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工程測量(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成果教材)

  • 作者:編者:朱廣山//劉茂華|責編:劉麗菲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48422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1
人民幣:RMB 5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工程測量》按照高等學校土木類「工程測量」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編寫而成,全書共16章,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5章)主要介紹了測量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測量儀器的構造和使用方法以及誤差分析;第二部分(第6?9章)介紹了小地區控制測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圖、識圖和用圖以及測設內容、方法;第三部分(第10?15章)為施工測量部分,詳細介紹了建築施工測量及路橋和隧道施工測量、管線施工測量、地質工程以及地籍測量等內容,各專業可根據需要選用;第四部分(第16章)簡要介紹了當前的測繪新儀器和新技術——GNSS測量技術,包括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多系統定位測量及CORS技術等。本書力求做到簡明、扼要、實用,並融入當前的測繪新技術。
    本書可作為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採礦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地質工程、交通工程等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教材使用,還可作為相關專業的高等學校教師、科研院所及工程設計與施工單位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朱廣山//劉茂華|責編:劉麗菲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測量學的內容與任務
    1.1.1  測量學概述
    1.1.2  測量學分類
    1.1.3  測量學的發展方向及應用
  1.2  測量工作的內容與任務
    1.2.1  測量工作的基本內容
    1.2.2  測量的基本原則
    1.2.3  測量工作的任務
  習題
第2章  水準測量
  2.1  水準測量的概述
    2.1.1  水準測量基本原理
    2.1.2  高程計算方法
    2.1.3  水準測量的測段
  2.2  水準儀及使用
    2.2.1  DS3型微傾式水準儀的構造
    2.2.2  水準尺、尺墊
    2.2.3  DS3水準儀的技術操作
    2.2.4  自動安平水準儀
    2.2.5  電子水準儀
  2.3  水準測量的方法
    2.3.1  水準點和水準路線
    2.3.2  水準測量的實施
    2.3.3  水準測量的檢核
  2.4  水準測量的內業
    2.4.1  閉合水準路線成果計算
    2.4.2  附合水準路線成果計算
    2.4.3  支線水準路線成果計算
  2.5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2.5.1  圓水準器軸平行於豎軸的檢驗和校正
    2.5.2  十字絲橫絲垂直於儀器豎軸的檢驗和校正
    2.5.3  望遠鏡視准軸平行於管水準軸的檢驗和校正
  2.6  水準測量誤差及注意事項
    2.6.1  儀器誤差
    2.6.2  觀測誤差
    2.6.3  大氣垂直折光的影響
    2.6.4  水準測量注意事項
  習題
第3章  角度測量
  3.1  角度測量的概述
    3.1.1  角度的分類
    3.1.2  水平角測量原理
    3.1.3  豎直角測量原理
  3.2  光學經緯儀及使用
    3.2.1  DJ6型光學經緯儀的構造
    3.2.2  DJ6型光學經緯儀的基本操作
  3.3  水平角觀測
    3.3.1  測回法測量水平角
    3.3.2  全圓方向法測量水平角

  3.4  豎直角觀測
    3.4.1  豎直度盤的構造
    3.4.2  豎直角的計算
    3.4.3  豎盤指標差
    3.4.4  豎直角的觀測方法
  3.5  全站儀的電子測角原理和測量方法
    3.5.1  全站儀簡介
    3.5.2  全站儀的結構原理
    3.5.3  電子測角原理
    3.5.4  全站儀的操作方法
  3.6  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3.6.1  經緯儀軸線間應滿足的幾何關係
    3.6.2  DJ6型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3.7  角度測量的誤差及注意事項
    3.7.1  角度測量的誤差
    3.7.2  角度測量的注意事項
  習題
第4章  距離測量與方向測量
  4.1  距離測量
    4.1.1  量距工具
    4.1.2  直線定線
    4.1.3  一般量距方法
    4.1.4  鋼尺的檢定
    4.1.5  成果整理
    4.1.6  鋼尺量距的誤差分析及注意事項
  4.2  視距測量
    4.2.1  視距測量原理
    4.2.2  視距測量的觀測和計算
    4.2.3  視距測量的誤差來源及消減方法
  4.3  電磁波測距
    4.3.1  測距原理
    4.3.2  紅外測距儀及其使用
    4.3.3  測距誤差和標稱精度
  4.4  直線定向
    4.4.1  標準方向線
    4.4.2  直線方向的表示方法與推算
    4.4.3  方位角間的關係
    4.4.4  坐標方位角與推算
    4.4.5  象限角
    4.4.6  坐標計算
  習題
第5章  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
  5.1  測量誤差的來源及分類
    5.1.1  測量誤差概述
    5.1.2  測量誤差的來源
    5.1.3  測量誤差的分類
  5.2  偶然誤差的特性
    5.2.1  偶然誤差的基本特性
    5.2.2  誤差分析中正態分佈的意義
    5.2.3  標準差σ對誤差擴散的表徵作用

