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醫美容皮膚科學(供中醫美容專業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創新教材)

  • 作者:編者:吳志明//楊恩品|責編:華中健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27278
  • 出版日期:2015/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7
人民幣:RMB 8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被列為「雲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十二五』規劃教材」。在編寫時,我們既注重中醫皮膚理論內容的闡述,同時也增加了現代醫學的皮膚病診斷、防治內容,其目的是增強該教材的科學性與臨床實用性。全書分為上下兩篇,共十九章。上篇敘述了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的發展簡史、定義、性質、研究對象、任務、與相關學科的關係、特點、研究方法及學習方法,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理論基礎,中醫皮膚美學基礎,以及皮膚的中醫美容護理與保健等內容;下篇闡述了損美性皮膚病的中西醫病因病機認識、臨床表現、中醫辨證、西醫診斷及中西醫防治等內容。后附有按筆畫順序排列的常用美容方劑,方便讀者查詢。
    本書不僅可供中醫藥院校美容專業學生在專業必修課上使用,而且對從事生活美容的工作者來說也是一本開拓知識、提高個人美容技術水平的實用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吳志明//楊恩品|責編:華中健

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發展簡史
      一、遠古至先秦時期
      二、秦漢時期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四、隋唐時期
      五、宋金元時期
      六、明清時期
      七、近現代時期
      八、中西醫皮膚美容的現狀與展望
    第二節  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的定義、性質、研究對象和任務
      一、中醫美容皮膚科學概念
      二、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研究對象
      三、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研究任務
      四、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的實施範圍
    第三節  中醫美容皮膚科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一、中醫美容皮膚科學與中醫學的關係
      二、中醫美容皮膚科學與醫學美學的關係
      三、中醫美容皮膚科學與中醫皮膚科學的關係
    第四節  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的特點及研究方法
      一、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的特點
      二、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的研究方法
    第五節  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的學習方法
      一、重視基礎知識和技能學習
      二、融會貫通學科內容
      三、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四、衷中參西,樹立正確的整體辨病辨證思維觀
  第二章  中醫美容皮膚科學基礎
    第一節  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的整體觀
      一、皮膚與臟腑的關係
      二、皮膚與氣血津液的關係
      三、皮膚與經絡的關係
    第二節  損容性皮膚病的病因病機
      一、病因
      二、病機
    第三節  損容性皮膚病的診法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切診
    第四節  損容性皮膚病的辨證
      一、八綱辨證
      二、臟腑辨證
      三、氣血津液辨證
      四、經絡部位辨證
    第五節  損容性皮膚病的治法
      一、中藥療法
      二、針灸療法
      三、按摩療法

      四、氣功療法
      五、飲食療法
      六、芳香療法
      七、心理調節
  第三章  中醫皮膚美學基礎
    第一節  人體皮膚美學
      一、人體皮膚美學的意義
      二、人體皮膚美學的特點
      三、人體皮膚美學的要素
    第二節  中醫人體皮膚審美
      一、「天人合一」的整體審美思想
      二、健康是健美皮膚的基本保障
  第四章  皮膚的中醫美容護理與保健
    第一節  皮膚保健
      一、健美皮膚的標準
      二、影響皮膚健美的因素
      三、皮膚的類型及特點
      四、日常皮膚的清潔保養
      五、不同季節顏麵皮膚的清潔養護
      六、對日光損害的防護
    第二節  損美性皮膚病的防護
      一、損美性皮膚病的預防
      二、損美性皮膚病的護理
    第三節  皮膚的中醫護理保健技術
      一、駐顏除皺
      二、增白潤膚
      三、潔膚香身
      四、潤唇艷唇
      五、烏髮固發
下篇  各論
  第五章  色素障礙性皮膚病
    第一節  黃褐斑
    第二節  雀斑
    第三節  黑變病
    第四節  眶周色素沉著症
    第五節  白癜風
  第六章  皮膚附屬器疾病
    第一節  尋常痤瘡
    第二節  酒渣鼻
    第三節  脂溢性皮炎
    第四節  斑禿
    第五節  雄激素性脫髮
    第六節  白髮
    第七節  多汗症
    第八節  汗皰疹
    第九節  臭汗症
  第七章  病毒性皮膚病
    第一節  帶狀皰疹
    第二節  單純皰疹
    第三節  扁平疣

    第四節  尋常疣
    第五節  傳染性軟疣
  第八章  細菌性皮膚病
    第一節  膿皰瘡
    第二節  毛囊炎
    第三節  丹毒
  第九章  真菌性皮膚病
    第一節  頭癬
    第二節  體癬
    第三節  手足癬
    第四節  甲真菌病
    第五節  花斑糠疹
  第十章  動物性皮膚病
    第一節  疥瘡
    第二節  蠕蟲皮炎
  第十一章  物理性皮膚病
    第一節  手足皸裂
    第二節  日曬傷
    第三節  多形日光疹
    第四節  凍瘡
  第十二章  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第一節  濕疹
    第二節  蕁麻疹
    第三節  接觸性皮炎
    第四節  化妝品皮炎
  第十三章  瘙癢性皮膚病
    第一節  神經性皮炎
    第二節  瘙癢症
    第三節  急性癢疹
  第十四章  紅斑鱗屑和角化性皮膚病
    第一節  銀屑病
    第二節  玫瑰糠疹
    第三節  多形紅斑
    第四節  剝脫性角質松解症
    第五節  毛髮苔蘚
  第十五章  結締組織病
    第一節  紅斑狼瘡
    第二節  皮肌炎
    第三節  硬皮病
  第十六章  大皰性皮膚病
    天皰瘡
  第十七章  黏膜疾病
    第一節  剝脫性唇炎
    第二節  接觸性唇炎
    第三節  口角唇炎
  第十八章  皮膚腫瘤
    第一節  脂溢性角化病
    第二節  汗管瘤
    第三節  色素痣
    第四節  瘢痕疙瘩

    第五節  血管瘤
  第十九章  其他損美性皮膚病
    第一節  換膚術后綜合征
    第二節  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
    第三節  人工染色後遺症
    第四節  魚鱗病
    第五節  毛囊角化病
    第六節  汗孔角化症
    第七節  掌跖角化病
    第八節  瞼黃疣
    第九節  褐黃病
    第十節  原發性皮膚澱粉樣變
    第十一節  維生素A缺乏症
    第十二節  煙酸缺乏病
附錄
  常用中醫皮膚美容方劑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