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藏在名畫中的色彩密碼(平面設計色彩搭配)

  • 作者:編者:王盈智//樊岩緋|責編:王斌//呂夢瑤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39758
  • 出版日期:2024/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0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近100幅世界名畫中總結出可以被輕鬆理解,或者說易於參考的配色方法,通過鑒賞、分析,提取色值等方法,讓這些配色方法能夠直接被讀者運用到平面設計作品之中。本書主要分為「色彩的組合搭配」和「色彩的應用技法」兩大部分,分別從配色方案和配色技法兩個方面入手分析,概括了不同類型的配色方法,比如同類色配色、互補色配色、對比色配色等,以及35個實用的色彩應用技法,讓讀者會看名畫、懂名畫,學會將名畫的色彩搭配方法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作品之中,從而快速提升作品水準。
    本書適合平面設計專業的師生,以及平面設計師、視覺傳達設計師閱讀。

作者介紹
編者:王盈智//樊岩緋|責編:王斌//呂夢瑤

目錄
第一部分 色彩的組合搭配
  高貴迷人又張揚神秘的藍色,仿佛通往海洋與天空
  伊夫·克萊因《無題藍色單色畫》
  濃墨重彩,用絢麗的中國紅渲染出生命力
  齊白石《硃砂紅竹》
  燃燒在溫暖之中的橙色,如少女般明媚燦爛
  弗雷德里克·萊頓《燃燒的六月》
  文森特·威廉·梵高《田野中的老教堂》
  用黃色打破沉默,點亮畫面
  文森特·威廉·梵高《麥田守望者》
  弗蘭斯·哈爾斯《吉普賽女郎》
  從淺淡到深沉,綠色生命力無處不在
  文森特·威廉·梵高《奧維爾的綠色麥田》
  克勞德·莫奈《花園裡的珍妮·瑪格麗特·勒卡德爾》
  漂浮在明亮與黯淡的藍色中,享受平靜的視覺盛宴
  克勞德·莫奈《查令十字橋》系列之一
  文森特·威廉·梵高《夜晚露天咖啡座》
  冷暖之間的遊離,用紫色營造浪漫氛圍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芳心初醒》
  克勞德·莫奈 《春日》
  用棕色打造一片沉穩雅緻的天地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格拉芙地貌》
  喬治·莫蘭迪 《靜物》系列之一
  藍色+藍綠色,用淡色調營造平和氛圍
  文森特·威廉·梵高 《自畫像》系列之一
  清新綠色+神秘藍綠色,營造一種平和、恬靜的效果
  文森特·威廉·梵高《艾德琳·拉沃的肖像》
  嬌嫩粉紅色+活力橙色,成就唯美與浪漫的氛圍
  豐子愷《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溫暖橙色+熱情橙紅色,激發秋日濃情
  克勞德·莫奈 《桃子》
  藍色與藍紫色搭配,帶來無限神秘
  克勞德·莫奈《綻放的睡蓮》
  熱情紅色+天真藍色,演繹純真的冷暖對比
  弗朗西斯科·海耶茲《吻》
  希望的綠色搭配神秘的紫色,遊離于冷暖之間的優雅
  克勞德·莫奈《粉紅睡蓮》
  當活力橙遇上理智藍,用冷暖對比調和反差
  巴勃羅·畢加索《戴花帽的女人》
  互為補色的明黃色和深藍色,更能引人注目
  文森特·威廉·梵高《羅納河上的星夜》
  多層次的綠色疊加洋紅色,訴說濃情蜜意的溫柔
  馬克·夏加爾《詩與詩人》
  克勞德·莫奈《蒙索公園》
  紅色與綠色的對比,在激烈碰撞中散發魅力
  亨利·馬蒂斯《紅屋》
  深邃海軍藍色+熱情紅色,驚艷了時光的優雅藍調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兩姐妹》
  神秘的藍綠色+歡樂的橙色,創造神秘奇幻的藝術樂園
  《敦煌壁畫》系列之一

