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為了彌補傳統地圖在自媒體時代的缺陷,本書提出一種新的地圖形式——微地圖。微地圖製作門檻低、內容少、速度快,傳播方式多樣且便捷。本書給出微地圖的定義、分類、特點,分析微地圖的用戶並論述了其建模方式,提出基於視覺變數的微地圖符號製作方法,介紹微地圖手繪製圖、手勢製圖與語義製圖的技術,闡釋微地圖的傳播方式、應用領域和平台系統構建方法。
本書可供測繪、地理、信息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參閱,亦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教學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閆浩文//王卓//王小龍//馬文駿|責編:楊帥英//趙晶雪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來源
1.1.1 地圖製作技術
1.1.2 地圖傳播方式
1.1.3 地圖製作和傳播中的問題
1.2 微地圖概念
1.3 微地圖特點
1.4 研究價值
1.5 本書結構
參考文獻
第2章 微地圖用戶
2.1 微地圖用戶建模的必要性
2.2 微地圖用戶建模研究現狀
2.2.1 地圖用戶
2.2.2 用戶行為關聯規則挖掘技術
2.2.3 用戶建模方法
2.3 研究內容與研究思路
2.3.1 研究內容
2.3.2 研究思路
2.4 微地圖用戶建模的基礎
2.4.1 用戶模型
2.4.2 微地圖用戶建模方法
2.5 多維情景下的微地圖用戶分析
2.5.1 微地圖用戶分析
2.5.2 微地圖用戶行為關聯規則挖掘
2.5.3 關聯規則挖掘實驗與分析
2.6 微地圖用戶模型的設計與實現
2.6.1 人機交互與情景獲取
2.6.2 微地圖用戶模型設計
2.6.3 微地圖用戶模型測試
2.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微地圖符號
3.1 微地圖符號的特點
3.2 基於視覺變數的微地圖符號生成及應用
3.2.1 微地圖符號視覺變數
3.2.2 基於視覺變數的微地圖符號設計
3.3 微地圖符號智能化生成及應用
3.3.1 微地圖符號智能化的理論基礎
3.3.2 微地圖符號的自助式智能化匹配
3.3.3 微地圖符號的客制式智能化生成
3.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微地圖製作
4.1 微地圖手繪製圖
4.1.1 數據獲取與處理
4.1.2 地標顯著度模型構建
4.1.3 分層提取輔助製圖的地標
4.2 微地圖手勢製圖
4.2.1 微地圖手勢製圖概述
4.2.2 手勢設計
4.2.3 手勢識別技術
4.2.4 繪製數據優化
4.3 微地圖語義製圖
4.3.1 製圖場景的識別
4.3.2 製圖實體的提取
4.3.3 空間關係的重建
4.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微地圖的傳播
5.1 概述
5.1.1 傳統的傳播方式
5.1.2 微地圖的個性化傳播
5.1.3 推薦系統
5.2 傳統的推薦系統
5.2.1 基於協同過濾的推薦系統
5.2.2 基於內容的推薦系統
5.2.3 混合推薦系統
5.2.4 基於深度學習的推薦系統
5.3 微地圖推薦系統
5.3.1 微地圖可推薦項目
5.3.2 微地圖推薦系統框架
5.3.3 微地圖推薦系統的評測
5.4 微地圖推薦系統的關鍵技術
5.4.1 微地圖數據的存儲管理
5.4.2 微地圖推薦演算法的研究難點
5.4.3 冷啟動問題解決方案
5.4.4 微地圖推薦演算法研究
5.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微地圖應用
6.1 微地圖與用戶尋路的關係
6.2 微地圖地標輔助尋路
6.2.1 情緒地標的構建
6.2.2 地標輔助日常尋路實例
6.2.3 情緒地標記錄足跡實例
6.3 微地圖導航輔助尋路
6.3.1 面向弱方向感大眾
6.3.2 不同參考框架驅動下微地圖的尋路表達
6.3.3 城市街道的安全感知和舒適度
6.4 災害救援及輔助尋路
6.4.1 以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為例
6.4.2 最優災害救援路徑
6.4.3 最優避險路徑的場景應用
6.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微地圖平台系統
7.1 微地圖平台需求分析
7.1.1 功能需求
7.1.2 技術需求
7.2 微地圖平台界面與功能設計
7.2.1 微地圖平台界面設計原則
7.2.2 微地圖平台功能設計與界面效果
7.3 微地圖平台架構
7.3.1 系統總體結構
7.3.2 系統邏輯結構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
8.1 本書的主要貢獻
8.2 仍需研究的問題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