.5.1  干擾離子對Sb(V)去除的影響
      8.5.2  干擾離子對Sb(III)去除的影響
      8.5.3  鐵-混凝法去除Sb(III)和Sb(V)的機理
    參考文獻
……
第3篇 鐵錳介導的銻氧化動力學過程和機理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