  純真天藍色與明亮黃色,浸透于清爽的夏日之風中
  羅尼·蘭德菲爾德《樹》
  夢幻的灰藍色與嬌嫩的玫粉色,交織出和諧的藝術氛圍
  巴勃羅·畢加索《阿維尼翁的少女》
  草木綠+藍色,于幽深之處展現生命之力
  張大千《愛痕湖》局部
  紅色+黃色+藍色,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彼埃·蒙德里安《紅、黃、藍構成》
  紅色+藍色+綠色,營造復古有內涵的藝術氛圍
  亨利·馬蒂斯 《舞蹈》系列之二
  文森特·威廉·梵高《奧維爾的景色》
  紫色+藍綠色+橙色,冷暖平衡之中強化自然感
  克勞德·莫奈《莫奈花園裡的鳶尾花》
  紫色+藍色+綠色,展現迷幻的科技世界
  馬克·夏加爾《三個雜技演員》
  弗雷德里克·卡爾·弗里塞克《夏天》
  紅色+綠色+黃色+藍色,碰撞出色彩激情
  保羅·克利《紅氣球》
  安德烈·德朗《查令十字橋》
  喬治·修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愛德華·霍普《加油站》
  豐子愷《東風浩蕩春風好》
  文森特·威廉·梵高《聖瑪麗的海景》
  黃色+藍色+綠色+紅色,營造燦爛、醒目的藝術氛圍
  文森特·威廉·梵高《保羅·高更的扶手椅》
  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洛倫佐和伊莎貝拉》
  黃色+綠色+橙色+藍色,溫馨、清爽的自然感
  文森特·威廉·梵高《拿橙子的孩子》
  埃德加·德加《舞蹈教室》
  紅色+綠色+藍色+黃色,對比中尋求平衡
  克勞德·莫奈《昂蒂布堡壘》
  紅色+黃色+橙色+綠色+藍色,產生熱烈的氛圍
  保羅·高更《你好,高更先生》
  紅色+橙色+綠色+藍色+紫色,營造自由而開放的氛圍
  文森特·威廉·梵高《奧維爾花園》
  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迸發熱情、活躍的火花
  馬克·夏加爾《戀人和黃色天使》
  亨利·馬蒂斯《科利烏爾的窗景》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拿扇子的女人》
  簡潔白色+沉穩黑色,放大反差
  李可染《浴牛圖》
  無彩色與有彩色亮色搭配,強烈突出主體
  詹姆斯·惠斯勒《白色交響曲第3號》
  白色+黑色+暗色,體現質感氛圍
  皮埃爾·奧古斯特·考特《暴風雨》
  巴勃羅·畢加索《老吉他手》
第二部分 色彩的應用技法
  互補色聚焦明確,協調視覺刺激上的平衡
  克勞德·莫奈《黃色鳶尾花和粉紅色雲的倒影》
  深淺色搭配,平衡畫面色彩層次

  畢加索自畫像
  用誘目性高的顏色使視線移動
  路易斯·伊卡特《拉巴克》
  用明度差大的色調來製造對比
  文森特·威廉·梵高《有垂柳的公園是詩人的花園》
  漸變配色,既有統一感又有變化性
  克勞德·莫奈《睡蓮》
  不同配色反覆使用產生統一效果
  克勞德·莫奈《薔薇小徑》
  無彩色與有彩色搭配,互為點睛之筆
  喬治·布拉克《拉西約塔港口》
  巧用純度差製造衝擊力
  文森特·威廉·梵高《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統一同色調,更易保持整體和諧性
  喬治·修拉《安涅爾浴場》
  用黑色強調、突出其他顏色
  雅克-路易·大衛《馬拉之死》
  用灰色讓畫面有質感、有氛圍
  克勞德·莫奈《紅圍巾:克勞德·莫奈夫人畫像》
  用白色使畫面有透氣感
  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利用色彩冷暖,給畫面創造空間感
  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盲女》
  通過面積的增大或減少,達到調和的目的
  愛德華·馬奈《馬奈夫人在貝爾維尤的花園裡》
  用互混調和穩定對立的色彩
  克勞德·莫奈《睡蓮橋》
  將飽和度高的顏色定為主色更穩定
  葛飾北齋《富岳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用輔助色讓畫面更豐富
  文森特·威廉·梵高《耐心的埃斯卡利爾肖像》
  點綴色可營造獨特的畫面風格
  文森特·威廉·梵高《花園裡的女人》
  富有變化的組群色,營造節奏感
  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的晚餐》
  運用色彩將圖像與畫面融合為一體
  胡安·米羅《逃生梯》
  複雜畫面可用無彩色勾勒,減少混亂感
  巴勃羅·畢加索《夢》
  採用基調統一的手法調和畫面
  托馬斯·勞倫斯《紅衣男孩》
  分裂補色既有對比美感,又有力量感
  愛德華·蒙克《有瓶酒的自畫像》
  用不同色彩營造的空間遠感
  文森特·威廉·梵高《烏雲密布的天空下的麥田》
  利用色彩的輕重感平衡畫面
  卡爾·布留洛夫《龐貝城的末日》
  類似明度配色營造穩定的視覺體驗
  莫里斯·德·弗拉曼克《布吉瓦鄉村》
  中差明度突顯畫面空間感,且增強視覺衝擊力

  但丁·加百利·羅塞蒂《維羅妮卡·委羅內塞》
  有效利用季節性配色,引發聯想
  拉斐爾·桑西《西斯廷聖母》
  用淡色創造潔凈感
  克勞德·莫奈《阿讓特伊的雪》
  藍色與紫色搭配,講述難以言說的浪漫情調
  克勞德·莫奈《威尼斯大運河》
  用低飽和度、高明度的不同色彩創造典雅氣質
  喬治·莫蘭迪《靜物》系列之二
  巧用黑色、白色、灰色平衡純色調,穩定畫面
  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瑪利安娜》
  當背景色沒有規則時,用純色來平衡
  羅伯特·劉易斯·里德《拿著鳶尾花瓶的女人》
  追求安定和穩重的格調,可嘗試中心型配色形式
  約翰內斯·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追求自由、隨性、開放的色彩印象可用散開型配色
  胡安·米羅《小丑的狂歡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