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三部曲)(精)/中華學術有道

  • 作者:(美)列文森|責編:李世文//李洪超|譯者:季劍青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162097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7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哲學思想、官僚制度、政治文化、社會心理和理想人格等層面,生動分析了儒家文化的精神特質以及儒家社會與政治的本質特徵,重點論述了儒家文化在中國走向現代化過程中的角色與命運,洞見迭出。全書以其宏大的架構和所討論的問題的重要性,成為中國研究領域無法迴避的經典巨著。
    在書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命題,如傳統與現代、歷史與價值、保守與激進、東方與西方、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等,在本書之後的眾多甚至是任何一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著作中,都可見到對這些問題或明或暗的回應。列文森的價值早已超出了著作本身,他的思考與寫作方式,他提出問題的角度,至今仍啟發著一代又一代學人。

作者介紹
(美)列文森|責編:李世文//李洪超|譯者:季劍青

目錄
譯者導言
總序
第一卷  思想連續性問題
  前言
  導論:特殊和一般的歷史求索
  第一部分  早期現代中國思想文化的色調
    第一章  清初思想中經驗主義的流產
      1.對唯心主義的批判
      2.科學與清代的經驗主義:它們相合的程度
      3.科學與清代的經驗主義:它們的非同一性
      4.騷動和穩定:對之前一個論斷的回顧
      5.結論
    第二章  明代和清初社會中的業餘理想:來自繪畫的證據
      1.社會與藝術中的明代風格
      2.學者反學院主義的悖論
      3.折中主義與鑒賞力
      4.結論:作為業餘理想之腐蝕劑的現代化
      插曲:儒教以及它與道家的聯繫的終結
  第二部分  中國文化的現代變形:思想選擇的張力
    第三章  中國本土選擇中的折中主義
      1.時間的考量變成空間的考量
      2.曾國藩的折中主義
      3.「中國」在普遍價值判斷上遭受的侵犯
    第四章  體和用
      1.合理化
      2.謬誤
      3.「體用」概念哲學意義的弱化
      4.拒斥「體用」和拒斥革新:倭仁
      5.拒斥「體用」和尋求新的合理化:經典的認可
    第五章  今文學派和經典的認可
      1.給中國歷史注入新價值:康有為
      2.今文經學認可的失效
    第六章  現代古文經學對今文維新學說的反對、反動和革命
      1.反動的古文經學的攻擊
      2.革命的古文經學的攻擊
      3.經書與歷史
    第七章  民族主義在脫離過去中的作用
      1.對滿族的攻擊
      2.文化主義和民族主義在爭取忠誠上的競爭
      3.傳統被重新整合入民族主義
    第八章  對普遍有效性的強調:(1)維護傳統
      1.「擇東西之精華」
      2.蔡元培的例子
      3.「物質」與「精神」:「體用」合理化方案的末路
    第九章  對普遍有效性的強調:(2)攻擊傳統
      1.儒教、基督教以及中國的選擇
      2.反傳統主義對民族主義的壓力
      3.民族主義面對的社會壓力:既要推動傳統的僵化,
      又要否定傳統的僵化
      4.對傳統精神中創造力僵化的指控

    第十章  共產主義
      1.共產主義對痛苦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吸引力
      2.殘餘的傳統主義
      3.對傳統主義的讓步:理性的策略還是情感的投入?
      4.階級分析
      5.「反傳統主義—本土主義」的融合
    第十一章  西方列強與中國革命:文化變革的政治面向
    結語:新辭彙還是新語言
      1.歐洲和中國的辭彙變化:藝術與觀念
      2.語言的變化和連續性問題
    註釋
    參考文獻
第二卷  君主制的衰敗問題
  前言
  第一部分  殘跡的意味:最後的儒教與君主制(I)
    第一章  君主制神秘性的喪失
      1.作為喜劇人物的洪憲皇帝
      2.晚清:儒教被重新界定為現代思想的對手
      3.民國:儒教與君主制觀念的窄化與交織
  第二部分  張力與活力
    第二章  儒教與君主制:基本的對峙
      1.張力的記錄
      2.與封建主義的關係
      3.與法律的關係
      4.異族征服的因素
    第三章  儒家官僚制人格的演變
      1.貴族制、君主制與官僚制:三重奏的三個樂章
      2.作為君主抑制貴族制的工具的官僚制
      3.作為君主抑制官僚制的工具的貴族制
      4.儒家官僚階層的反抗
    第四章  儒家內部的基本對抗
      1.內與外
      2.私與公
      3.家庭與宗族
      4.個性與學術
      5.先例與法規
      6.自由與監督
    第五章  儒教與君主制:專制控制的限度
      1.道德主義
      2.忠誠
      3.恐怖
      4.權力的餡餅
      5.「太極」
      6.普天之下
      7.朋黨
      8.德性、權力與無能為力
      9.國家與皇室
  第三部分  張力線的斷裂
    第六章  官僚制長期不為社會革命所動:儒教的作用
      1.君主與人民

      2.「寄生蟲」效應
      3.智識勞動的重要性
    第七章  官僚制的脆弱之處:思想上的受攻擊點
      1.太平天國對儒家當權者的抨擊的新鮮之處
      2.儒家內在性學說的關鍵特質
    第八章  太平天國對儒家之「天」的衝擊
      1.「傳統的」叛亂者:與太平天國在觀念上的分歧
      2.太平天國的「天」與權力的超驗氛圍
      3.《聖經》作為經書之接替者的意義
      4.太平天國與儒家的關係
      5.太平天國的平等主義
      6.太平天國的獨特衝擊在心理上造成的反響
      7.儒教與官僚制功能的分離
  第四部分  意味的殘跡:最後的儒教與君主制(II)
    第九章  時代錯置的形成
      1.革命的名與實
      2.形式與內容
      3.殘餘的君主制和日本人支持的意圖
    結語:日本和中國的君主制的神秘性
    註釋
    參考文獻
第三卷  歷史意義問題
  前言
  第一部分  脫離歷史
    第一章  微弱的生命:廖平與儒教和歷史的分離
      1.生平
      2.原創性問題
      3.從典範到預言
      4.從預言到終結
    第二章  「井田」中的風往哪個方向吹:儒家論辯基礎的削弱
      1.從字面意義到隱喻
      2.井田與儒教改良主義
      3.社會主義—井田論的陳詞濫調
      4.失而復得的樂園:從經書的獨特性到歷史中的共同命運
      5.情緒化的激進主義
      6.胡適、胡漢民和廖仲愷的同時代性
      7.保守主義形態的變化
      8.馬克思主義者聽到的儒教之聲
  第二部分  進入歷史
    第三章  從中國共產主義者對過去的研究看他們的處境
      1.對等與分期
      2.對等與現代化
      3.民眾與非民眾的主題
    第四章  孔子在共產主義中國的位置
      1.儒教精神的不朽?
      2.儒家內容在知識生活中所占分量的萎縮
      3.去儒教化的儒教問題:(A)通向現在的里程碑
      4.去儒教化的儒教問題:(B)來自過去的墓碑
  第三部分  歷史意義/重要性
    第五章  理論與歷史

      1.理論
      2.歷史
      3.結論
    結語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