  5.3  衡量觀測值精度的指標
    5.3.1  標準差及中誤差
    5.3.2  相對誤差
    5.3.3  極限誤差和容許誤差
    5.3.4  平均誤差
  5.4  誤差傳播定律及其應用
    5.4.1  線性函數的中誤差
    5.4.2  非線性函數的中誤差
    5.4.3  和差函數的中誤差
    5.4.4  倍數函數的中誤差
    5.4.5  誤差傳播定律的應用
  5.5  等精度觀測平差
    5.5.1  真值的最概然值
    5.5.2  觀測值改正數
    5.5.3  觀測值中誤差
    5.5.4  最概然值中誤差
  5.6  不等精度觀測值的平差
    5.6.1  權
    5.6.2  加權平均值及其中誤差
    5.6.3  定權的常用方法
  習題
第6章  控制測量
  6.1  控制測量概述
    6.1.1  控制測量的作用和布網原則
    6.1.2  國家控制網的概念
    6.1.3  工程式控制制網
    6.1.4  圖根控制網
  6.2  導線測量
    6.2.1  概述
    6.2.2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6.2.3  導線測量的內業計算
  6.3  交會法定點
    6.3.1  前方交會
    6.3.2  側方交會
    6.3.3  後方交會
    6.3.4  距離(測邊)交會
  6.4  高程式控制制測量
    6.4.1  三、四等水準測量
    6.4.2  三角高程測量
  習題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7.1  地形圖的基本知識
    7.1.1  概述
    7.1.2  地形圖比例尺
    7.1.3  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
    7.1.4  地形圖的圖廓
  7.2  地形圖的符號與表示
    7.2.1  地物符號
    7.2.2  地貌符號與表示
    7.2.3  注記符號

  7.3  測圖前準備工作與圖根點加密
    7.3.1  測圖前準備工作
    7.3.2  圖根點的測量和加密方法
  7.4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7.4.1  經緯儀測繪法
    7.4.2  小平板儀與經緯儀聯合測圖法
    7.4.3  大平板儀測圖法
    7.4.4  全站儀數字化測圖法
  7.5  數字化測圖技術
    7.5.1  數字化測圖概念
    7.5.2  數字地圖的特點
    7.5.3  大比例尺數字測圖的作業過程
  7.6  地形圖的拼接與整飾
    7.6.1  地形圖的拼接與檢查
    7.6.2  地形圖整飾
    7.6.3  驗收
    7.6.4  地形圖測繪的成果資料
  習題
第8章  地形圖應用
  8.1  地形圖應用概述
    8.1.1  地形圖的主要用途
    8.1.2  地形圖的閱讀
  8.2  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容
    8.2.1  在地形圖上確定任一點的平面坐標
    8.2.2  求圖上兩點間的距離
    8.2.3  求圖上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8.2.4  在地形圖上確定點的高程
    8.2.5  在地形圖上確定兩點間的坡度
    8.2.6  在地形圖上按設計坡度選擇最短路線
  8.3  地形圖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8.3.1  繪製地形斷面圖
    8.3.2  確定匯水面積
    8.3.3  填、挖土方量計算
    8.3.4  圖形面積量算
  習題
第9章  測設的基本內容與方法
  9.1  概述
    9.1.1  施工測設的內容
    9.1.2  施工測量的特點
    9.1.3  施工測量的原則
  9.2  施工控制網的布設
    9.2.1  施工控制網的特點
    9.2.2  平面控制網的建立
    9.2.3  高程式控制制網的建立
  9.3  測設點的平面位置
    9.3.1  點位測設的基本工作
    9.3.2  點位平面位置測設的方法
  9.4  距離、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樣
    9.4.1  水平距離的測設
    9.4.2  水平角的測設

