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虛無主義與智慧(馮契倫理思想研究)

  • 作者:王成峰|責編:邱愛園//劉歡欣
  •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 ISBN:9787552042924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9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對現代性造成的虛無主義和相對主義的批判是隱藏在馮契哲學內的一個持久的主題,也是馮契對現代中國哲學的獨特貢獻。馮契「智慧說」的哲學體系聚焦探索知識與智慧的關係問題,可以內在地被視為一種面向虛無主義而思的哲學建構,本書即是著眼於此。書中圍繞馮契「智慧說」的哲學體系,系統闡述了馮契倫理思想以「智慧」為根基,在認識論、價值論和人格論三個層面上有針對性地回應了虛無主義,提供了一個基於中國哲學、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會通的應對虛無主義的方案,對當代倫理學關於價值、德性、人格等方面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作者介紹
王成峰|責編:邱愛園//劉歡欣
    王成峰,男,1989年出生,河南濮陽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博士,上海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主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1項,在《哲學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數篇。

目錄
導論
    一、面向虛無主義而思
    二、虛無主義的概念流變與問題邏輯
    三、馮契對虛無主義的批判
    四、關於馮契思想研究的文獻述評
    五、本書研究思路
第一章  馮契對中國社會虛無主義問題的批判
  第一節  「虛無主義不等於虛無」
    一、虛無主義的積極意義與消極影響
    二、虛無主義與否定、懷疑精神
    三、克服虛無主義的新觀點和新立場
  第二節  「虛無主義是變相的獨斷論」
    一、時代的中心問題與虛無主義
    二、近代哲學革命中的虛無主義問題
    三、虛無主義與傳統的天命論、獨斷論
  第三節  「做戲的虛無黨」與「無特操」的人格
    一、虛無主義問題產生的人格根源
    二、「做戲的虛無黨」
    三、「無特操」人格與天命論、獨斷論的媾和
  第四節  自我的覺醒與近代價值危機
    一、現代性的擴張與中國近代的虛無主義
    二、明清之際「個人」自我觀念的啟蒙
    三、近代唯意志論思潮中的「自我」覺醒
  第五節  近代哲學變革中知識與智慧的割裂
    一、虛無主義與近代理性啟蒙
    二、明清之際的科學思維啟蒙
    三、科學思維的興起與知識、智慧的分裂
第二章  重拾「智慧」:「智慧說」對虛無主義的根本拒斥
  第一節  「理智並非乾燥的光」
    一、走向廣義的認識論
    二、中國傳統「智慧」學說對馮契的啟示
    三、實踐唯物主義辯證法對馮契的影響
  第二節  認識過程的客觀性對虛無主義的否定
    一、虛無主義與認識的感覺論問題
    二、「感覺能夠給予客觀實在」
    三、理論思維對世界的把握
  第三節  「轉識成智」對性與天道統一的肯定
    一、智慧、真理與轉識成智
    二、自然界及其秩序中人道與天道的統一
    三、「四界說」對價值可能問題的回答
  第四節  「智慧說」的倫理意蘊與價值
    一、馮契倫理思想的形而上學奠基
    二、「智慧說」對道德規範性問題的回答
第三章  重構合理的價值體系:自由勞動與真善美的統一
  第一節  合理的價值體系的構成原則與特徵
    一、評價與價值
    二、傳統價值學說中的合理原則
    三、近代群己之辯對價值人道原則的確認
    四、合理的價值體系的特徵
  第二節  自由勞動是合理的價值體系的基石

    一、自由勞動與理想
    二、自由勞動的三種對立形態
    三、自由勞動:從理想到現實
  第三節  真善美的價值及其統一
    一、作為價值的「真」
    二、「善」與自由的道德行為
    三、審美價值的道德意義
  第四節  馮契價值理論的意義與貢獻
    一、對狹義的道德價值論的超越
    二、回應了關於道德行為的爭議
    三、建構了合理價值體系的理論基石
第四章  重塑價值信念的人格載體:自由人格與德性自證
  第一節  人格與自由
    一、人格的內涵
    二、人生、理想與人格
    三、人的本質與自由
  第二節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一、傳統的「聖人」人格學說
    二、近代對自由、個性、獨立人格的追求
    三、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特徵
    四、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培養途徑
  第三節  化理論為德性與德性自證
    一、化理論為德性與德性的本體論意涵
    二、德性自證及其個體性與歷史性
    三、德性自證與知、意、情的統一
    四、真誠與德性自證的現實可能
  第四節  「德性自證」的理論啟示與挑戰
    一、德性本體對美德的超越
    二、德性與德行的統一
    三、「自證」的難題與「理論」的局限
結語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底色
    二、發揮中國傳統倫理的特色
    三、踐行真誠的學問與做人的本色
附錄一 中國社會的虛無主義問題及其研究
    一、「虛無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流變
    二、虛無主義與當代中國社會的精神困局
    三、國內虛無主義研究述評
附錄二 近代思潮中的「虛無主義」觀念演變及解讀
    一、近代思潮中對「虛無主義」觀念的理解
    二、近代革命話語中的「虛無主義」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