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佛教經濟學(漢英對照)

  • 作者:(泰)P.A.佩尤托|責編:霍克功|譯者:劉婷文
  • 出版社:宗教文化
  • ISBN:9787518801824
  • 出版日期:2016/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6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中,佩尤托將經濟主體置於佛教視闕下進行分析。作者井未試圖建立一個完備的佛敉經濟學理論,而是基於對事物和我們自身本來面目的深刻理解,對經濟問題提出了很多有益反思和解決之道。作者在書中將古老的東方佛教智慧與現代經濟學的知識熔為一爐,試圖診治自由市場經濟始人類帶來的根本問題,諸如對增長和無跟發展的偏執,過度消費等的看法。

作者介紹
(泰)P.A.佩尤托|責編:霍克功|譯者:劉婷文
    P.A.佩尤托,泰國人,1939年出生於泰國素攀府,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學家之一。佩尤托著述豐碩,涉及領域廣泛——從佛學教化到當今的社會、環境、經濟、法律、科學與技術發展等各個方面。佩尤托曾任泰國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副院長,在泰國國內和國外(包括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哈佛大學和斯沃斯莫爾學院等大學)均有豐富的講學經歷。佩尤托1994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教育獎;1995年,作為精通巴利經典的學者,獲得印度那爛陀學院授予的(巴利)三藏精神領袖(Tipitaka Acharaya)稱號,2005年,作為南傳佛教大師,獲得世界佛教大學授予的最傑出學者稱號。

目錄

說明
一  佛教經濟學
二  經濟學理論的局限
  1.專業化的問題
  2.法脫離道德,卻漠視道德
  3.無法歸為科學,卻希望成為科學
  4.缺乏對人類本性的清晰認知
    4.1  慾望
    4.2  消費
    4.3  工作
    4.4  競爭與合作
    4.5  知足和消費主義
    4.6  生產和非生產
    4.7  選擇
    4.8  人生觀
三  佛教經濟學的主要特點
  1.中道的經濟學(Middle-way economics):意識到真正的福利
  2.對自己或他人皆無害
結束語
附錄
  一  佛法的兩層含義
  二  貪慾和善欲
  三  佛教的財富觀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