    9.4.3  高程的測設(放樣)
    9.4.4  已知坡度線的測設
  9.5  建築基線的測設
  習題
第10章  建築施工測量
  10.1  建築場地的施工控制測量
    10.1.1  建築基線
    10.1.2  建築方格網
    10.1.3  建築場地的高程式控制制
  10.2  民用建築施工測量
    10.2.1  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
    10.2.2  多層建築施工測量
    10.2.3  高層建築施工測量
  10.3  竣工測量
    10.3.1  現場竣工測量
    10.3.2  總平面圖的編繪
  10.4  建築物變形監測
    10.4.1  變形監測的目的與內容
    10.4.2  建築物的沉降觀測
    10.4.3  建築物的傾斜觀測
    10.4.4  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
  習題
第11章  路橋施工測量
  11.1  道路施工測量
    11.1.1  恢復中線測量
    11.1.2  施工控制樁測設
    11.1.3  路基測設
  11.2  橋樑施工測量
    11.2.1  橋樑施工控制測量
    11.2.2  橋樑墩台測設
  11.3  隧道施工測量
    11.3.1  地面控制測量
    11.3.2  隧洞內控制測量
    11.3.3  豎井聯繫測量
    11.3.4  地下洞內施工測量
    11.3.5  隧道貫通測量
  11.4  新技術在路線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11.4.1  路線控制測量的基本要求
    11.4.2  GPS控制網布設
    11.4.3  GPS控制網的觀測工作
  11.5  路線帶狀地形圖測繪
    11.5.1  地形點的描述
    11.5.2  地形編碼
  習題
第12章  管線工程測量
  12.1  管道中線測量
    12.1.1  管道主點的測設
    12.1.2  中樁的測設
    12.1.3  轉向角的測量
    12.1.4  繪製里程樁手簿

  12.2  管道斷面測繪
    12.2.1  縱斷面測繪
    12.2.2  橫斷面測繪
  12.3  管道施工測量
    12.3.1  施工前的測量工作
    12.3.2  施工過程中的測量工作
    12.3.3  架空管道的施工測量
  12.4  頂管施工測量
  12.5  管道竣工測量
  習題
第13章  地質勘探工程測量
  13.1  概述
  13.2  地質剖面測量
  13.3  地質填圖測量
    13.3.1  概述
    13.3.2  地質點測量
    13.3.3  地質界線的圈定
  習題
第14章  礦山測量
  14.1  礦山測量概述
    14.1.1  礦山測量的任務
    14.1.2  礦山測量的作用
    14.1.3  礦山測量工作的特點
  14.2  礦井測量
    14.2.1  礦井平面控制測量
    14.2.2  礦井高程測量
    14.2.3  礦井平面聯繫測量
    14.2.4  礦井高程聯繫測量
  14.3  MAPGIS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
    14.3.1  礦山測量技術概述
    14.3.2  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14.3.3  MAPGIS的結構及功能
  14.4  攝影測量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
    14.4.1  攝影測量概述
    14.4.2  攝影測量的基本知識
    14.4.3  數字攝影測量的設計與實施
    14.4.4  幾種常見的攝影儀
  習題
第15章  地籍測量
  15.1  地籍測量概述
    15.1.1  地籍測量任務及特點
    15.1.2  坐標系統選擇
  15.2  平面控制網等級及布設
  15.3  地籍要素調查
    15.3.1  地塊的劃分與編號
    15.3.2  調查的內容與方法
  15.4  地籍要素測量
    15.4.1  測量的內容與方法
    15.4.2  測量的編號與精度
    15.4.3  成果分析

  習題
第16章  GNSS測量技術
  16.1  GPS衛星定位測量
    16.1.1  GPS的概述
    16.1.2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16.1.3  GPS接收機基本類型
    16.1.4  GPS網的布設
  16.2  高精度系統應用
  16.3  CORS技術概述
    16.3.1  CORS的概念
    16.3.2  CORS的構成
    16.3.3  CORS的技術優勢
  習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