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一般知識系統論(精)

  • 作者:李喜先|責編:任俊紅//賈雪玲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88245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687
人民幣:RMB 3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一般知識系統理論,即關於一般知識系統的元知識——元理論,對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整合和研究都有重要意義。本書運用現代系統概念、系統理論和系統觀,從普遍存在的種類紛繁的系統中,抽象出一個與極其複雜的科學系統、技術系統和工程系統緊密相關的知識系統——意識化、符號化和結構化的信息系統,進而研究其整合生成、客觀實在性、多種價值等。
    本書可供科學、技術、工程領域的研究者和管理者,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大學生參考。

作者介紹
李喜先|責編:任俊紅//賈雪玲

目錄
第1篇  科學系統論導論
  1  科學系統
    1.1  科學
    1.2  科學系統的含義
    1.3  科學系統的特性
    1.4  科學系統觀
  2  科學系統的結構
    2.1  科學知識系統的結構
    2.2  科學認識系統的結構
    2.3  科學社會系統的結構
  3  科學系統的功能
    3.1  科學系統功能的類型及其與結構的關係
    3.2  科學系統的認識功能
    3.3  科學系統的經濟功能
    3.4  科學系統的社會功能
  4  科學系統的環境
    4.1  科學系統的環境及其類型特徵
    4.2  科學系統的經濟環境
    4.3  科學系統的文化環境
  5  科學系統的進化
    5.1  科學系統進化的判據
    5.2  科學系統的自組織
    5.3  科學系統的能控性
  6  科學系統知識增長的數學描述
    6.1  數學模型的一般知識
    6.2  知識增長的三種模式
    6.3  數學描述
  7  數學系統中的模式和力
    7.1  數學是什麼
    7.2  數學知識演化的歷史學模式
    7.3  {MS}進化中的若干文化模式
    7.4  推動{MS}演化的力
  8  交叉科學模型
    8.1  交叉科學的含義
    8.2  交叉科學的特徵
    8.3  交叉科學知識的增長
    8.4  面臨的問題及發展的前景
  9  哲學科學模型
    9.1  哲學科學的含義
    9.2  哲學和科學
    9.3  科學哲學理論
    9.4  知識增長的蠶繭模型
  10  科學分類
    10.1  一般分類概述
    10.2  科學分類的原則
    10.3  科學分類的方案
第2篇  技術系統論導論
  1  技術系統
    1.1  技術
    1.2  技術系統的含義

    1.3  技術系統的特性
    1.4  技術系統與科學系統
    1.5  技術系統與工程系統
    1.6  技術系統觀
  2  技術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環境
    2.1  一般系統的結構
    2.2  一般系統的功能
    2.3  一般系統的環境
    2.4  一般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2.5  技術系統的結構
    2.6  技術系統的功能
    2.7  技術系統的環境
  3  技術系統的演化
    3.1  技術系統演化的邏輯結構
    3.2  技術系統演化的歷史結構
    3.3  技術系統的文化地位演變
  4  技術的分類
    4.1  技術的通常分類
    4.2  技術分類的理論標準
    4.3  廣義技術
  5  技術整合
    5.1  技術整合在技術系統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5.2  技術整合的發生機制
    5.3  刺激-反應機制
  6  自然技術
    6.1  能量技術
    6.2  信息技術
    6.3  物質技術
  7  社會技術
    7.1  社會技術系統的結構
    7.2  社會技術系統的功能
    7.3  社會技術系統的演化
  8  思維技術
    8.1  思維的本質
    8.2  思維方式的特徵與類型
    8.3  思維方式的演進
    8.4  思維技術釋義
  9  數學計算技術
    9.1  數學計算技術的來歷與構成要素
    9.2  數學計算技術的歷史回顧
    9.3  思維技術在密碼通信中的作用
  10  複雜系統技術
    10.1  複雜性的含義
    10.2  複雜系統的特徵
    10.3  各領域中的複雜性
    10.4  複雜系統技術的應用
第3篇  工程系統論導論
  1  工程系統
    1.1  工程
    1.2  工程系統的含義

    1.3  工程系統的特性
    1.4  科學系統、技術系統與工程系統
    1.5  工程系統論與系統工程學的區別
  2  工程系統的結構、環境與功能
    2.1  工程系統的結構
    2.2  工程系統的環境
    2.3  工程系統的功能
  3  工程系統的演化
    3.1  權勢主導的工程系統
    3.2  經濟主導的工程系統
    3.3  智力主導的工程系統
  4  工程系統的模式
    4.1  開發生活資源主導的工程系統
    4.2  擴大生存空間主導的工程系統
    4.3  保護環境安全主導的工程系統
  5  工程分類
    5.1  價值及其分類
    5.2  工程的範圍
    5.3  歷史上的工程
    5.4  工程系統的分類
  6  自然工程系統
    6.1  自然工程系統的性質
    6.2  自然工程系統的發展
    6.3  自然工程系統的要素
    6.4  自然工程系統的過程
    6.5  自然工程系統的價值
  7  社會工程系統
    7.1  政治工程系統
    7.2  經濟工程系統
    7.3  社團工程系統
  8  思維工程系統
    8.1  推理工程系統
    8.2  演算工程系統
    8.3  確證工程系統
  9  學習工程系統
    9.1  學習工程系統的價值取向
    9.2  學習工程系統的觀念基礎
    9.3  學習工程系統的概念框架
    9.4  學習工程系統的聖吉模式
    9.5  學習工程系統的技術支撐
    9.6  學習工程系統的組織管理
  10  複雜工程系統
    10.1  從簡單工程系統到複雜工程系統
    10.2  工程系統要素的複雜化
    10.3  工程系統結構的複雜化
    10.4  工程系統環境的複雜化
    10.5  工程系統的複雜適應性
    10.6  開放複雜巨系統
第4篇  知識系統論導論
  1  知識系統

    1.1  知識的起源
    1.2  知識系統的生成和發展
    1.3  知識系統的定義
    1.4  知識系統的研究方法
  2  知識的種子
    2.1  知識之樹
    2.2  問題是知識的種子
    2.3  知識創新的種子
    2.4  知識的種子是生長的開端
    2.5  知識的種子具有的性質
    2.6  科學革命知識的種子
  3  知識的突現
    3.1  突現概念
    3.2  知識突現的機制
    3.3  知識整體突現
    3.4  知識突現即生成
    3.5  知識突現的層次
  4  知識系統的進化
    4.1  信仰主導的知識系統
    4.2  理性主導的知識系統
    4.3  價值主導的知識系統
  5  知識的消失
    5.1  系統衰亡論概述
    5.2  知識的非物質性
    5.3  知識的老化
    5.4  知識消失的原因和方式
  6  知識的性質
    6.1  知識的客觀性
    6.2  知識的社會性
    6.3  知識的系統性和複雜性
    6.4  知識的辯證性
    6.5  知識系統的自組織性與他組織性
  7  知識系統的結構
    7.1  信息是知識系統結構的中心要素
    7.2  常識在全知識系統結構中的地位
    7.3  知識的表達及其動態結構一瞥
  8  知識的擴散、傳播和宣傳
    8.1  文化系統和知識系統
    8.2  知識運動的三種形態
    8.3  知識傳播
  9  知識的分化與整合
    9.1  分化與整合是知識生成和增長的方式
    9.2  知識整合即相互作用
    9.3  知識交叉實現整合
    9.4  哲學的分化與整合
    9.5  科學和人文文化的分化與整合
  10  知識的分類
    10.1  關於知識的幾種定義與粗分類
    10.2  歷史上的知識分類
    10.3  系統化知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