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水域修復生態學(基礎與應用)

  • 作者:編者:陳雪初|責編:朱瑾//白雪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74408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4
人民幣:RMB 1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介紹了我國湖泊、河流、濕地等水域生態系統面臨的問題,並從生態學視角出發闡釋了水域生物要素與生態過程:梳理歸納了水域生態修復的基本理念和技術方法,並列舉了針對不同類型水域生態系統的代表性工程案例:進一步總結了水域生態修復方案的設計流程,並提供了來源於實際工程的設計方案。本書有助於讀者全面了解水域生態修復領域基礎理論知識和工程設計方法。
    本書注重生態學理論、工程思維和技術方法的相互貫通,可用於大專院校生態環境專業教學,也可以為相關領域工程設計人員學習理論和技術方法提供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陳雪初|責編:朱瑾//白雪

目錄
第1章  水域生態系統概述
  1.1  曾為人類母親的水域
  1.2  水城生態系統及其面臨的問題
    1.2.1  湖泊
    1.2.2  河流
    1.2.3  濕地
  1.3  水域生態系統與流域的關係
    1.3.1  流域營養鹽排放導致水域富營養化
    1.3.2  水域為流域人類活動提供生態系統服務
  主要參考文獻
第2章  水域生態系統主要生物類群
  2.1  浮遊植物
    2.1.1  浮遊植物光合作用機制
    2.1.2  有害藍藻
    2.1.3  藻類水華的危害
  2.2  浮遊動物
    2.2.1  枝角類
    2.2.2  橈足類
  2.3  浮遊生物食性魚類
  2.4  凶猛魚類
  2.5  底棲動物
  2.6  大型水生植物
  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  水域生態系統過程
  3.1  水域生境區域
  3.2  初級生產
    3.2.1  初級生產力的影響因素
    3.2.2  光限制與藻類垂直分佈
  3.3  牧食作用
    3.3.1  浮遊動物牧食
    3.3.2  魚類牧食
    3.3.3  貝類牧食
  3.4  有害藍藻對環境的適應
    3.4.1  水華藍藻的浮力調控機制
    3.4.2  水華藍藻的群體化與可食性
    3.4.3  其他
  3.5  食物鏈過程與生態調控
    3.5.1  下行效應與營養級聯學說
    3.5.2  穩態轉換理論
  3.6  碳氦磷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3.6.1  碳循環
    3.6.2  氮循環
    3.6.3  磷循環
  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  水域生態修復基本方法
  4.1  生態修復的基本理念
    4.1.1  生態系統的狀態:受損與退化
    4.1.2  生態修復的目標:複原與重構
    4.1.3  生態修復的驅動力:人工干預與自然演替
  4.2  外源污染控制

    4.2.1  農業面源污染源頭控制
    4.2.2  匯流區生態阻控
    4.2.3  徑流輸移過程中的生態凈化
  4.3  水生植被恢復
    4.3.1  實施水生植物群落恢復工程的基本原則
    4.3.2  影響水生植物恢復的關鍵生境因子及其調控方法
    4.3.3  水生植物種植技術
    4.3.4  生態浮島
  4.4  生物操縱
    4.4.1  減少捕食者
    4.4.2  提供生態避難所
    4.4.3  曝氣
  4.5  底棲動物保育
    4.5.1  底棲動物適生生境條件
    4.5.2  底棲生物生境條件提升方法
  4.6  有害藻類控制
    4.6.1  揚水造流控藻技術
    4.6.2  原位遮光控藻技術
    4.6.3  原位超聲波除藻技術
    4.6.4  人工濕地控藻技術
  4.7  濕地恢復
    4.7.1  基底修復與灘面養護技術
    4.7.2  水動力修復技術
    4.7.3  植物引種技術
    4.7.4  生態壩和植生格技術
  4.8  小型景觀水體水質修復與藻類控制
    4.8.1  小型水景生態過程與水體水質問題
    4.8.2  小型景觀水體生態要素的設計與調控
  主要參考文獻
第5章  水域生態修復工程案例
  5.1  湖泊富營養化控制
    5.1.1  控制對策簡介
    5.1.2  荷蘭茲韋姆盧斯特湖生態修復
    5.1.3  瑞典芬雅舍湖富營養化治理
    5.1.4  紐西蘭奧卡羅湖富營養化治理
    5.1.5  西湖富營養化治理
  5.2  河流生態修復
    5.2.1  美國基西米河生態修復
    5.2.2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橋公園水生態修復
    5.2.3  韓國清溪川生態修復
    5.2.4  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多瑙河生態修復
  5.3  水源地水質修復
    5.3.1  渡良瀨水庫
    5.3.2  深圳水庫
  5.4  湖濱帶濕地恢復
    5.4.1  太湖貢湖灣湖濱濕地生態功能區與植被修復
    5.4.2  巢湖湖濱帶生態恢復
    5.4.3  日本霞浦湖湖岸恢復
    5.4.4  太湖梅梁灣水生植物群落恢復
  5.5  海岸帶生態修復

    5.5.1  美國特拉華灣濕地生態恢復
    5.5.2  美國牙買加灣潮灘生態修復
    5.5.3  比利時斯海爾德河河口潮灘濕地生態恢復
    5.5.4  杭州灣北岸奉賢岸段生態恢復
    5.5.5  美國博爾薩奇卡低地恢復
    5.5.6  西雅圖海堤生態修復
  5.6  多功能生態濕地構建與恢復
    5.6.1  上海鸚鵡洲生態濕地
    5.6.2  上海崇明東灘互花米草生態控制與鳥類棲息地優化工程
    5.6.3  日本谷津干潟公園
    5.6.4  廈門五緣灣濕地公園
    5.6.5  佛羅里達自由公園濕地
  主要參考文獻
第6章  水生態修復方案設計
  6.1  方案設計前期調研工作
    6.1.1  資料收集
    6.1.2  現場調查
  6.2  工程方案的編製與實施
    6.2.1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製
    6.2.2  工程設計方案的編製
  6.3  工程方案設計案例
    6.3.1  鸚鵡洲生態濕地設計
    6.3.2  農林水鄉林濕複合生態凈化系統設計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