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你是否喜歡去咖啡館學習或工作?咖啡館不僅讓你置身舒適的氛圍,還是一個提出問題、回答問題並交流知識的共享空間。那麼,我們能否將街角咖啡館的概念應用到知識管理之中,從而促進知識的分享、交流和轉移呢?
本書提到的「知識咖啡館」並非指實體咖啡館,而是一種思維方式,一個有助於營造知識交流、轉移和管理的空間。書中深入闡述了「知識咖啡館」成為高效知識管理工具的原因,同時也探討了如何設計出最佳的咖啡館體驗並提高學習的靈活性。經營好我們的「知識咖啡館」,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個人學習力,還能幫助企業提升業績、加強內部協作,並激發創新活力。
作者介紹
(美)本傑明·安亞喬|責編:高雪靜|譯者:王琰
本傑明·安亞喬(Benjamin Anyacho)工商管理碩士,獲得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PMP),是美國得克薩斯州交通部的高級項目經理和企業知識管理主管。他是項目管理和知識管理方面的專家,參加過多個美國及全球性研究項目,是其董事會和委員會成員,他也是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使徒橋樑建設者公司(Apostolic Bridge Builders)的執行董事。
目錄
第1章 知識好奇心
1.1 去咖啡館的人抱有什麼樣的好奇心
1.2 填補知識空白
1.3 管理個人知識
1.4 以人為本,流程或技術次之
1.5 案例研究:代際關係
1.6 好奇心:想法、提示和技巧
第2章 知識咖啡館的定義
2.1 知識咖啡館的真正定義?
2.2 如何在知識咖啡館交流?對主持人有哪些基本要求?
2.3 為什麼知識咖啡館不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會議?
2.4 知識工作者到訪知識咖啡館的原因
2.5 案例研究:開放、脆弱、渴望分享——湯婭·霍夫曼
2.6 練習咖啡館:想法、技巧和方法
第3章 含「咖啡因」的知識:知識管理的定義
3.1 知識管理的定義
3.2 過去和現在的知識管理
3.3 知識博覽會和知識咖啡館:打破知識孤島
3.4 案例研究:組織因不接受知識轉移而錯失良機——尼迪·古普塔博士
第4章 設計有效的知識咖啡館
4.1 知識管理的意向性(笑話管理)
4.2 知識咖啡館、博覽會前來救援
4.3 設計知識博覽會和知識咖啡館的要點:最佳實踐、地點、時間和方式
4.4 知識咖啡館討論的問題的重要性
4.5 知識咖啡館中溝通和促成協作的因素
4.6 案例研究:4歲掃地,干擾和知識轉移偏好——阿瑪拉·安尼喬
第5章 咖啡館革命中的知識工作者
5.1 咖啡館中的知識工作者
5.2 案例研究:咖啡館中的移情、參與和知識交流——蒙特·魯芬格
5.3 共品一杯咖啡或茶,或者獨自喝完。要麼分享,要麼丟掉
5.4 知識革命:知識共享是新的超級力量
5.5 每個人都是知識的創造者,也都能成為知識的分享者
第6章 知識文化和知識咖啡館
6.1 案例研究:影響跨文化知識轉移範式的真正變化——兒玉光治,工商管理學碩士、項目管理專業人員
6.2 咖啡館文化:數據≠信息≠知識
6.3 獎勵、激勵和認可是否可以用作知識共享策略?
6.4 知識文化:影響城市的圓桌會議
6.5 管理項目知識,創建咖啡館文化
6.6 知識咖啡館的交流提高知識保留率
6.7 學習型組織的咖啡館
6.8 創造知識共享的環境
第7章 知識咖啡館環境:趨勢、未來和顛覆性技術
7.1 不斷變化的工作世界:趨勢、人工智慧、自動化和顛覆性技術
7.2 創新、共同創造知識以及知識咖啡館
7.3 知識管理軟體
7.4 案例研究:知識轉移的未來充滿驚喜——加布·戈爾茨坦,項目管理碩士
第8章 應對艱難對話的知識咖啡館
8.1 「我認為不存在種族問題」是無稽之談:通過知識咖啡館的對話實現種族和解
8.2 知識咖啡館、Devsecops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以及敏捷式/瀑布式項目管理
8.3 實踐咖啡館:在行動中汲取建議和教訓
8.4 處理因變革而帶來的損失的知識咖啡館
8.5 實踐咖啡館:從處理變化帶來的痛苦中收穫的建議和教訓
8.6 案例研究:知識管理是連接知識經紀人、可搜索性和可發現性的活動——艾哈邁德·鄒海
第9章 知識管理的路線圖、價值與知識管家
9.1 知識管理的價值與知識管家
9.2 知識咖啡館環境的路線圖
9.3 知識管理的組織策略
9.4 知識管理的配方與計劃
9.5 實施知識管理到底意味著什麼?
9.6 案例研究:實踐知識管理是為了專業和個人的發展、使組織變得卓越,以及創造新機會——拉姆·多卡,項目管理專業人員、敏捷項目管理認證人員、商務智能專家、六西格瑪黑帶認證人員
第10章 其他與知識咖啡館衝突的知識管理方法和技術
10.1 實踐社區咖啡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