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退燒簡史

  • 作者:編者:甄橙|責編:洪滔
  • 出版社:浙江教育
  • ISBN:9787572277948
  • 出版日期:2024/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2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退燒簡史》展現了從草藥偏方到現代醫學的演變及其背後所凝聚的科學家精神和醫者仁心。該書不僅是一本關於醫學史的科普作品,還是一首關於希望、創新與人性光輝的讚歌。

作者介紹
編者:甄橙|責編:洪滔
    甄橙,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北京大學醫史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從中國當代著名醫史學家程之范先生。作為公派訪問學者,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醫學史研究中心、美國洛克菲勒檔案中心(RAC)開展研究工作。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首屆十佳女教職工之星、首屆青年學者獎,多次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教師。國家社科基金專項工程首席專家,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出版著作5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和人文論文280余篇。多次作為專家接受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首都科學講堂等電視網路媒體的採訪。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認識熱病
  第一章  西醫對熱病的認識
    傳染的增加,迷信之興起
    苦痛的繼續,醫治之始發
    發熱與發熱疾病
    希波克拉底與四體液解釋
    體溫計的發明與發熱的判斷
    體溫曲線與發熱疾病
    體溫調節與發熱的界定
  第二章  中醫對熱病的認識
    甲骨文中的熱病記載
    《周易》中的熱病探索
    發熱之因:陰陽失衡
    成熱之理:病機十九條
    寒熱之類:《傷寒雜病論》
    去熱之方:《千金》《外台》記載
    療熱之法:寒涼與溫補
    溫病學派建奇功
    辨假識真火神派
    中西結合張石膏
第二部分  熱病歷史
  第三章  人類歷史上的熱病
    發熱疾病與戰爭:覆亡的推手
    世界的陰雲:黑死病流行
    病者有「罪」:麻風的流行
    熱病之「美」:結核病
    熱病的命名:西班牙流感068
    應熱生方:中國古代熱病與診治070
  第四章  中西合力滅天花077
    全球肆虐:侵略者的幫凶078
    匠心獨具:人痘接種術的推廣080
    另闢蹊徑:牛痘接種術的發明084
    普渡慈航:牛痘疫苗遠征全球085
    疫苗回傳:牛痘傳入中國088
    舉世矚目:天花在全球被消滅091
  第五章  眾志成城防鼠疫  095
    聞之色變:令人發黑的死神096
    塗炭生靈:大流行、天罰與人本主義098
    柳暗花明:歐洲預防保健知識的發展  100
    兵來將擋:抗疫的公共衛生制度  102
    鼎故革新:19—20世紀的中國戰疫  106
    餘毒未消:當代鼠疫預防及治療  1 10
  第六章  溫故知新抗瘧疾113
    自成一格:瘧疾的熱型與癥狀  114
    陰魂不散:瘧疾如何肆虐人間  116
    雲開見日:瘧原蟲的發現與認識119
    抗瘧元勛:奎寧的發現與應用  122
    功成名就:「青蒿一握」與諾獎  125
    抗瘧今談:全球戰瘧新進展130

  第七章  病癥之辨識肺炎133
    早期認識:使人高熱的肺周圍炎  134
    小試牛刀:胸腔積膿與開胸除膿術  135
    眼見為實:「肺周圍炎」的明確138
    因聲辨病:「肺周圍炎」的消失139
    工器漸利:病理解剖學明確肺炎分型
    水落石出:微生物學揭示肺炎原因
    肺炎治療:從放血療法到抗生素的發現與應用
    面向未來:后疫情時代的肺炎防控
第三部分  退熱良方
  第八章  歷史上的致熱與治熱
    發熱療法:以毒攻毒
    發熱本質:利弊並存
    發熱因由:診斷在先
    退熱策略:治標治本
  第九章  退熱療法
    放血退熱法
    樹皮退熱法
  第十章  退熱藥物
    陣陣清涼中藥
    非甾體類解熱葯
    激素類(甾體類)退熱葯
附錄  我的發熱故事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