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詞學宗師葉嘉瑩作品集(共4冊)(精)

  • 作者:(加)葉嘉瑩|責編:徐丹麗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ZTYJY
  • 出版日期:2024/05/31
  • 裝幀:精裝
  • 頁數:1181
人民幣:RMB 267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唐宋詞十七講》是當代著名學者葉嘉瑩著作中影響最大、最受讀者歡迎、最為經典的一本書。本書原為1987年葉嘉瑩先生應輔仁大學校友會、中華詩詞學會、國家教育委員會老幹部協會及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的「唐宋詞系列講座」之邀請,先後在北京、瀋陽、大連三地連續所作的一系列講演的整理稿。全書以唐五代兩宋的重要詞人溫庭筠、韋庄、馮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歐陽修、柳永、蘇軾、秦觀、周邦彥、辛棄疾、姜夔、吳文英、王沂孫十五家為代表,以點帶面,講述了唐宋詞的演進和發展過程。葉嘉瑩結合十五位詞家生活的歷史背景、生平經歷、性格學養、藝術才能,提煉出他們顯著的風格特色及其所傳達的感情品質,既能從歷史的高度勾勒出他們的貢獻和在詞史上的地位,又能從賞析的角度體悟不同詞家相似詞作的深微的差別,極見功力。
    《人間詞話》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也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它的文詞優美,但因為它的解說方式是中國傳統的感悟式的意象批評,所以一般讀者不易讀懂。本書作者以深入淺出和典雅細膩的文字,帶你讀懂王國維及《人間詞話》中講述的詞的故事及其美感特質。
    《小詞大雅——葉嘉瑩說詞的修養與境界》為葉嘉瑩2012年在南開為中央電視台中國大學公開課講課的演講整理稿。原公開課分為六講,已整理的書稿分為七講。
    《美玉生煙——葉嘉瑩細講李商隱》為葉嘉瑩2013年在溫哥華李商隱講座的整理稿,共六講。葉嘉瑩女士從自己在不同年齡階段讀李商隱詩歌的感受出發,結合李商隱坎坷的人生故事,為讀者細細講述李商隱詩歌深微幽窈的心靈境界以及無處不在的濃郁的悲哀。

作者介紹
(加)葉嘉瑩|責編:徐丹麗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系。1950年代任台灣大學教授,並在淡江大學與輔仁大學任兼職教授。1960年代應邀擔任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並曾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魯大學、印地安那大學講學,1991年當選為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陸講學,先後任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開大學創辦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設立「駝庵」獎學金。2008年,榮獲中華詩詞學會頒發的首屆「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2012年6月獲聘中央文史館館員,2013年榮獲由中央電視台、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共同主辦的「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獎。     葉嘉瑩一直從事中國古典詩詞的教研,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把當代西方文學概念融會、應用於中國古典詩詞的探討和詮釋中。她天資敏慧,才思出眾,加上典雅細膩的文筆,以及浮世坎坷的憂患經歷,使她在談詩論詞之際,以直悟配合精析,見解獨到,卓然成家。

目錄
《唐宋詞十七講》
  敘論
  弁言
  自序
  第一講 溫庭筠(上)
  第二講 溫庭筠(下)
  第三講 韋庄
  第四講 馮延巳(上)
  第五講 馮延巳(下) 李璟  李煜(上)
  第六講 李煜(下) 晏殊  歐陽修(上)
  第七講 歐陽修(下) 晏幾道  柳永(上)
  第八講 柳永(下) 蘇軾(上)
  第九講 蘇軾(下) 秦觀(上)
  第十講 秦觀(下)周邦彥
  第十一講 辛棄疾(上)
  第十二講 辛棄疾(下)
  第十三講 姜夔(上)
  第十四講 姜夔(下)吳文英
  第十五講 王沂孫(上)
  第十六講 王沂孫(中)
  第十七講 王沂孫(下)
《小詞大雅(葉嘉瑩說詞的修養與境界)》
  第一講 興于微言
  第二講 花外春來路芳草不曾遮
  第三講 鶯燕不相猜
  第四講 感士不遇
  第五講 在神不在貌
  第六講 三種境界
  第七講 美人遲暮
  第八講 擔荷人類罪惡
  第九講 一蓑煙雨任平生
《人間詞話七講》
  人間詞話七講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附錄一
    對傳統詞學與王國維詞論在西方理論之觀照中的反思
  附錄二
    人間詞話(王國維)
《美玉生煙(葉嘉瑩細講李商隱)》
  第一講 從《錦瑟》詩談起
  第二講 李商隱詩對我一生的影響
  第三講 李商隱詩的悲哀
  第四講 詩謎代表作:《無題》《燕台四首》
  第五講 一生等不到的救贖

  第六講 回到《錦瑟》:詩家總愛西昆好
  附錄一 從西方文論與中國詩學談李商隱詩的詮釋與接受
  附錄二 略談李義山的詩
  附錄三 講李商隱《燕台四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