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斷裂傳承轉換(當代中國建築技術的設計理念及策略)(精)

  • 作者:孫友波|責編:戴麗
  • 出版社:東南大學
  • ISBN:9787576611632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18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建築技術是器物、制度與觀念的綜合。以往國內建築師研究建築技術較多關注建築技術的器物形態,成果雖豐,但多數為實例介紹或表皮分析,對技術制度(即技術實踐活動無法繞開的遊戲規則——技術法規與技術標準等)及技術觀念(價值取向)關注不夠。缺乏建築技術的器物、制度和觀念層面的整體思維。外科手術式的傳承與引進導致中國建築技術發展處於依附性和邊緣化的局面。這影響了我國建築師對建築技術的認知、選擇和應用,對我國建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有著明顯的制約。鑒於此,本書以技術傳承的斷裂為切入口,從技術的器物、制度及觀念三個層面展開論述,探討建築技術的設計理念,並針對當下比較突出的熱點問題提出相應的技術策略與措施。

作者介紹
孫友波|責編:戴麗

目錄

0  緒論
  0.1  背景與緣起
  0.2  回顧與解讀
  0.3  綜述與評價
    0.3.1  國內建築技術理論研究
    0.3.2  國外對建築技術理論的研究
    0.3.3  既有研究的評價
  0.4  革新與拓展
    0.4.1  研究對象和方法的革新
    0.4.2  建築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拓展
  0.5  框架與概念
1  概念與認識
  1.1  相關概念的解析
    1.1.1  技術範疇的界定
    1.1.2  技術的本質
  1.2  多元化背景下當代建築技術的再認識
    1.2.1  傳統的建築技術理念
    1.2.2  對當下多元化建築技術理念的反恩
    1.2.3  對我國建築技術(體系)發展現狀的再認識
  1.3  本章小結
2  構成與演進
  2.1  技術——器物
    2.1.1  「器物之利」——設計媒介技術
    2.1.2  「器物之用」——應用於建築師工作目標的技術
  2.2  技術——制度
    2.2.1  技術制度的相關概念
    2.2.2  建築技術制度的歷史演進——三種模式的形成與邏輯發展
    2.2.3  小結
  2.3  技術——觀念(價值取向)
    2.3.1  技術價值的相關概念
    2.3.2  傳統技術價值取向的發展
  2.4  本章小結
3  斷裂與整合——建築技術的發展現狀與整體性思維的提出
  3.1  當前國內建築技術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及其根源
    3.1.1  面臨的問題
    3.1.2  根源
    3.1.3  反恩
    3.1.4  小結
  3.2  整體性思維的提出
    3.2.1  整體性恩維的確立
    3.2.2  應用原則
    3.2.3  技術方法
  3.3  本章小結
4  傳承與轉換——建築技術的器物應用
  4.1  傳統建築技術的啟示
    4.1.1  「天工開物」與「巧幹因借」的技術理念
    4.1.2  「體宜」與「因借」的技術手法
  4.2  傳統在現代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建築的材料技術
    4.2.1  對傳統技術的認知與需求

    4.2.2  當前技術傳承的局限性
    4.2.3  技術策略與措施
    4.2.4  小結
  4.3  傳統在現代設計中傳承與創新——建築的系統技術
    4.3.1  超越「偶然式」的解決方式,獲取系統的最大效益
    4.3.2  利用建築學的設計方法調控建築環境
  4.4  營造對傳統材料與工藝可按受的環境
    4.4.1  營造可按受的制度環境
    4.4.2  營造可接受的文化環境
  4.5  量的追求與規模化生產
    4.5.7  對規模化生產的再認識
    4.5.2  傳統建築規模化生產的啟示
    4.5.3  措施
  4.6  打造全新的技術平台
  4.7  本章小結
5  控制與引導——建築技術的制度保證
  5.1  我國傳統建築技術制度的主要特徵及啟示
    5.1.1  我國傳統建築技術制度的主要特徵
    5.1.2  傳統建築技術制度的局限性
  5.2  國內外現行建築技術制度體系的發展現狀與分析
    5.2.1  我國現行建築技術制度的發展現狀
    5.2.2  我國現行建築技術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與現狀分析
    5.2.3  國外現行建築技術制度的現狀分析
    5.2.4  建築技術制度縱橫向之間的此較
    5.2.5  小結
  5.3  新技術制度的構恩及發展策略
    5.3.1  新技術制度模式的構思
    5.3.2  技術制度發展的策略
    5.3.3  應對措施
  5.4  案例解析
    5.4.1  技術管理——以現行各類中小學校建築技術規範的制定與賓施為例
    5.4.2  技術要求——以住宅的日照與退讓為例
    5.4.3  民族或地域建築的傳承與創新——以泥土建築為例
  5.5  本章小結
6  迎合與再生——建築技術的價值取向
  6.1  價值取向的迎合
  6.2  技術—市場—社會的互動:從市場的角度認知建築及其技術的價值取向
    6.2.1  需求與效用——建築及技術的市場化趨勢
    6.2.2  「隱匿」與「顯現」——建築的符號化與技術符號的迷失
  6.3  價值取向的影響因素
    6.3.1  作為消費者的大眾
    6.3.2  作為生產者的開發商
    6.3.3  作為衡量標尺的市場與作為裁判的政府
    6.3.4  作為技術文化傳播者的媒體
    6.3.5  作為主體的設計者
  6.4  相關策略與措施
    6.4.1  性價此——設計過程中的價值分析法
    6.4.2  適宜包裝——設計過程中的限額設計法
    6.4.3  設計過程中技術道德價值的創造
  6.5  本章小結

7  結語:走向整合的建築技術的研究
參考文獻
圖表索引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