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類型思維下操縱證券市場認定問題研究/檢察官博士文叢

  • 作者:貝金欣|責編:葛曉湄
  • 出版社:中國檢察
  • ISBN:9787510229275
  • 出版日期:2024/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7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共8章,除第一章和結語外,其餘6章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是本書的方法論基礎,闡述了類型思維這一基本研究方法,以及該方法論在操縱證券市場認定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並提出了操縱證券市場法律規定的解釋路徑,作為全書分析規範方法論基礎。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是本書的總論,按照類型思維,分別論證了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本質及其構成體系。第三部分(第五章至第七章)是本書的分論,圍繞操縱證券市場的一般類型建構,分別探討交易型操縱、信息型操縱和技術型操縱三種具體類型的主要問題和認定路徑。

作者介紹
貝金欣|責編:葛曉湄
    貝金欣,男,漢族,浙江上虞人。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二級高級檢察官,清華大學法學博士。主要從事經濟金融犯罪案件辦理和研究工作,在《法學研究》《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證券法苑》等期刊報紙發表文章10余篇,主編《金融犯罪辦案指引》實務用書。

目錄
第1章  打擊操縱證券市場違法犯罪的問題與挑戰
  1.1  我國禁止操縱證券市場法律規定的立法沿革
  1.2  問題與挑戰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研究路徑思考
    1.3.1  國內研究動態
    1.3.2  國外研究動態
    1.3.3  應對路徑
第2章  類型思維——操縱證券市場相關法律的解釋路徑
  2.1  作為類型的「操縱證券市場」
    2.1.1  類型的基本特點
    2.1.2  類型的中心價值:事物的本質
  2.2  類型思維下法律解釋的基本問題
    2.2.1  解釋標準
    2.2.2  解釋規則
    2.2.3  利益衡量
  2.3  基於類型思維的解釋路徑
    2.3.1  統一「兜底條款」同質性解釋的基礎
    2.3.2  規範理解和適用法律的方法
  2.4  小結
第3章  操縱證券市場的本質
  3.1  關於操縱證券市場本質的論爭
    3.1.1  欺詐說
    3.1.2  濫用市場優勢說
    3.1.3  對上述觀點的評價
  3.2  操縱證券市場本質的分析維度
    3.2.1  操縱證券市場實踐類型的共同特徵
    3.2.2  禁止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原因分析
    3.2.3  影響證券交易價格的主要因素
  3.3  操縱證券市場本質的具體內涵
    3.3.1  濫用市場優勢
    3.3.2  扭曲自由公平證券價格形成機制
  3.4  小結
第4章  操縱證券市場類型的構成體系
  4.1  行為要件
  4.2  結果要件
    4.2.1  因果關係證明之理論困境
    4.2.2  結果要件必要性之爭議
    4.2.3  結果要件之合理定位:「意圖影響」要件的意義
  4.3  主觀要件:主觀故意
    4.3.1  主觀故意的內涵和外延
    4.3.2  主觀故意的證明
  4.4  違法所得
    4.4.1  違法所得的計算起點
    4.4.2  違法所得的計算終點
    4.4.3  基本計算方法
  4.5  構成要件的判斷方法:階層性理論的運用
    4.5.1  構成要件判斷中的問題:主觀故意的過度擴張
    4.5.2  建構由客觀到主觀階層判斷路徑
  4.6  小結
第5章  交易型操縱的認定

  5.1  交易型操縱認定的基本問題
    5.1.1  濫用資本優勢認定的難題
    5.1.2  扭曲證券價格形成機制的認定難題
    5.1.3  交易型操縱的基本認定路徑
  5.2  連續買賣操縱
    5.2.1  連續買賣操縱認定的難題
    5.2.2  何為連續買賣
    5.2.3  連續買賣操縱的認定路徑:從結果轉向行為
  5.3  洗售操縱與約定交易操縱
    5.3.1  在實際控制賬戶之間交易
    5.3.2  洗售操縱和約定交易操縱的具體表現
    5.3.3  扭曲證券交易價格
  5.4  虛假申報操縱
    5.4.1  虛假申報操縱認定的難題
    5.4.2  虛假申報操縱的認定路徑
    5.4.3  虛假申報的特殊類型——封漲停
  5.5  小結
第6章  信息型操縱的認定
  6.1  信息優勢認定的基本問題
    6.1.1  信息的重大性
    6.1.2  主體優勢
  6.2  利用信息優勢操縱
    6.2.1  利用信息優勢操縱認定的難點及基本路徑
    6.2.2  判斷因素一:信息披露行為的異常性
    6.2.3  判斷因素二:隱瞞利益衝突
  6.3  搶帽子交易
    6.3.1  搶帽子交易的主體
    6.3.2  公開評價信息的發布
    6.3.3  隱瞞利益衝突
  6.4  蠱惑交易
    6.4.1  發布虛假信息和不確定信息
    6.4.2  誘導投資者進行交易並謀取相關利益
  6.5  小結
第7章  技術型操縱的認定
  7.1  高頻交易的市場優勢
    7.1.1  高頻交易的主要特徵
    7.1.2  技術優勢的具體展開
    7.1.3  高頻交易技術優勢的限制
  7.2  濫用技術優勢操縱證券市場的具體表現
    7.2.1  試單
    7.2.2  電子搶先交易
    7.2.3  塞單
    7.2.4  幌騙與堆單
    7.2.5  搶佔市場最優成交價格
  7.3  關於高頻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的監管建議
第8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類型思維:價值導向思考下的法律解釋——卡爾·拉倫茨《法學方法論》讀後感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