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我一定要成為化石(化石形成的12種方法)

  • 作者:(日)土屋健|責編:張媛|譯者:姚博引
  • 出版社:南海
  • ISBN:9787544290876
  • 出版日期:2024/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0
人民幣:RMB 7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一本結合了精美圖鑒與科學解讀的科普書籍,專為化石愛好者和對古生物世界充滿好奇的讀者編寫。通過高清的化石圖片和詳細的形成過程描述,帶領讀者深入了解各類化石及其背後的地質歷史。
    從三葉蟲到恐龍,從琥珀到足跡,每一章節都精心編排,不僅揭示了化石的形成條件,還涵蓋了化石研究的科學意義和保護價值。
    這本書是了解地球生命歷程的窗口,也是啟發年輕一代探索自然奧秘的寶貴資源。
    還有化石自測,根據提示思考一下自己想要變成什麼樣的化石吧。

作者介紹
(日)土屋健|責編:張媛|譯者:姚博引
    土屋健     日本著名科普作家和推廣人,地質·古生物事務所代表。日本地質學會會員,日本古生物學會會員。     生於埼玉縣。金澤大學理學碩士。2003-2011年于著名科學雜誌《Newton》編輯部歷任編輯、記者、代理部長。2012年起獨立從事寫作、電子出版、演講、培訓等各種科普活動。     因碩果累累的科普工作,尤其是《古生物之謎黑皮書系列》和發行量高達6萬冊的《真實大小的古生物圖鑒·古生代篇》,引爆社會古生物熱潮,榮獲日本古生物學會2018年度貢獻獎,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科普作家。另著有《世界恐龍地圖》《怪異古生物考》等數十部古生物和地質學方面的圖書。

目錄
前言
「適合」你的化石自測
1  入門篇
  化石形成的基本條件
  「化石」是什麼
  「成為化石」合法嗎
  該如何死?哪些死法行不通
  名為「化石礦床」的葬身之地
2   洞穴篇
  洞穴中保存狀況良好的人類化石
  不只是人類
  為什麼洞穴能成為「化石形成的優良場所」
  借助壁畫傳遞信息
3  永凍層篇
  天然的冷庫
  連大腦也保存完好
  「后的晚餐」也保留了下來
  冰箱里長期保存的食物
  不全身入土可不行
  全球變暖是大威脅
4  沼澤屍體篇
  「醋腌」正合適
  宛如剛剛死去
  腦組織清晰可見
  好像泡在醋里的蛋
  如何保存沼澤屍體
5  琥珀篇
  被天然的樹脂包裹
  琥珀中的恐龍化石
  昆蟲和花都可完好保存
  關於被包在琥珀里這件事
6  火山灰篇
  作為鑄型留存
  古羅馬時代的遺跡—龐貝古城
  小於0.1毫米的構造都得以保留
  要有身體無法保留的覺悟
7  石板篇
  建材和室內裝潢的好材料
  保存狀況良好的化石產地
  保留後的掙扎痕跡
  低氧的礁湖
  作為建材而得以保留
8  油母頁岩篇
  用人工樹脂完美保存
  保存至細胞級別的「后的晚餐」
  胎兒化石和保持交配姿勢的化石
  含有石油的無氧環境
  不等乾燥,儘快用樹脂加工
9  寶石篇
  美麗的遺產

  具有五彩斑斕的美麗光輝
  想擁有乳白色光輝
  保留心愛的樹木
  金色的耀眼光芒
10  焦油篇
  黑檀色之美
  黑色刃齒虎
  捕食者反而成為被捕食者
  還保留了膠原蛋白
11 立體篇
  栩栩如生的樣子
  像剛釣上來一樣
  美杜莎效應
  顯微鏡下的完美化石
  「糞便貯存」是關鍵
12 岩塊篇
  岩塊的時間膠囊
  保存化石的岩塊
  各式各樣的結核
  形成速度出乎意料的快
  全身裹著泥沉沒
番外篇
  無法重現的特殊環境
  軟硬組織都保存完好
  被送到遠方
  神經和大腦都保留了下來
  當時的特殊環境
後記
  如果你是未來的研究者
  好能保留頭部
  露西的「誤導」
  保持平常心
學名一覽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