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文學論(華忱之學術文集)(精)/四川大學學術群落

  • 作者:華忱之|編者:曾紹義//梁儀|責編:李蓓
  • 出版社:巴蜀
  • ISBN:9787553119243
  • 出版日期:2024/0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24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該書選錄作者的魯迅、郭沫若、曹禺研究論文,另選入孟郊、顧炎武等古代文學家的研究文章,涵蓋了作者的重要學術成果,具較高學術價值。作者在學術界獲評:「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第一代研究者,建國后四川大學現代文學學科的重要奠基人。

作者介紹
華忱之|編者:曾紹義//梁儀|責編:李蓓
    華忱之(1914—2002),北京人,滿族。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193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歷任四川樂山中央技藝專科學校、廈門大學中文系、華西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授。1952年調任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歷任川大中文系代理系主任、漢語言文學研究所副所長、郭沫若研究室主任及中國郭沫若研究學會理事、四川省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出版專著多種,主要有《孟東野詩集》(收入他編寫的《孟郊年譜》和《孟郊遺事》)、《顧亭林詩文集》(收入他校輯的《蔣山佣殘稿》和《亭林佚文輯補》),後者被認為是「現存《顧亭林詩文集》中最為完備的一種」。另有《顧亭林文選》、《曹禺劇作藝術探索》、《孟郊詩集校注》(合著、主編)等學術著作,前兩種圖書分別于1984年、1990年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目錄
序言 李 怡
  論華忱之先生對中國現代文學和古代文學研究的貢獻 曾紹義 燕 曉
上 編
  更好地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為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15周年作
  魯迅在文學研究和創作上的民族化、群眾化方向
  魯迅對中外文化的理論主張與批評實踐
  在中外文化交融中的魯迅創作
  ——簡論魯迅作品對外國文學的借鑒
  魯迅後期雜文的思想深度
  魯迅與徐懋庸
  談談郭沫若詩歌創作的發展
  ——為迎接《沫若文集》出版而作
  「八千里路赴雲旗」
  ——讀郭沫若同志《歸國雜吟》及其他
  高歌吐氣作長虹
  ——論郭沫若抗戰時期的舊體詩
  論郭沫若抗戰時期的雜文
  「為真理斗到盡頭」
  ——重讀郭沫若同志歷史劇《屈原》
  誠摯的敬意 微薄的獻禮
  繼承傳統 借鑒外國
  「愛國精神照肝膽」
  ——讀茅盾同志的詩詞
  論曹禺解放前的創作道路
  關於《黑字二十八》和《編劇術》
  ——記曹禺抗戰初期的一些創作活動
  重讀曹禺的《北京人》
  重評曹禺的《原野》
  結構的藝術 抒情的詩意
  ——論曹禺《家》的創作成就
  「一時強弱在於力,千古勝負在於理」
  ——論《膽劍篇》
  評《小說與戲劇》曹禺劇作專章
  我對抗戰文藝的基本估計
  ——在四川省抗戰文藝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
  建議與希望
  ——在抗戰文藝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
  田漢同志與《抗戰日報》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評析
下 編
  管窺蠡測
  《孟郊詩集校注》前言
  論顧炎武的《蔣山佣殘稿》
  略談張籍及其樂府詩
  孟郊年譜
附 編
  世紀留痕
華忱之學術著作年表
編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