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26卷第2期)

  • 作者:編者:王傑|責編:陳哲泓//時方圓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547323359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89
人民幣:RMB 15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作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致力於深化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發展,並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者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本期收錄的論文緊跟學術與現實動態,涉及領域廣泛,包括文藝與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盧卡奇美學思想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經典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悲劇理論研究、媒介美學研究、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等。

作者介紹
編者:王傑|責編:陳哲泓//時方圓

目錄
卷首語
文藝與中國式現代化研究
  中華民族現代美術如何可能?/王傑
  論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的建構與發展/季念 季水河
  論文學立場:雷蒙·威廉斯與《毛澤東論文藝》/鄧海麗
盧卡奇美學思想研究(紀念《歷史與階級意識》出版100周年)
  作為理智詩作的論說文何以是一種藝術類型?——青年盧卡奇《論說文的本質與形式》解讀/張亮
  第二自然與藝術的政治潛能——盧卡奇、阿多諾回應黑格爾藝術真理觀的不同理路及其局限/李國成 喬泓凱
  藝術-歷史哲學的形而上學——論盧卡奇的《海德堡藝術哲學》手稿/秦佳陽
國外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的哲學方法論/?蘇聯?卡 岡 著 凌繼堯 譯
  瓦格納樂劇批評譜系的建構——從尼採到巴迪歐/艾士薇 
  共識與差異:當代批判理論中審美共同體的本體性問題/漆飛
  整體性、異化批判與審美介入——《德國藝術家小說》與馬爾庫塞美學思想的內在邏輯/陳 傑
  克爾凱郭爾反諷個體與馬克思現實個體的美學分野/吳允通
  「一切物化皆為遺忘」:本雅明、阿多諾與物化辯證法/?荷蘭?泰吉斯·利斯特著  魏清高 李永新 譯
經典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弗·泰·費舍《美學或美的科學》一書摘記/?德?卡爾·馬克思著 李鎖貴譯
  費爾巴哈的感性理論與《巴黎手稿》對它的揚棄———兼論「美的規律」問題/任繼澤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美育思想論析/石然
悲劇理論研究
  悲劇與重大價值/丁爾蘇
  《悲劇的誕生》的三個解釋路徑/畢延英 李詠吟
  論謝林悲劇觀與馬克思主義悲劇觀的同構與差異/嚴杭迪
媒介美學研究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參與式」劇場美學實踐——公共空間治理的一種方案/王曦
  文化、技術、歷史:斯特恩聲音研究的三重向度/康楊達琦
  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數字資本主義的審美治理批判/袁立國 高雪
中國當代藝術批評
  驚夢抑或還魂?:戲曲的跨媒介復歸及其文化流變——以話劇《驚夢》和電影 《椒麻堂會》為中心/羅 婷 梁孝昶
  話劇《驚夢》的「喜劇性」論析/范 炯 丁功誼
  「閑人」的「憂鬱」——過士行《鳥人》劇作的審美現代性/朱玉傑 
  奧運文化的美學闡釋/崔建華
  從飲食品味到地方性審美經驗的建構——關於葛亮小說《燕食記》的一次美學討論
  /王 傑 黃筱茜 等 
  轉化為「死神」的普羅米修斯——電影《奧本海默》的悲劇人文主義/王 傑 吳豐軍 盧幸妮 等
書評與會議綜述
  影響的剖析與焦慮——以《重估俄蘇美學》為中心看俄蘇美學與中國美學的影響關係/史曉林 白 楊
  北李南趙:雙峰對峙的學術大師——就李澤厚之學緣關係訪宋光先生/王少明
  視差中的對話——《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與批評:與西方學者的對話》中的 「聲音蒙太奇」/向麗 張勰 
  審美人類學新動態——《審美人類學前沿問題》評介/勞逸峰
  西方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的悲劇現代性及其敘事建構——評特里·伊格爾頓文論新著《悲劇》/張穎 王進
書訊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須知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格式
英文摘要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