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泥石流風險分析作用
1.2 風險評估研究現狀
1.2.1 泥石流危險性評估
1.2.2 承災體易損性評估
1.2.3 動態風險評估的概念
1.3 我國泥石流風險管理現狀
1.4 本書主要內容
第2章 橫斷山區泥石流分佈及成災特徵
2.1 橫斷山區地質環境條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質構造
2.1.3 氣象水文
2.2 泥石流溝分佈規律
2.2.1 空間分佈規律
2.2.2 空間分佈與地形、地質、降雨等因子關係
2.2.3 空間分異影響因子
2.3 泥石流災害分佈特徵
2.3.1 時間分佈特徵
2.3.2 空間分佈特徵
2.3.3 空間分異影響因素
2.3.4 泥石流事件與降雨特徵因子的時間關聯性
2.3.5 泥石流激發雨量
2.4 .泥石流災害成災特徵
2.4.1 泥石流災害調查
2.4.2 村鎮居民泥石流防災意識統計
2.4.3 死亡人員職業及災害發生時刻統計
2.4.4 村鎮人員死亡影響因素
2.5 小結
第3章 橫斷山區泥石流風險動態評價
3.1 地震及降雨影響下泥石流易發性動態評估
3.1.1 動態評估模型和方法
3.1.2 地震事件影響係數
3.1.3 降雨事件影響係數
3.1.4 動態評估結果
3.2 橫斷山區鄉鎮泥石流風險評估
3.2.1 泥石流危險性評估
3.2.2 人員易損性評估
3.2.3 人員風險評估
3.3 小結
第4章 黑水河流域村鎮泥石流風險辨識
4.1 建築物易損等級識別方法
4.1.1 建築物危險水平距離
4.1.2 建築物危險高差
4.1.3 建築物易損等級識別矩陣
4.2 黑水河流域概況
4.2.1 地形地貌
4.2.2 地質構造
4.2.3 氣象水文
4.2.4 泥石流概況
4.3 村鎮建築物易損等級識別
4.3.1 建築物識別步驟
4.3.2 建築物提取結果及特徵
4.4 村鎮建築物及人員風險評估
4.5 小結
第5章 小江流域泥石流風險動態評價
5.1 小江流域自然地質環境條件
5.1.1 地理位置
5.1.2 自然地質環境概況
5.2 災害發育特徵及影響因素分析
5.2.1 地質災害概況
5.2.2 災害發育特徵
5.2.3 蔣家溝災害特徵
5.2.4 泥石流分佈影響因素
5.3 泥石流靜態危險性評價
5.3.1 評價方法選取
5.3.2 靜態危險性評價
5.3.3 評價結果
5.4 泥石流動態危險性評價
5.4.1 評價方法及因子選取
5.4.2 因子權重分配
5.4.3 評價結果
5.5 小江流域動態易損性評價
5.5.1 承災體選擇
5.5.2 評價方法
5.5.3 評價結果
5.6 小江流域動態風險性綜合評價
5.6.1 評價方法
5.6.2 評價結果
5.7 典型高頻泥石流扇形地危險性評估模型
5.7.1 研究方法
5.7.2 堆積扇演變特徵
5.7.3 堆積扇危害範圍演變的影響因素
5.7.4 堆積扇危險性評估模型計算
5.8 小結
第6章 小流域泥石流風險分析
6.1 崩滑體穩定性分析方法
6.1.1 TRIGRS模型簡介及模型的基本方程
6.1.2 模型參數設置
6.2 小流域泥石流水文計算模型
6.2.1 模型假設
6.2.2 泥石流匯流模型基本方程
6.2.3 泥石流匯流模型求解
6.2.4 泥石流匯流模型的主要參數
6.2.5 泥石流匯流模型的定解條件
6.2.6 泥石流匯流模型的適用範圍
6.3 泥石流匯流模型驗證與應用
6.3.1 模型驗證
6.3.2 模型應用
6.4 小結
第7章 村鎮建築物及人員風險定量評估
7.1 風險計算方法
7.1.1 建築破壞風險
7.1.2 室內人員死亡風險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