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互聯網+新形態一體化教學資源精品教材)

  • 作者:編者:李連波//吳修娟|責編:王淳
  • 出版社:輕工
  • ISBN:9787518447367
  • 出版日期:2024/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4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的編寫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理論夠用為度,注重知識與技術的重新組合,將傳統的機械製造類課程以能力為中心進行了重新整合,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培養技能為重點,突出知識與技能的高層次,將知識與工程實際有機融合,培養學生建立工程概念,掌握測量公差、金屬材料性能及機械製造技術的基本理論,理解機械製造基本理論的特點,運用機械製造的基本理論與加工方法對具體案例進行實際操作,理論聯繫實際,加強學生動手能力與職業素養的培養,為企業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如自動機、生產自動線、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等)的工程應用、設計製造、調試維修、技術研發、技術服務與管理等崗位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本書可作為職業本科、高職高專的機械類、機電類及相近專業的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有關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李連波//吳修娟|責編:王淳

目錄
1  緒論
  1.1  機械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1.2  機械製造業的發展趨勢
    1.2.1  集成化與智能化
    1.2.2  綠色化與自動化
    1.2.3  虛擬化
    1.2.4  深化特種加工技術
    1.2.5  敏捷化
    1.2.6  信息化
  1.3  機械製造技術分類
  1.4  課程任務與學習目標
2  尺寸公差與配合
  2.1  基本術語
    2.1.1  孔軸的術語和定義
    2.1.2  尺寸的術語和定義
    2.1.3  尺寸偏差、公差及公差帶的術語和定義
    2.1.4  配合的術語和定義
  2.2  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
    2.2.1  標準公差系列
    2.2.2  基本偏差系列
    2.2.3  ISO配合制
  2.3  極限與配合的選擇
  【學后測評】
3  幾何公差
  3.1  基本術語和特徵符號
    3.1.1  零件的幾何要素及其分類
    3.1.2  幾何公差的特徵項目及其符號
    3.1.3  幾何公差的標注
  3.2  幾何公差與公差帶
    3.2.1  形狀公差與公差帶
    3.2.2  方向公差與公差帶
    3.2.3  位置公差與公差帶
    3.2.4  跳動公差與公差帶
  3.3  幾何公差的選擇
    3.3.1  幾何公差特徵項目的選擇
    3.3.2  基準的選擇
    3.3.3  幾何公差等級和公差值的選擇原則
    3.3.4  幾何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學后測評】
4  表面粗糙度
  4.1  基本術語
    4.1.1  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術語
    4.1.2  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評定參數
  4.2  識讀表面粗糙度的符號、代號及標注
    4.2.1  表面粗糙度的符號
    4.2.2  表面粗糙度的代號
    4.2.3  表面粗糙度代號的標注示例
    4.2.4  表面紋理標注
    4.2.5  表面粗糙度代號在圖樣上的標注
    4.2.6  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圖樣中的簡化注法

  4.3  表面粗糙度的選擇
    4.3.1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功能的影響
    4.3.2  表面粗糙度參數的選用
    4.3.3  表面粗糙度參數數值的選用
  【學后測評】
5  工程材料
  5.1  工程材料的分類
  5.2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5.2.1  力學性能
    5.2.2  工藝性能
  5.3  常用鋼鐵材料
    5.3.1  碳素鋼
    5.3.2  合金鋼
    5.3.3  鑄鐵
  5.4  非鐵金屬及其合金
    5.4.1  鋁及鋁合金
    5.4.2  銅及銅合金
    5.4.3  滑動軸承合金
    5.4.4  粉末冶金材料
  【學后測評】
6  金屬切削加工基礎
  6.1  切削加工的運動分析及切削要素
    6.1.1  零件表面的形成方法
    6.1.2  切削運動
    6.1.3  切削要素
  6.2  金屬切削刀具
    6.2.1  常用刀具類型及刀具結構
    6.2.2  刀具標注角度
    6.2.3  刀具材料
  6.3  切削過程中的物理現象
    6.3.1  切削過程
    6.3.2  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6.3.3  切削熱和切削溫度
    6.3.4  刀具磨損和壽命
  6.4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6.4.1  材料切削加工性
    6.4.2  影響切削加工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6.5  切削液
    6.5.1  切削液的作用
    6.5.2  切削液的分類、特點及應用
  【學后測評】
7  金屬切削機床與典型表面加工方法
  7.1  金屬切削機床
    7.1.1  金屬切削機床分類及型號編製方法
    7.1.2  金屬切削機床的基本構造
    7.1.3  常用機床傳動系統
    7.1.4  數控機床與加工中心
  7.2  外圓表面加工
    7.2.1  車削加工
    7.2.2  磨削加工

    7.2.3  研磨加工
    7.2.4  外圓表面加工方案分析
  7.3  內圓表面加工
    7.3.1  鑽擴鉸加工
    7.3.2  鏜削加工
    7.3.3  拉削加工
    7.3.4  磨孔加工
    7.3.5  孔的研磨和珩磨加工
    7.3.6  內圓表面加工方案分析
  7.4  平面加工
    7.4.1  銑削加工
    7.4.2  刨插削加工
    7.4.3  磨削平面
    7.4.4  平面加工方案分析
  【學后測評】
8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訂
  8.1  基本概念
    8.1.1  生產過程與工藝過程
    8.1.2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組成
    8.1.3  生產綱領、生產類型及其工藝特徵
    8.1.4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8.2  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分析
  8.3  毛坯的選擇
    8.3.1  毛坯的種類
    8.3.2  毛坯尺寸和形狀的確定
  8.4  定位基準的選擇
    8.4.1  基準及其分類
    8.4.2  定位粗基準的選擇
    8.4.3  定位精基準的選擇
  8.5  工藝路線的擬定
    8.5.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的選擇
    8.5.2  加工順序的安排
    8.5.3  工序的集中與分散
  8.6  工序設計
    8.6.1  加工餘量的確定
    8.6.2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確定
  8.7  機械加工的生產率和技術經濟性分析
    8.7.1  機械加工時間定額的組成
    8.7.2  提高機械加工生產率的途徑
    8.7.3  機械加工技術經濟分析的方法
  【學后測評】
9  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實例
  9.1  軸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設計與實施
    9.1.1  軸類零件的結構特點與技術要求
    9.1.2  軸類零件的加工工藝分析和定位基準選擇
    9.1.3  軸類零件的材料及熱處理
    9.1.4  案例實施
  9.2  板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設計與實施
    9.2.1  板類零件的結構特點與技術要求
    9.2.2  板類零件的加工工藝分析和定位基準選擇

    9.2.3  板類零件的材料及熱處理
    9.2.4  案例實施
  9.3  盤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設計與實施
    9.3.1  盤類零件的結構特點與技術要求
    9.3.2  盤類零件的加工工藝分析和定位基準選擇
    9.3.3  盤類零件的材料及熱處理
    9.3.4  案例實施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